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瑜伽经》修持·与古印度六派哲学

送交者: jefferson23[☆★声望品衔8★☆] 于 2024-02-04 17:20 已读 4788 次 3赞  

jefferson23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公元前300年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创作的图书

【维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瑜伽经(Yoga sutra),约在公元前2-4世纪由印度哲人波颠阇利编纂,将古老的印度瑜伽传统加以整理,形成四品195颂的著作。其思想涉及了佛教、耆那教、数论派和《奥义书》,并批判佛教唯识思想中的自证分[1]


《瑜伽经》是中世纪时期,翻译语言最多的古印度文本,囊括了40种印度语言和两种非印度语:古爪哇语和阿拉伯语。本书从12世纪起,隐没了将近700年的时光,直到19世纪晚期,才由英国的东方学学者重新发现,并在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等人的努力下重新传承。本书受到了许多练习瑜伽者的重视,为古印度六派哲学瑜伽派的重要经典[2][1]


内容[编辑]

全书共四品,记载了印度教瑜伽派的修持方法,即八支行法:禁戒(Yama)、律仪(Niyama)、体位(Āsana)、调息(Prāṇāyāma)、摄心(Pratyahara)、凝念(Dhāraṇā )、禅那(Dhyāna)、三摩地(Samādhi)。本书在数论二十五谛的基础上,外加大自在天形成二十六谛的学说[3]


第一三摩地(Samādhi)品,论述三摩地的性质、类别和目的;第二修行(Sadhana)品,论述入定的方法;第三神通(Vibhuti)品,阐述修持所获得的神通力及其种类;第四解脱(Kaivalya)品,阐述修持的最终目的:获得没有系缚的神我。

注解[编辑]

虽然现存有不少《瑜伽经》的注释,最权威的注解一般公认是广博仙人(Vyasa)的《瑜伽经注》(Yogasūtra-Bhāṣya)。此外还有四个重要的古代注释本再注解《瑜伽经注》,分别是[1]


商羯罗《Yogasūtrabhāṣya-vivaraṇa》Vācaspati Miśra《Tattvavaiśāradī》Vijñānabhikṣu《Yogabhaṣyavarttika》Nāgojībhaṭṭa《Vṛtti》

现代注解和翻译[编辑]

现存有多种《瑜伽经》的翻译本,这些版本异文甚多,未经过严格的文本校勘,很多梵文词汇的确切含义也未有定论。一些现代注解本,分别有:


Ganganath Jha《The Yoga Darśana: The Sutras of Patañjali with the Bhāṣya of Vyāsa》(1907)斯瓦米·维韦卡南达《Raja Yoga》(1896)Satchidananda Saraswati《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商务印书馆)B·K·S·艾扬格《Light on the Yoga Sutras of Patañjali》Edwin F. Bryant《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A New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Barbara Stoler Miller《Yoga: Discipline of Freedom: The Yoga Sutra Attributed to Patanjali》

参考文献[编辑]


跳转到:1.0 1.1 1.2 庄国彬. 《瑜伽經》與佛教思想的比較 (PDF). 圆光佛学学报. 2015 [2016-07-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7).^ White, David Gordon. The Yoga Sutra of Patanjali: A Bi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于凌波. 印度宗教哲學史的研究. 妙林. 2000, 12 (4): 23–29.

外部链接[编辑]

The Yoga Sutras of Patañjal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nslation by BonGiovanni, at sacred-texts.comThe Yoga Sutras of Patañjali: the Book of the Spiritual Man by Patañjal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interpretation by Charles Johnston, at Project Gutenberg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Swami Jnaneshvara BharatiYoga sutra and related yoga texts, at sanskritdocuments.org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Internet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ultiple translations of the Yoga Sutras into English, as well as in 45+ different languages.Yoga Sutras of Patañjali: a Buddhist Comment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瑜伽经》与佛教思想的比较;附录:《瑜伽经》白话译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百度】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帕坦伽利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意义的圣人。他撰写了《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 瑜伽的内容 、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

中文名瑜伽经

外文名Yoga Sutras

作    者Patanjali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3549 [4]

