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史专栏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砥平里之战(8-完)

送交者: hhhdavid[☆品衔R3☆] 于 2022-07-29 5:31 已读 2353 次 5赞  

hhhdavid的个人频道

+关注

接上期:

砥平里之7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2962923

摘自:《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The Coldest Winter: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美国】大·哈伯斯塔姆 (David Halberstam)   

  一大早,弗里曼就下达了走前的最后一个命令,派出部分预备队,包括游,去增援G连阵地。即使不能把中国人赶下山,也要消耗他斗力。黎明到来,中国人在美军阵地前偷袭的机会小了。l5日中午,斯图尔特和弗里曼里的同僚告弗里曼,他得按阿蒙德的命令离开,否事情会他很不利。他提醒弗里曼,到止,他在前线的表都是完美无瑕的,但有些事你只能接受,不管命令对错,遵守命令竟是人的天。弗里曼的同事们还他,斗基本束,柯茨已突破中国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天黑之前肯定会赶到砥平里。第2营营长爱华兹中校告弗里曼,中国人被打退了,其他的部时还在“麦吉山”附近鏖华兹后来,所有些都是善意的言,否弗里曼很可能会再次拒离开。这样,阿蒙德多半会把他送上事法庭。听到些,弗里曼才乘坐往全州,到在那里的陆军医院接受治。他在到了李奇微,后者首先向他表示祝赞扬他的勇敢表,并授予他一枚“异服十字章”。和李奇微谈话后,弗里曼相信他可能会上被送回国接受短的治和休养,然后再重返朝鲜战场。他竟在前线断地斗了八个月,的确需要休息一下。在弗里曼认为,他上就会像自己的榜利斯一一名将。但是,弗里曼没有再回到朝他非常气的是,他被安排了一份闲职,在美国各种公共合向公众宣鲜战争。他表堂堂,又具演口才。他没有回到朝是不是因蒙德,没人知道。弗里曼一直没有离开军队,后来晋升四星上将。

 中国人最攻克了“麦吉山”,却此付出了惨重代价。麦吉后来听,他在自己的地前方发现了八百多具中国士兵的尸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在天亮前的几个小,中国人已攻克了美军阵地,而且此付出了相当数量的兵力,但他却在最后刻犹豫了,没能取最后的利。一失不是因缺乏勇气,即使人能把战场变,他也一无所畏惧,而是因美国人不但能用无无尽的炮击任何一个目标,而且现在又多了一种新式武器,中国人也很快就领教了它的威力。美国飞机把它从天上洒下来,对整个部队形成大面积杀伤,它叫凝固汽油弹。

 中国军队到达制高点后没能充分利用这次突破。他们在山顶的作战勇敢顽强,几次打退美国人试图夺回高地的反扑。但那天早上,他们要是做好准备的话,就能迎来一场更大的胜利。他们可以把暴雨般的子弹倾泻到山下的美国人头顶。那本来是一个可以要美国人命的时刻,但他们只是待在“麦吉山”上。他们在那个地区有足够的兵力,本可以把东、西两侧的部队调过来,却没有这样做。这次突破来得有点太迟,而且没有做好全歼敌人的准备。这至少反映出,中国军队的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也可能是他们缺乏想象力。

 战事进行到这个阶段,中国人最大的弱点逐渐显现出来。美军通过审讯战俘发现,中国军队的指挥结构极为僵硬,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基本没有弹性,下级军官缺乏自主决策的空间。这样的结构可以造就出勇敢顽强、不屈不挠、高度负责的战士,可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中下级指挥官无权擅自决策或是请示上级调整战术。原州之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与美国陆军的决策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美军强调前线指挥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是他们的一大财富。
美国人还发现,这个勇猛的新对手身上还隐含着其他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中国人可以高强度连续作战两天,甚至三天,但有限的弹药、食物、医药补给乃至体力,加上美国空军的强大火力,肯定会影响他们的作战能力,不仅让他们无法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而且会增加失败或全盘崩溃的可能性。每一场战斗,只要打到第三天,他们就会耗尽一切,不管局面是否占优,他们都会就此撤退。砥平里和原州之战说明了一切,如果没有这些局限,这两场战斗的结局很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李奇微不仅如意地打了砥平里一战,更重要的是,他从以前的战斗中了解到中国人的优势,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现在,他第一次掌握了对方的弱点。

