[返回半亩方塘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谈战争谈音乐——苏联爵士乐、可乐和牛仔裤 -1

送交者: [♂★★声望品衔10★★♂] 于 2024-03-21 20:07 已读 6261 次 5赞  

立的个人频道

+关注
苏联爵士乐、可乐和牛仔裤

*

爵士乐代表着一些爵士乐之外的东西。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摇滚朋克,贝多芬,施托克豪森,鲍勃·迪伦或者邓丽君,……很多东西都代表着它们自身之外的另一些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隐喻的世界里。每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是隐喻不断生成的结果。我们和我们的世界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同时是此又是彼,在此又在彼。一只苍蝇露出牙齿,一头撞到墙上,鲜花张开喉咙,愤怒的123,音乐叫嚣。咖啡从火山喷出,浓浓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你看不见那香的话语,而我在另一个世界里正在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并消失于其中。

我最早听爵士乐也是高中时代。还是在四十大盗的山洞里,外文书店的那间专卖国外音像制品的神奇的屋子里,我看到了一盘美国爵士小提琴现场音乐会的录音磁带。当时可能觉得古典小提琴名曲已经差不多都听遍了,所以就把它买了下来。刚改革开放时,有关爵士乐的介绍非常少,可也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这更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不过,回来听了几次,从内心深处一点儿也不喜欢,但我还是假装着喜欢,因为就像我说了,爵士乐代表着一些音乐之外的东西。我们的喜欢都是真真假假,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可是,爵士并没有随后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快它就被港台的流行、中国摇滚和打口带的洪水中沉底了。然后,又过了很多年,爵士乐又在中国一度时髦。这时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衬衫领子永远是白的具有坚实自我信仰的中产小资和中产大知阶层。我也不能免俗,受其影响,又陆续买过几批爵士。钢琴、小号、小提琴、大提琴、低音贝斯、萨克斯还有乐队。不过说话,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至今爵士在中国也没有能真正流行,总是半死不活非常小众。而我也最终可以坦诚的说出:爵士乐,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烦味的东西。总的来说,我不喜欢缺乏深思熟虑的东西,随心所欲的即兴表演,这些东西偶尔也会很精彩,但它们只是一过性的。它们缺乏结构,而且没有持续深化的能力。

当然,有不少严肃音乐的音乐家对于爵士很感兴趣,像美国的格什温是最成功的。但有些就走火入魔,像古尔达。这个古尔达,既不是那个吹爵士单簧管的著名的古尔德,也不是那个加拿大的钢琴怪侠古尔德。这个古尔达生于维也纳,十几岁时就已经很出名,二十岁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弹奏全本的贝多芬,成为钢琴大师。但在美国古尔达接触到爵士乐后,随后就走火入魔开始转型成为古典和爵士的跨界钢琴家。不过,结果不是很成功。有些像前面介绍的李传韵。一般来说,经过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并且真正具有古典音乐天赋的音乐家,就很难跨界成功了。喜欢是一回事,但流行和古典需要不同的天赋。这里我也放一个古尔达的爵士钢琴演奏,录音是DG出品的古尔达的巴赫作品音乐会中他夹杂的爵士钢琴。我想恐怕真正喜欢爵士的人们不一定会喜欢这样的爵士。另一个与爵士有关的记忆是刘索拉。刘索拉这个人也很神奇。当年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虽然也乱七八糟的做过几部电影配乐,但真正出名的却是80年代初的一本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这是中国最早的先锋文学。后来她被美国新闻总署邀请访美。回国后,她又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摇滚音乐剧。然而,自《别无选择》之后,她在公共娱乐界里始终没有火起来。很多年以后,我听说刘索拉在美国搞起了爵士乐。当然。可能又是搞把中国的民乐和爵士乐混合的路子。当然,宣传说是相当成功的。但是,今天中国知道刘索拉的人可能非常少,听过她的音乐的可能只是一个极小的圈子。虽然,成功与否并不能以大众小众喜欢的人的多少来评判,但是这也说明今天爵士乐、摇滚等等都已经成为古典音乐了。只有流行音乐长青不老。当然,今天的流行音乐和过去的也非常不同了。我所说的流行乐可能已经是一种古典的音乐了。今天的流行已经是另一种东西了。没关系,反正每种东西都在代表着它之外的另一些东西。我可以肯定的是,音乐对于人类是永恒的。