定    义包含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的著作

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年

所属宗教婆罗门教

目    的指引瑜伽者完成性灵的旅程

目录


1内容简介静坐冥想实践锻炼禅定力量解脱自在2作者简介3修行方法4书籍内容瑜伽目录亲身锻炼集中精神消除疲劳5中文新译本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静坐冥想

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伽。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知觉、推论与亲证都是知识。错误的知识是谬误,不由实相而来。字面的知识但没有对象便是幻想。觉醒的失去便产生睡眠。那些经验过的事物还残存的便是记忆。

瑜伽经 [1]
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坚持不懈便是锻炼。经过一段长时间,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础。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另一种冥想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可以消解那些旧的习性。那些无分别的存有,没有了身体,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其它人则要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有些人意愿很强,很快便可进入冥想。由温和到强烈的锻炼,效果最好。此亦可由对神的顺服达到。神的灵,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他是所有知识的来源。他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他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声音 (AUM)。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此外还有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控制呼吸也能克服这一切。精微的知觉产生最高的意识转变,使心灵平静。这是由于那超越的、内在的光。亦由于意识控制了欲望。亦由于对梦境和睡眠的知识。亦由于静坐冥想的锻炼。那联合由小至原子大至无限都能主宰。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知觉者能像通过无疵的宝石来直观对象。真确的知识是能直观对象。同时思维有所转化,净化了记忆,使对象能在无思维的状态下呈现。精微的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以上的叫有种子的冥想。但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智慧便与真理合一。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这种由静坐冥想而生的状态会超越以前的思想习性。这种控制一旦达成,便达到无种子的冥想。

实践锻炼

瑜伽是对身体加以自律,学习经典,和对神的顺服。目的是促进冥想,除去障碍的根源。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无知是其余几项的温床,无论是沉睡的、轻微的、可构成障碍的还是激烈的。我执是知觉者将自己认同于知觉的能力。迷恋是对欲望的追逐。厌弃是住在痛苦之中。贪求在那些有学识的人之中仍然存在,是会自己助长的。这些障碍还在精微阶段时,可以做相反的事情来消除。如果成形以后,可以静坐冥想来消除。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由于行善与行恶的不同,分别产生乐果与苦果。

还未来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痛苦的因由是知觉者认同于被知觉者。此世界有各样事物和知觉,是要让我们解脱于这个宇宙。自然有四种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别的、无分别的。这种知见的性质是为了知觉者的好处。虽然对觉醒的人来说,这些都会毁去,但对其他人来说,仍然存在。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便产生这个世界。无明是它的原因。如果没有无明,没有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知觉者便得到自由。消灭无明有赖不断的明辨。智能有七个阶段,随着知识增长,一个接着一个展现。通过瑜伽的锻炼,那些杂染便会被知识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如果有反对瑜伽的思想,要用相反的去对抗。毁灭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

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不说谎,便能得享工作的果报。不偷盗,便能得享财富。不纵欲,便能得享灵性上的强健。不贪图,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识。洁净为身体带来保护,不会因与他人接触而被感染。精神上的洁净,产生觉醒和对感官的控制。满足产生最大的快乐。身体以及感官的完美,因持戒而消灭那些不洁而来。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姿势必须稳固舒适。控制不安,对无限作冥想,便能做到。这样,便不会受二元性骚扰。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在外、在内,以至于静止不动,都因应时间、地点和数目而调节,呼吸又细又长。第四样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内。于是对光之遮蔽便除去。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于是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禅定力量

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此三者形成静坐冥想。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这种掌握是通过不同的阶段。此三者比以前讨论的更为内在。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于无种子的境界。那种控制的状态是心灵联系上控制的活动,使那些习性消减下来。这流通因不断练习而稳定下来 。当心灵放在一物之上,对其他的兴趣便减退,便能达到入定。

在此境界,过去和将起的心象成为一样。由此感官上的变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质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过去、将来三个原理。进化是由这三个原理不断的转化造成。对这三种转化作冥想,便可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平凡字句与意义的知识是混乱的。通过静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声音的知识。对过去的习性作冥想,便能得知过去生命的知识。对他人的身体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不是知道思想的内容,而是它的内在状态。对身体的形状作冥想,对形相的知觉便被阻闭,对眼睛的显现便被分离,那个瑜伽士的身体便不被看见。行为的后果有快有慢,从内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时间。对不同的气力,例如大象的气力作冥想,便产生大象的气力。对内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隐和远处的知识。对太阳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识。对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识。对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运动的知识。对脐轮作冥想,便得到身体运作的知识。对喉咙作冥想,便能中止饥渴。