 坦克纵队接近时的声音很大。增援部队还没有到达,被围困在砥平里的大多数人就已经听到了它们隆隆的咆哮声。中国人最后还在绝望地阻击坦克部队。在砥平里以南约l英里的地方,群山之间有一个缺口,这里的道路极为狭窄,两侧都是高地,是实施阻击的理想地点。缺口内的道路约150码长,中国人在道路上方50码的高地挖好战壕,准备用迫击炮和火箭筒袭击这支坦克纵队。开道的坦克首先被一枚火箭弹击中,第二辆和第三辆坦克也先后被击中,一枚火箭弹穿透了第四辆坦克的装甲,点燃了里面的弹药。包括希尔斯在内的几个人当场身亡。驾驶员被严重烧伤,但他凭着一股无畏的勇气再次发动坦克,硬是冲过了山口,为整个纵队的其他坦克闪开了道路。

 下午5点左右,柯罗姆贝茨的坦克纵队赶到砥平里。一进入防御圈,三辆美国坦克便回头向后面的中国人开火。那一刻让人提心吊胆,增援方和被增援方的两支坦克部队紧张对峙。双方谁也不能肯定对方是谁,防御方最后意识到骑兵团终于赶来了,包围圈被打破了。几乎就在同时,空军开始向砥平里周围的山上投下凝固汽油弹。突然间,中国人放弃先前占领的阵地,四处奔逃。一时间,几千名中国士兵涌入开阔地带,形成一个自由射击区。美国人的大炮、坦克炮和汽油弹像暴雨一般倾泻在他们的头上。很快,整个砥平里地区再次恢复平静,枪炮声消失了。站在砥平里周围山上的美国人看到,这就像“踢了一脚蚁群”,数以千计的中国人从一个你以为此处根本不会有人的地方突然之间冒出来。直到那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竟有这么多中国人在围困自己。

 没有什么比柯罗姆贝茨和他的任务更能反映战争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模糊性了。一方面,那些被围困在砥平里的人精疲力竭,弹尽粮绝,担心自己能不能再挺一个晚上。柯罗姆贝茨的坦克绝不是什么救世主,他的骑兵团也不过像西部片里的游侠骑士,中看不中用;另一方面,对特雷西那个营的人来说,事情完全不是这样。巴莱特上尉怒气冲天,因为L连被打散,很多人不必要地命丧黄泉。

 对于第23团的人来说,那时的巴莱特上尉不像是英雄或是救星,而是一个疯子,一个完全失控的指挥官,拿着手枪到处乱冲,怒斥柯罗姆贝茨让他连里的弟兄丧命。巴莱特一直在咆哮要杀了柯罗姆贝茨。他的愤怒表现使得要杀柯罗姆贝茨的想法显得那么真实,弄得第23团的卫生员只好给他打一针,让他镇静下来。一名法国士兵赛奇·贝里尔下士还记得,L连的士兵精疲力竭,他和这些人说话时,他们连回话的力气都没有。“他们的确是累坏了,如果有一点力气,他们肯定会杀了柯罗姆贝茨。”贝里尔说。很多像贝里尔这样经历了被围困的人都对救援队心存感激,但柯罗姆贝茨对步兵的态度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这些步兵没有为胜利完成特殊任务而欢欣鼓舞,反而在内心深处还在为这次失败而悲哀。

束的第二天,随5到达砥平里的埃德·亨德里克斯清扫战场,看到了惊心魄的一幕:20 — 23辆载2.5吨的大卡排成一,搬运亡美士兵的尸体。搬运者不是像正常情况下那整理尸体,放。尸体已僵,保持着死前那一刻的姿,四肢开,有的甚至保持着射击动作。因此,他只能把些尸体横七八地堆到上,而且要尽量省空,以便装更多的尸体。亨德里克斯得,装尸体几乎和拼七巧板没什么区是他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痛苦的刻。

 当天早晨,柯L士,有没有人愿意搭的坦克回去,没有一个人答。很多在突围时被柯茨扔在后面的L连战士,最后都是步行返回的。整个L连损失惨重,13亡,19人失踪而且很可能被俘,总计损32人,有五十多人受。在后的告中,柯茨写道,他的部在整个行中只有10亡。他告中提到,特雷西上校抗命令,擅自加入纵队。就像堡所的那法令人震惊,好像是在申斥一个失踪而且很可能身亡的官。后来,巴莱特上尉和艾等人名要求向特雷西颁发“荣誉章”。他的推荐就没有离开过骑5,柯茨收到书时怒地把告扔到地上,用靴子在上面狠狠地碾了一脚。“荣誉章?不可能,狗屁也没有,如果他要是回来,我一定把他送上事法庭。”他却自己写了一封自荐信,建议陆军给自己颁发一枚“异服十字章”。封自荐信辗转送到了第8团军参谋长亨利·霍德斯的手里,他拒绝了柯罗姆贝茨的请求。霍德斯说:“一个让步兵爬上坦克炮塔的浑蛋,根本就不配得到勋章。我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因为我自己就是坦克兵出身。”不甘心的柯罗姆贝茨后来当面向李奇微提出这一请求。李奇微告诉霍德斯,可以给他颁发一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尽管有点问题,但还是要给;毕竟,他答应过弗里曼,只要能率部坚守砥平里,牵制住强大的中国军队,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派出整个第8集团军去增援。柯罗姆贝茨确实完成了这项任务,他如愿得到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甚至还得到一颗将星,五年后以陆军准将的身份退役。在李奇微关于朝鲜战争的书里没有出现过这个人的名字,熟悉李奇微的人应该了解他对这件事的矛盾与厌恶之情。

