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清末民初的“走西口”

送交者: 天王老子不怕打[★★声望品衔10★★] 于 2021-08-24 19:54 已读 639 次  

天王老子不怕打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文/孟泽辉辛丑年农历七月十五


历史上的“走西口”,也叫“走口外”“跑口外”。最早从明末清初开始,清末民初形成高潮,绵延不断历时200余年。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活动,是一部悲怆的苦难史。正如原版《走西口》唱得那样:“走到杀虎口,碰见个旧朋友,他把我留在家里头,喝了一顿糠糊糊。走到石匣子沟,两腿肿了个粗,受苦人不怕(那)腿肿粗,就怕强人(来)把命收。”真可谓是“晋北灾民泪满襟,离乡背井诉凄音。清朝口外开边地,一曲悲歌唱到今”。


内蒙古广袤的草原,自古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清末民初以后,随着对蒙古地区实行全面放垦政策,取消了农民进入蒙古草原的限制,中原尤其是山西地区的汉民为了谋生,纷纷涌入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察哈尔草原垦荒、经商或从事小手工业。走西口的人们由最初的“雁行”发展为定居,农业村落逐年增加。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察哈尔右翼地区汉名村庄近千,茫茫草原点缀其农家村落,显现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

走西口与历史上其他移民活动一样,所选择的道路同样充满了艰辛与悲凉。在酷暑严寒恶劣的环境中,身背铺盖和干粮,披星戴月沿着漫长而崎岖的路生死未卜地跋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一定能顺利到达预想的目的地,或沦为乞丐,或抛尸半路,“细麻绳绳捆铺盖,两眼流泪走杭盖”,真实地道出了他们离乡走西口的悲凉心境。

由此联想到我的祖辈,打听到内蒙古大草原,牛马成群,肥肥的绵羊遍地都是。吃得是牛羊肉,喝得是马奶酒,穿得是羊皮袄,铺得是牛毛毡,出门随便牵一匹马来,想去哪跨马挥鞭,像是在天堂里活着。民族地区的生活情景,既心动又产生出无限的憧憬。于民国初年,从山东武城流落到内蒙古丰镇,后转辗到陶林(今察右中旗) 一带谋生,尝尽了人间的疾苦.


北方地区曾经家喻户晓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窝。追溯内蒙古各地汉族祖先大都为洪洞县移民,古槐后裔遍布全区各地,以察右后旗为例,汉族姓氏高达530多个,沿用原故地村屯名称,或以垦荒建村人的姓氏为名的村庄比比皆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名,都在时刻提醒人们时常回首那段悲情岁月。

值得提起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晋商,他们是口外商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现居包头市的发展也要归功于晋商。包头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200万。但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庄。随着晋商的崛起,包头也逐渐由一个小村变为商贾云聚、百货杂陈的繁荣城镇。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听起来凄婉的《走西口》民歌, 字里行间充满了走西口人的辛酸悲壮,勾勒出一幅生死离别的图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走西口移民的到来,使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加速了这一地区由游牧草原文化向半农半牧以及农耕文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乌兰察布各旗县外出务工者高达百万之众,他们满怀希望地离开故土,呼包两市是他们最集中的地区,他们所带来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已形成区内经济大流量的互动。纵观他们走过的足迹,虽然不像走西口那样悲壮,但是也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虽然走西口已成为历史,但走西口的烙印仍然随处可见。所以,移民的历史值得追溯探讨,移民的文化值得挖掘书写,移民的故事值得留存传承。

喜欢天王老子不怕打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