对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体稳定。对头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拥有超觉的视力。由于直觉的力量,产生所有知识。对心脏作冥想,便能得到有关意识的知识。由此便达到超觉的听力、视力、味觉和嗅觉。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碍。通过对生命能量的控制,身体发出光明。对以太及听觉作冥想,便能听见上天的声音。对以太及身体的关系作冥想,瑜伽士的身体便能变得很轻,能够在空中飞行。对心灵作冥想,便能离开身体,那时无明便会去除。对物质的精微和物理形状、状态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质。由此可使身体变得极小、极大,以及不可被损。这个身体变得美丽、有力及强壮。通过对器官生命力和它们性质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这些感官。这样身体便能像思想般飞快移动,控制超觉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通过对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间关系的冥想,便能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以无欲无求来毁灭束缚的种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缚,达到自在。瑜伽士不要因这些灵力而骄傲起来,因为这样便会使他产生障碍及下堕。对时间的运动,之前及之后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识。这种冥想可以分辨两样极相似的事情,就算它们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样。那直觉的知识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质。当真我变得与生命能量同样纯洁,便达到完美与自在。

解脱自在

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过药物而获得、通过念诵咒文,以及通过静坐冥想而获得。生命由低级到高级转化,是由于自然的创造力。行为无论好坏都不直接引起蜕变,只是除去对自然力的障碍,就好像农夫在田里除去石头,才能犁沟灌溉一样。意识可由真我的力量产生。那个原初的意识,仍控制着那些被创造的意识。

只有那些达到三摩地的意识才能免于欲望,成为最高的。瑜伽士的行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由此三者,表现出与之相应的果报。即使有时间、空间、物种的阻隔,由于记忆和习性,那些果报都能持续。对喜乐的追求是永恒的,而欲望和习性则没有开始。它是由因、果、支持与对象造成,没有这些,它便不存在。过去与将来,各依它们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它们或潜藏,或显明,各按其特性。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为这是整体的进化。对象相同,但如果意识不一样,看出来便不一样。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是否能被心灵认知。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意识的调整永为知觉者所知,因永恒的灵是不变的。那些心灵不能照亮自己,因为他们是作为对象而被认知。知觉者与对象不能同时被知觉。

意识由另一意识所知,便造成无穷后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乱。当心灵变成更高形式的灵体,便能知觉更高的意识。在一切知觉中,知觉均被被知觉者着色。心灵受欲望调节,是为了最高者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混合性质。对于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觉者来说,他们的真我与思维分离。得到分辨的意识,便能达到自由。有些时候思维从过去的习惯而来。上文说过,去除这些习性便是去除障碍。那些达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的状态,叫做三摩地。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种因果的障碍,获得自在。知识免除所有遮蔽,变成无限,感官的作用也变得很小。完成了它们的目标,三态之进化便停止。不断进化的到了最后,成为一种明显的转化。当三态完成了它们的目的,便达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识。这便是绝对的自由。

伟大的瑜伽圣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经》是瑜伽学派的根本经典。经文记载了古印度的大师们关于神圣、人、自性、物质观、身体、精神、梵文语音几乎所有范围的深邃的论述。《瑜伽经》指引瑜伽修行者完成性灵的旅程,书中充满对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诉人们最为根本的道德,书中的所有智慧并不能被后人完全解释,历代大师不断的撰写关于《瑜伽经》的书籍。瑜伽经的思想在瑜伽修行者的生活中处处的体现。

《瑜伽经》大约成书为公元前三百年,而历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关的修炼了。帕坦伽利的伟大在于他不加偏见地系统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派,又结合古典数论的哲学体系,从而使瑜伽为印度正派哲学所承认,瑜伽也因此影响了印度的各种哲学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种理论,不是存在与理论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如果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论瑜伽,而是实践瑜伽,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瑜伽人。帕坦伽利对瑜伽目的明确到:瑜伽教授你如何控制你的大脑(CHITTA)。

