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07丨摩根和美国利益的扩张

送交者: diyunheng[★品衔R6★] 于 2019-08-29 13:49 已读 85 次  

diyunhe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06丨拯救美国:没有中央银行时的中央银行家 由 diyunheng 于 2019-08-29 13:47

如果你关心国际新闻,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消息:一个国家指责其他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国内企业,对国外的公司形成不公平竞争。这其中也不免有一些大公司被卷入到国际关系里。

我们的课程当然不是要评价这类事件,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商业和国家以及国际关系的纠葛,早在20世纪初就存在了。

我们的主角摩根,他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

摩根变成世界头号银行家,跟美国变成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这两个进程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在外人看来,不管在国内摩根和政府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冲突,只要在美国之外,摩根就是美国利益的代表。而且,美国政府也会对摩根提要求:在海外行动时,你要考虑美国利益。

那么,在商业和国家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纠葛中,像摩根这样的巨头都做了什么,发挥了哪些作用呢?接下来我要跟你分享三个当时的事例,带你体会一下商业与大国关系之间的纠葛。

1. 产业保护

南北战争之后,也就是包括洛克菲勒和摩根在内的大佬们崛起的那段时期,美国就国内的钢铁产业实行了关税保护。当时钢铁产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就跟今天的科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差不多,可以说是国之重器。当时最领先的国家是英国,跟在后面追的是美国和德国。

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美国就对英国进口钢铁设置了非常高的关税。1864年时,美国对进口钢轨征收的税率是45%。到了1870年,美国索性按照固定数字来对不同商品定关税,那么钢轨的关税是多少钱呢?每吨28美元。28美元是什么概念?这是英国出口钢轨价格的70%到100%,也就是说,关税最高能达到钢轨价格的一倍。

但钢铁大王卡内基就很支持这种高关税的做法。卡内基引用国父汉密尔顿的说法,钢铁工业在当时属于美国的“萌芽产业”,既然是萌芽产业,那就需要政府给予一段时期的保护,才能够让这个产业成长到足够强大,经得起国外公司的竞争。

卡内基说,这么做,是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的。这么做,也符合我们的主角摩根的利益。毕竟是摩根组建了钢铁托拉斯美国钢铁公司。

而美国钢铁行业也很争气,的确在关税的保护下成长了起来。反而是英国的钢铁业在之后的技术迭代过程中落后了。

2. 中国业务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1909年。

美国政府敦促华尔街的美国银行家开展中国业务。当时英法德三国的银行财团,马上要完成一笔给中国的250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建上海到广州的铁路。美国也想掺上一脚。于是,美国政府就去做摩根的思想工作,希望摩根考虑国家利益,牵头参与这笔对中国的贷款。虽然当时摩根对在中国开展业务没什么兴趣,但他也在政府的要求下同意了。

不过,摩根在中国的行动并没有获得收益。原因很简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中国自身完成了一次政权更替。

3. 航运业商战

第三个例子就更有意思了。它是摩根主导的一场商战。它更清晰地表明了,当时的国家利益可以跟公司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场商战是关于大西洋上的航运业的。

在1830年代,美国的对外贸易中90%都是由美国自己的航运公司在承运的。不过,到了1850年,造船业发生了技术迭代,开始从帆船向蒸汽船转变。美国的航运业没跟上技术变革,开始衰落。到1900年,只有10%的外贸航运是由美国公司来承运的。

当时有一个美国航运公司叫国际航运公司,它的创始人格里斯科姆四处宣扬说,美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海上航运,让美国在航运方面摆脱对外国公司的依赖。1891年时,他还成功地获得了一些政府的补助。

时间推移到1899年,格里斯科姆听说,英国的航运巨头莱兰航运要收购美国航运公司大西洋运输。大西洋运输是他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这次收购一旦完成,就可能对他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格里斯科姆对这一点很担心,于是,他找到了摩根。

他对摩根说,你不是喜欢通过兼并公司来减少竞争、提升效率吗?你可以对大西洋上的航运业也实现摩根化啊。而且,这样做不光是能赚钱,还可以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摩根经过权衡之后,决定进入航运业,在航运业打造一家托拉斯公司。

