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南同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上海的诗和远方?这几条马路是文学青年的“颜如玉”

送交者: Lv200[☆★★★声望勋衔16★★★☆] 于 2020-05-04 12:55 已读 2875 次  

Lv200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上海的诗和远方?这几条马路是文学青年的“颜如玉”

        

据乐游上海,满城书香的日子

追求“诗和远方”的文学青年们

也可以去走走这些马路寻访最文学的上海

                                                       陕西北路


陕西北路原名西摩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建成于1914年。陕西北路(新闸路-延安中路)短短近千米,云集了名人旧居、典型风格建筑、革命遗迹等历史文化景观近20处,是上海开埠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代表性路段。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曾说过:“陕西北路很美的……那次在意大利,住在比萨斜塔附近,从住处走出来,就是西摩路的感觉。”


陕西北路沿线多为何东公馆、宋家老宅、荣家老宅、马勒别墅等独立式花园住宅,间有华业公寓、太平花园等公寓建筑群落,西摩会堂、怀恩堂等宗教建筑,内含小型戏院的平安大楼等商居两用建筑,展现了老上海公共租界拓界期间社区生活的居住、文化、精神建设状态。1条马路21处名人故居,走完这条陕西北路也就走完上海的前世今生!

多伦路


作为上海唯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另一条是陕西北路),多伦路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条五百米的街道居住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在这条小街上生活居住过。


多伦路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界的大本营,中华艺术大学旧址曾经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场,多伦路上铭牌介绍:夏衍、冯雪峰、瞿秋白、柔石、许幸之、潘汉年、张爱萍都在这条小街上活动过;抗战胜利后,这里还有汤恩伯、孔祥熙和白崇禧的公馆,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童年就是在多伦路210号的白公馆里度过的,在一条500多米的小街上集中了如此多的著名人士遗迹在上海是罕见的。除了名人故居遗址外,多伦路上有一些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馆。

福州路


对于文学青年们来说,能沉浸在书的海洋是幸福的。而被誉为“中华文化第一街”的福州路,正是属于“书虫”的路。

全长1200余米的福州路,不像网红马路那样处处都是精致的店铺,街上散布着上海书城、古籍书店、上海外文书店、科技书店等多家大型书店。无论你是哪一派的小文青,都能在这条街上找到心仪的书籍。这条路上的书店都是上世纪90年代就开张了。除了书店,这里文具、画具店也是可淘到宝贝的必来之地。


除了沉淀历史的书籍,还能在福州路品尝到“最老”的本帮菜——老正兴菜馆(福州路店)。福州路文化街的约会,必然不能毫无新意地以一场电影收尾。毕竟在福州路上有着“远东第一大剧场”逸夫舞台,一场戏兴许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绍兴路


这条“上海最文艺马路”全长不过500米,但却遍布着众多的知名杂志社、特色咖啡小店和安静神秘的书店,似乎每走十步就会发现喜悦。位于绍兴路54号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曾是杜月笙母亲的住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音像出版社也都在这条路上。几年前,上海昆剧团搬回了经过整修的绍兴路9号,绍兴路上又响起了悠扬的昆腔。


导演关景鹏当年拍《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时候,一定要让陈冲演的娇蕊在绍兴路50号的阳台上梳头。那是一个有着玲珑的阳台的小楼,枣红的铁栅栏弯曲成玫瑰花的形状,通过两扇窄窄的落地玻璃窗通往内室。不过,当年“玫瑰阳台”的主人,始终没有答应剧组的拍摄请求,令关大导演颇为郁闷。

山阴路


山阴路长651米,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不似四川北路那样繁华喧嚣,安安静静的可以聆听与感受它的百年历史,以及里面的故事。论及建筑的多样性,山阴路堪称近代民宅“博物馆”。以恒丰里、四达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建筑,以大陆新村、文华别墅为代表的新式里弄。以千爱里为代表的日式花园里弄,以及独立成套的西洋式公寓施高塔大楼,都集中在这条小马路上。