所以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塑像 [2]
从宗教上说,《瑜伽经》是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

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强调灵魂的属性)

佛教认为:事物是没有本体的,只有实相。(强调灵魂的特性)

《瑜伽经》所述内容和佛教禅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所说: “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与方法在《瑜伽经》里都说尽了。瑜伽好比是面粉,而世上各种宗教好比包子、馒头面包、蛋糕等等 。”

婆罗门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时期,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最高实体 ----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 这个中国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

《瑜伽经》指引瑜伽者完成性灵的旅程,瑜伽经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处处的体现。

瑜伽经由梵文写成,在翻译上非常困难。现存的英译本有数十种之多,但译法各有不同,有时分句也不一样。

修行方法

播报
编辑

瑜伽派认为,要抑制心作用,达到三昧状态,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修行。《瑜伽经》在谈到抑制五种心作用时说:“这(五种心作用)通过修习和离欲被抑制。”该经1,13-16说:“修习是保持安稳的努力。”“由于长期不间断地虔诚专心,这(修习)是牢固的。”“离欲是摆脱了对可见和超验享乐追求的人的克制意识。”“认知了神我而对‘德’漠不关心,这是较高级的(离欲)。”这里谈到的“保持安稳”和“虔诚专心”是进入三昧的状态。而“离欲”实际上是进入三昧状态的必要条件,也是抑制心作用的具体表现。这里说的离欲不仅包括不执著世俗的享乐,而且还包括不执著对上天堂等非世俗状态的追求。在瑜伽派看来,这两种执著都会影响抑制心作用,使人不能进入三昧。 [5]

在《瑜伽经》中,最集中论述瑜伽修行的是所谓“八支行法”,即瑜伽修行的八个具体步骤。它们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禁制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规定(戒律),共有五条:不杀生(对众生不伤害或不使用暴力)、诚实(不妄语,说实话)、不偷盗、净行(不淫或梵行)、不贪(不贪恋财物等)。劝制是修行者应奉行的道德准则,也有五条:清净、满足、苦行、学习与诵读、敬神。坐法是修行时保持身体的安稳,姿态轻松自如。这样,有助于阻止外界的干扰。调息是在坐法完成后对呼吸的调节和控制,即注意调节呼吸时气息活动的内外范围(位置)、呼吸的间隔时间、停顿的次数等等。制感是对身体的感觉器官进行控制,使它们与相应的感觉对象脱离接触。这样,心就不会受外界干扰了。执持是在修行时心注一处,即把心贯注在任选的某物之上,使之凝定而不散乱。静虑是上述执持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即心持续集中于禅定对象上。等持即三昧,是修持的最高阶段。这时,仅静虑的对象发出光辉,心与禅定对象冥合为一,主观意识犹如完全不存在。这种三昧状态实际就是完全摆脱主观认识或心作用影响的状态。只是三昧对象本身表现出来的形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5]

八支行法中的后三支属于“内支”。它们是瑜伽修行的核心成分,是瑜伽派极为重视的内容。瑜伽八支中的后三支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总制”。这总制可以获得认识的广阔境界。但这总制也还不是“无种三昧”,而仅仅是其外在的部分。然而总制却也能起极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作用于许多对象,触发特别的功效,即对这些对象的总制可以产生种种神通力。总之,通过总制,瑜伽行者能获得各种力量,能够获得常人难以得到的能力。但是,对于瑜伽修行来说,总制所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对包括自性和神我在内的一切事物的辨别智。有了这种辨别智,瑜伽行者才能进入他们所追求的境界。瑜伽派修行的种种方式最终都是为了解脱,而解脱实际就是最高的三昧状态。这种状态的取得与具有对自性(实在)和神我的辨别智直接相关。只有获得了这种辨别智,自性和神我才能独存,而独存实际也就是轮回状态的结束,就能摆脱痛苦。在这个过程中,瑜伽的八支行法等修行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其中后三支的结合,形成的总制能给予修行者极大的功力,最后使其达到解脱。 [5]
喜欢jefferson2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