1900年12月,摩根支持格里斯科姆的国际航运公司和竞争对手大西洋运输公司合并。

1901年,摩根支持这家新公司跟英国的莱兰航运合并,摩根开价1100万美元并购莱兰航运。

莱兰航运本来打算通过并购美国公司来做大,现在,在摩根的支持下,结果刚好反了过来。

接着,这家新的大型航运公司,还并购了英国老牌豪华海上客运公司白星航运。

1902年4月,摩根的一个英国合伙人在伦敦接受采访的时候,跟媒体透露了摩根组建航运托拉斯的决定。结果,这个消息马上在英国引发了强烈反响。

英国人一看,英国当时最大的三个跟海运有关的公司,莱兰航运、白星航运以及一家造船公司,都已经被摩根控制的公司收购了。他们顿时感觉,美国人来者不善。

当时在英国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当然是反对摩根这么做。毕竟,大英帝国可是靠海上贸易起家的,英国一直都是海上强国。现在倒好,一家美国公司来把英国的主要航运公司和造船公司都给收购了,这还得了。

另一派观点是,尽管收购,我们无所谓。持这派观点的,大都是采取务实态度的商人。比如,一位英国的银行家就说,如果美国人有足够多的钱,也足够有诚意,要来收购我们的船只,我们没有任何意见啊。作为商人,我们当然希望摩根能够高价来购买我们的旧船。

为了让英国政府同意自己对英国公司的兼并,摩根还亲自出面去游说英国的政治家,包括英国国王。为了避免刺激英国人,摩根还把新组建的公司命名为国际商业航运公司,而不是美国商业航运公司。

当这一系列的动作做完之后,这家航运公司已经占到了整个北大西洋航运市场上20%的份额。

美国在世界航运市场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也激发起了美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当时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就说,尽管大家对托拉斯的评价很不一样,很多人的评价还很负面,但是,每当他们听到国际商业航运公司的消息时,自豪感都油然而生。

当然,英国政府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英国政府最后认可了摩根的并购,但是他们也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本国的航运公司。比如,向本国公司康纳德提供低息贷款和政府补贴,支持这家公司建造了两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运船只。

就跟今天波音和空客在飞机上的竞争一样,你制造了一架大飞机,我也要造一架更大的。摩根并购的白星公司,也在1907年开始建造3艘巨型的豪华客船。其中有一艘我们都熟悉,它的名字是泰坦尼克号。
不过,摩根的这家航运托拉斯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1914年,公司就开始资不抵债,要进入破产清算程序。1937年,公司停止运营。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西洋上的航运生意很难被垄断,只要有一家新的公司买了一艘船,就可以进入到这个市场。毕竟大海不像铁路,你不能阻止别人的船在上面航行。在这个市场,你不可能通过兼并来减少竞争。

总结

三个例子讲完了。我讲这三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

对于一个大国而言,一些重要的命脉行业,从来都是必争之地,只不过当年可能是钢铁,今天可能是机器人。
政府希望本国的代表性公司在进行国际化时能考虑到国家影响力的扩张,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天中国公司作为新兴力量所经历的,当年的美国公司也经历过。

太阳底下无新事。今天的问题放到历史中去看,总能找到回响。

回看这段历史,至少还能从里面得到两个启发:

首先,国家对产业的保护主义,或者因为商业行为而引发的国家关系博弈,其实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它只是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在不同阶段的选择,是阶段性合理的。

其次,商业行为的结果,其实最终还是由商业本身决定。

国际商业航运公司最终破产,就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无论它在当时激发起多么热烈的国家情绪,赢得了多少支持,又激发起对手的多大反感,最终决定这家公司成败的,还是它的商业模型本身。摩根之后的这一百多年来,不同国家的公司之间的商战,也是如此。更应该看的还是商业本身。

好,这就是这一讲的内容。下一讲,我会给你讲讲摩根这个人最底层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下一讲见。
喜欢diyunhe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08丨摩根的底层思维 - diyunheng (9241 bytes) 08/29/19
09丨7个细节,让你更了解摩根 - diyunheng (9666 bytes) 08/29/19
了解摩根的书单 - diyunheng (733 bytes) 08/29/19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