而山阴路最引以为豪的是,这里曾聚集了大批文化名人。1933年4月,鲁迅搬至大陆新村居住,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搬到山阴路后,鲁迅跟诸多挚友成了邻居,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就住在不远处的千爱里。大陆新村的对面是东照里,鲁迅时常去瞿秋白家走访。老友茅盾也在鲁迅迁至大陆新村后搬到了山阴路,两人的联系就更频繁了。

不急不躁,如今的山阴路依然维持着,那份安静以及文化的体面。

思南路


思南路,始建于1914年,是上海著名的法派名街,两边梧桐林立,西式洋房似乎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在这里居住过的人物,都是能在中国近代史有名号的人物,商业、政坛、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人物都有!


思南路73号,1946年~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工作、生活。他曾在这会见中外各方代表,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思南路39-41号,现在名字叫上海文史研究馆,它以前是三、四十年代上海金融大亨袁佐良的寓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梅兰芳离开北平缀玉轩寓所,全家迁居上海,就蛰居在今天的思南路87号。

抛开那些烟云往事,思南路如今已经是文艺青年最爱的地方之一。点上一杯咖啡,翻阅几本书籍,身旁的人静静的来,静静的走,体会着惬意的小资风情。

永福路


有人说,永福路很低调,它很短,全长不到500米,路上大多是花园住宅,有少量新式里弄和公寓。永福路离武康路很近,却常常被忽视掉,它安安静静地坐落在一旁,不卑不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福路52号是中国的电影编剧,尤其是有志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文学青年仰望的地方,对于电影导演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许多优秀的电影剧本就出自这个“小白楼”里。永福路123号-1,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与其并排并立的永福路123号-2,就是民国报业大王史量才的上海故居之一。永福路200号是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现在是上海滩顶级的餐饮会所雍福会。

永福路复兴路转角处是一幢六层楼的老公寓,名为良友公寓,许多文人曾经住在这里,比如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上海电影厂厂长、驾机投奔祖国的飞行元老、纺织界科学院士……

愚园路


愚园路,作为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也是一条从未易名的路。这里既有着红色革命的足迹,也有民主运动的足迹。既有着谍战的往事,也走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身影。漫步于此,会忍不住想象,说不定一个转身的邂逅,眼前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就是当年文人墨客们驻足停留的角落。


在鼎盛时期,沿路建了好多花园住宅及新式里弄,如著名的西园大厦(愚园路1396号“九层楼”)、宏业花园、沪西别墅(愚园路1210弄,亦称“好莱坞弄堂”)、王伯群旧居、联安坊、洛公馆、四明别墅、歧山邨(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家人的旧居)等。也有不少历史名人、作家、文化人曾经居住于此一带,傅雷、顾圣婴、瞿秋白,康有为、蔡元培、钱学森、茅盾、施蛰存、沈钧儒,都曾经参与愚园路的历史。

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的结尾处,女主角王佳芝坐上了黄包车。她对车夫说:“愚园路。”这是张爱玲的小说中唯一的一次明确地写到愚园路。张爱玲的生活印迹却一直围绕在愚园路附近。


贴主:Lv200于2020_05_04 12:59:07编辑
喜欢Lv2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v200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绿岛阳光 给 Lv200 摘来一片四叶草! - 绿岛阳光 (89 bytes) 05/04/20
我也去过,在楼上 (无内容) - 桂花酒 (0 bytes) 05/04/20
没错。 (无内容) - Lv200 (0 bytes) 05/04/20
(^-^) 杭州阿立 给 Lv200 赠送一只金丝雀! - 杭州阿立 (89 bytes) 05/04/20
是吗?为什么? (无内容) - Lv200 (0 bytes) 05/04/20
噢,对不起。 (无内容) - Lv200 (0 bytes) 05/04/20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