然,尽管防守得不完美,但这毕竟是一重要的利,是一在中国人而不是合国军选择战场上取得的利,李奇微也得到了他想得到的西。占,守住地,在其他斗中很重要,而在里没什么意。李奇微认为中国人来无法承受的人员伤亡是美军夺利的关至少可以明:中国人并非不可战胜

 与美国人正面交的彭德怀显然比毛泽东慎小心,早在1月,他就未来事采取了较为度。砥平里和原来的问题是,他的意是否会被采。在砥平里役之前的几个月里,他两人就生了分歧。弗吉尼大学的史学家认为:“砥平里改了一切。在此之前,中国人认为一直做得很好,事非常利,以知道如何与美国人交:他有自己的秘,相信自己一定能这场战争,而且很快就能取得最终胜利。清川江的了他信心,更了他鼓舞和力。”砥平里和原州的失败对彭德怀是破坏性的。他用志愿的一线部队,也就是最精锐的部队,却伤亡惨重,被迫撤出战场。中国方面一直没有透露伤亡情况,按照美方的估计,仅砥平里一战,中国的阵亡人数就有可能多达5000人。对彭德怀来说,这是一个更危险的新对手,因为它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彭德怀一向不喜欢坐飞机,如果路途太长而不能走到目的地,他会选择火车。但这次他的确心急如焚,220日,彭德怀乘飞机回到北京。至于彭德怀此次是主动回京还是被召回京,历史学家们一直意见不一。更有可能是彭德怀主动提出来的,他必须当面向毛泽东汇报说,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敌人了。他在早晨到达毛泽东的卧室,喜欢晚睡的毛主席还在睡觉。

 毛泽东的卫士试图阻止彭德怀:“您现在不能进去,主席还在睡觉。”

 别拦我!”彭德怀回答,“我的人正在战场上拼命。我可不能等着他睡醒。”

 彭德怀径直闯入,叫醒毛泽东并告诉他,志愿军正在进入一种全新的战争。他们不应该急于打到釜山,美国人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会全面撤到南方。现在,他们必须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此外,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较长,需要采取轮换制,让作战部队保持足够的体力。当天早上,他们就部队轮换一事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毛泽东的想法毕竟不同于彭德怀和其他前线指挥官。

 砥平里和原州之战对联合国军来讲是一场重大胜利,也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最让李奇微提气的是,选择战场的不是他,而是中国人,而且这两处战场与沿海地区相比,地形更有利于中国人。联合国军犯了一些错误,有些部队确实遭到严重损失,但李奇微从这些战斗中找到了规律,学会了如何与中国人作战,尤其是防御战。这两场战斗也给中国领导层对未来战局发展的判断敲响了警钟。李奇微的部队被中国人包围时,以前很可能意味着灾难,但现在他派出的增援部队可以及时赶到。李奇微相信,他的情报将会越来越准确,他的空中力量既能有效遏制中国军队的快速集结和进攻能力,也能提升其后勤保障能力。他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他认为,中国人即将意识到他们也会像对手一样撞到一堵墙上,而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个时间问题。 

以上是摘部分。 

    本书砥平里之战全部转摘完,一点感想:

    韩战距今大约70年,在中共宣传冰雕连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将士在同样寒冷的条件中,为了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一些人的自由和尊严,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

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网上某些喷子极有带入感,聊到韩战必然是我党军一员(至少师级以上),聊到甲午之战必属大清皇族,痛心疾首,G点极多。那么我们聊聊长平之战,你歌颂赵国还是秦国呢?

看看今天的北韩吧,金家已经世袭3代,过着幸福的生活。整个国家每年都要饿死一些代价,据说全世界都羡慕他国。

顺便说一下,北韩是俗称,这个国家的国名是:

   民主主人民共和国

 

喜欢hhhdavid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