*

肖斯塔科维奇在20多岁时就对爵士乐发生了兴趣,并且做过一些探索。1934年列宁格勒举行爵士乐作曲比赛,肖斯塔科维奇于是创作了《第一爵士组曲》。1938年,肖斯塔科维奇又为新成立的苏联国家爵士乐团写了《第二爵士组曲》。作品同年在莫斯科上演。随后战争爆发,国家爵士乐团被编入了国防部,成为苏联红军的“总政歌舞团”的一部分。今天人们只知道当年在被包围的列宁格勒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的传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战场上红军的军营里还演出过老肖的爵士乐呢。不过这部作品的总谱和手稿竟然都在战火中遗失了。看来爵士乐团的管理松懈。不过,1999年时有学者在格林卡国立中央音乐文化博物馆发现了这部作品的钢琴草稿。第二年,经重新配器在英国上演。当然,这两部爵士乐都不能算真正的爵士乐,而只是老肖严肃音乐创作的一种探索。不过,老肖的爵士组曲却十分流行,尤其其中的圆舞曲,被搬上了许多电影。很多中国人也是从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组曲开始喜欢上了肖斯塔科维奇,甚至只听过他的爵士组曲而把他的音乐当等爵士组曲了。是的,既然我们每个人、每一件事物都代表着另一些事物,那么,我们也就经常会因为另外的一些事物而被爱被恨了。不佩服老肖是不行的。看着老肖这么严肃沉闷,可是写起流行的旋律却可以如此优美。早在更早的时候,老肖的一支电影插曲就曾风靡过全中国。它就是苏联电影《牛氓》中的浪漫曲。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的。老肖和普罗科菲耶夫都是旋律大师,但老肖的旋律的流行力要胜过普罗科菲耶夫。相比之下,斯特拉文斯基虽然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是苏俄音乐家中最高的,但他却没有展现出什么旋律的才华。好在他幸运的生活在了一个反旋律的现代主义的时代,不然是否能成为俄罗斯的音乐大师都不好说呢。所以,苏俄音乐家多半在电影配乐上都有过各自骄人的战绩,但斯特拉文斯基却可谓毫无建树,他曾试图进入好莱坞的电影界,但最终煞羽而归败下阵来。不过,斯特拉文斯基在美国的年代也为一个本真爵士乐团写过一组爵士乐。其中的探戈我倒是非常喜欢。早在1917年,斯特拉文斯基就创作过爵士乐。那时他在欧洲甚至根本没有听过美国的爵士乐,只是听别人讲过这种新颖的美国黑人音乐,于是就道听途说般的写下了爵士乐。

所以,这里我们放一些老肖和斯特拉文斯基写的爵士乐,也顺便聊聊苏联和爵士乐。

*

美国的爵士乐在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首先由上海登陆,很快在灯红酒绿的夜上海的舞厅中红火起来。当年上海成立了很多爵士乐队,开始都是外国乐手,后来也有了中国乐手。等到1947年时,上海的舞厅夜文化连国民党都看不下去了。9月上海政府公布了“禁舞令”,限期要关闭上海的全部舞厅。结果引发轩然大波。当时上海舞厅的舞女、爵士乐师、服务生有两三万人,于是舞女、乐手和市民纷纷走上街头请愿抗议,甚至引发了暴力事件。最后,迫于压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又收回了禁舞令。于是,上海又在灯红酒绿中纸醉金迷的度过了两三年的声色夜舞的梦一样的生活,待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雄鸡一唱天下白,上海的舞厅就纷纷关张改业。从此,爵士乐就在中国被非常彻底的清除掉了。等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爵士乐了。

然而,爵士乐在苏联的命运则要复杂的多了。

爵士乐也是在上个世纪初来到苏联。1922年,苏联诞生了第一个有着一个奇怪而冗长名字的爵士乐队——“苏联第一个古怪的管弦乐队,瓦朗廷·帕纳的爵士乐队”。这个帕纳原来是个诗人,在西欧游历多年回到苏联,成立了这支乐队。可能爵士乐比较契合斯拉夫人性格中的感性、嗜酒和冲动的特质吧。反正随后爵士乐开始在苏联风行起来,到30年代达到巅峰。那时,苏联也是大街小巷的舞厅里夜夜人们在爵士乐手的演奏中狂欢跳舞,而且爵士乐还通过莫斯科电台回荡在从莫斯科到乌克兰、从外高加索到远东的整个苏维埃联邦的上空。这时那个喜欢古典音乐和格鲁吉亚民歌的斯大林也不排斥爵士乐,还亲自参加爵士乐的音乐会。斯大林一度似乎想发展出苏维埃自己的爵士音乐,所以当时苏联组建了国家爵士乐团。而民间的乐队就更是不可胜数。俄罗斯的古典音乐虽然非常发达,但它一直是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虽然官方要求社会主义的作曲家写出底层大众能够理解的简单的严肃音乐,但要让那些没有受过文化教育也没有学习过乐理乐器的工人、农民和红军战士能真正理解欣赏并喜欢那些严肃音乐大师的创作谈何容易啊。而要那些才华横溢的音乐大师真正写出简单易懂的音乐也不容易啊。然而,爵士乐显然是可以被广大底层人民所理解,或者说它根本不存在需要理解的问题,只要听着能产生自发的摇头动臀、两腿抽动就可以其乐融融心身舒畅了。也就是说,爵士乐更多的就是个生理反应。所以,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曾派出爵士乐队为前线的红军战士事演出。然而,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开始,苏美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时斯大林对爵士乐的态度也随之产生180度的变化。爵士乐一夜之间成为了美帝的毒品,代表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和颓废堕落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爵士乐因此受到禁止。苏联当年曾收缴社会上的萨克斯,收缴来的萨克斯堆成了小山。很多爵士乐乐手被流放。不过,这时爵士乐在已经渗透到苏联社会的肌肤之中,很难被彻底清除了。

冷战期间,苏美在军事领域之外还展开了文化大战,而在文化战场上打的最热闹的要数音乐了。实际上直到二战结束之初,美国仍然被欧洲视为一个暴发户,山姆大叔的形象一点也不好,浅薄,粗鲁,没文化,但有钱,是个浑身蛮力的拳头又大又硬的牛仔小子。不过,嘲笑归嘲笑,有钱终归会被羡慕。一战前,英国没落的贵族娶美利坚富裕的女子是英国的一种理想的婚姻,而美国的富商女也希望能嫁给一位英国贵族。待到二战时,美国就不仅向欧洲输送军人、武器,还要向欧洲输出音乐家和可口可乐和午餐肉罐头,以改善自己的形象。有趣的是,美国一直以歧视黑人被诟病,可是战后却用黑人音乐家作为展示美国种族平等的武器。1947年刚占领德国不久,军方就立刻安排黑人女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到占领区的西德巡演。安德森我们前面介绍过。冷战开始后,美国就在音乐战场和老毛子展开较量。但是,在50年代与苏联的音乐战中美国人一直处于劣势。究其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保守。因为此时的美国人仍然固守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严肃的古典音乐才能代表一个国家最高的文化水准,证明美国制度的优越性。可是,一个新兴的暴发户在古典音乐领域哪能抵挡得住老毛子啊!那时苏美的音乐武器弹药库里的实力对比相差太悬殊了。那时,小提琴界一流的大师几乎全是苏俄音乐家,钢琴界老毛子也占有绝对优势,大提琴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一尊。作曲家则是苏联与整个西方世界旗鼓相当,西方世界能占据优势的也就只有指挥了,但指挥大师也都是欧洲的。

这场音乐大战出现重大转机是在60年代。60年代美国成为了波普运动的领袖。当时,波普席卷西方,美国第一次成为了文化上的霸主。(当然,另一个因素是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波普运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它否定经典、崇高的价值,甚至否定价值的价值。主张俗就是美,没意义也同样是有意义,把审美变成审俗和审丑。只有人的思想改变世界才会改变,而世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才会改变。波普运动是现代主义的延伸,更是西方战后经济恢复开始了快速发展,进入了现代商品消费的时代的结果。商品定义文化的时代到来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而生产制造的动力来自于消费。因此,时代催生新的文化,要把每个人变成有自信的消费者,要激发出每个人的最大的消费热情,消费自信和消费优越感。消费时代的所有文化的本质都是纵欲、大众化和流行。

思想转变了,美国人再看世界和自我就不同了。这时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也不再是水。所以,过去甚至被艾森豪威尔将军认为是粗鄙胡闹的波洛克的泼洒颜料的绘画一下子变成了自由、民主、前卫的标志。于是,中情局安排用美国军方的航空母舰装上波洛克的巨大绘画,自信满满的送到欧洲展览。同样,这时爵士乐的含义也变了。它是传达美国的自由平等价值观的最佳武器。于是,爵士乐成为了美国的特洛特洛伊木马。在赫鲁晓夫时期,木马被一批批送到了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加强了与西方的交流。但它向西方送出的却仍然是主战坦克——古典音乐的大师们。而美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作战的新时代了。在赫鲁晓夫时期,官方仍然把爵士乐当成西方的“精神鸦片”、腐败的资本主义艺术。宣传中仍然在说着“今天你喜欢爵士乐,明天就会出卖你的祖国!”但这时的爵士乐已经纷纷从地下走出来,走到阳光照耀的大街上并将在未来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洪流。而当年甚至在柏林危机古巴危机时期,美国的黑人爵士乐手古德曼仍然可以获得批准在苏联巡演。所到之处当然是万人空巷群情激动。而艾灵顿爵士在莫斯科演唱会时更是要求让演唱会外的观众也进到会场里,用这种方式他把整个俄罗斯人当场刘姥姥,以一种今天看来相当装的方式把西方的平等观念传达给了苏联人民。当然了,西方的音乐明显们如果在西方的演唱会上都要求场外的观众进场,那么可能也就没有演唱会了。后来,到了70年代,更凶猛的摇滚乐终于从这只爵士木马的肚子里出来了。70年代,摇滚乐、牛仔裤和美国可乐在苏联开始流行时,它们带来的理念就是自由、反抗暴政和解放。
喜欢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立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