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QUAN ZHOU,你可真是太拼了!

送交者: MKE[★★★声望勋衔13★★★] 于 2021-05-14 2:18 已读 354 次  

MKE的个人频道

+关注




泉州


最爱拼敢赢的城市


浮世荒波之中


山海赋予它独特的性格


古城清雅缓静


新城活力充沛


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


宋元第一大港在这里辉煌


因海禁陷入低潮


因开放重启荣光


泉州低调却绝不低速


担得起繁华喧嚣


耐得住孤独落寞

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


信念单纯、悠闲淡然


从城南到城北


从街头到巷尾


恍若穿越千年


一路走来,一路惊喜


钟楼流光溢彩


01


山无高下皆行水


树不秋冬尽放花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


北承福州,南接厦门


东隔海峡与台湾岛相望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路起点


七闽之都会 / 底图来自Arcgis


亿万年前


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


大地受到挤压


环闽山脉隆起


又经慢长及多期次的岩浆侵入


火山喷发,动力变质


构造升降,侵蚀沉积


诸多地质作用合力


把福建塑造成中国东南沿海


山体最密集、地形最破碎的所在


泉州安溪县山区


两条大型山系斜贯中西


武夷山脉耸立闽赣边界


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组成闽中山系


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


平原极为稀缺


当真“八山一水一分田”


戴云山海拔1856米,为泉州最高峰


群山之间,水脉发育


清源山因山中有清泉,也称泉山


泉州也因此得名


戴云山东南麓的溪流


汇合成晋江


一路南下,蜿蜒入海


支流众多,河网密布


润泽闽南大地


晋江,泉州城的母亲河


滔滔江水,泥沙俱下


经年累月的搬运堆积


在入海口形成沙洲岛屿


泉州城便在此初生


又经过世代先民的围垦改造


他们拦截溪水,兴修水利


将长满蒲草的沼泽地化为膏腴


晋东平原得以扩大


这1800顷农田


在多山的福建,甚为宝贵


田园守望


依山面海的泉州


境内山峦起伏,甚少平地


土质又以偏酸性的红壤为主


不利于保存养分


极大限制耕作发展


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等水土条件


格外适宜茶树、果木生长


安溪铁观音享誉中外


位列中国十大名茶


不同于武夷红茶


安溪乌龙独创半发酵工艺


兼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


安溪县感德镇茶山


泉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戴云山抵挡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


夏季东南季风带来太平洋湿润的雨泽


“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龙眼果木生长在丘陵间、微雨中


“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


“东璧”是泉州独有的珍稀品种


果肉透明如凝脂


厚而嫩脆,甘甜清香


自古便是宫中贡品


桂圆干更随海上丝路销往海外


泉州人何乔远在《闽书》中记述


“园有荔枝,龙眼之利


焙而干之行天下”


早在1978年,农业部就指定晋江、鲤城和南安为龙眼生产基地


名果得以远销天下


靠的是往来繁华的商港


泉州岸线迂回曲折


冬无严寒,不冻不淤


岬角众多,港深水阔


湾内包含若干支港、支湾


建港条件甚为优越


秀屿、肖厝、蟳埔、石湖等港口


可建万吨级码头


《隆庆府志》道尽泉州良港之利


“泉居八闽之南


山势蜿蜒,不见刻削


海港逶迤,不至波扬”


泉州石狮祥芝码头


惠安县小岞(zuò)镇


东山岛宫前村渔港


此外湾内有浅海739.77KM²


海滩282.65KM²


51个岛礁星罗云布


是发展渔业、盐业的天堂


东山岛盐场


闽人虽少良田,却以海为田


海阔凭鱼跃


泉州这条锦鲤


借由良港,一跃龙门


扶摇直上,得享荣光


片帆闯海


02


闽海云霞绕刺桐


往年城廓为谁封


远在新石器时代


泉州已有闽越先民


“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


从渔猎过渡到农耕


定居生活让原始手工业得以发展


他们纺织葛麻,制造陶器


他们善造舟楫,涉江环海


各氏族混居共处


据《汉书·地理志》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


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东山岛宫前村


待到秦一统中国,行郡县


泉州属闽中郡


秦末闽越首领无诸起义反秦


又助刘邦灭楚,受封闽越王


领闽中故地,泉州归之


后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


汉武帝废封国


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闽越国改隶会稽郡


拉进泉州与中原的联系


清源山老子像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


北方战乱,生产破坏


南方相对安定,海上交通发达


吴国将闽地从会稽析出,置建安郡


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西晋末年,动乱再起


中国进入长达273年的分裂时代


中原士族相随南逃


衣冠南渡,大批入泉


他们沿江而居


为怀念故土而将其命名为晋江


晋江安平桥,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


汉人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开发晋江流域


泉州经济、文化发展


逐渐物产富蔗、人烟稠密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


行政建置也逐渐细化


两晋至南北朝


先后从建安郡划分出晋安郡


又划分出南安郡


于晋安郡置丰州


雪峰寺星夜


隋开皇九年(589年)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南安、建安两郡为县,归其管辖


“泉州”之名首次出现


唐初,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之需


迁州治于东南十里的今鲤城区


因从天空俯瞰


城郭形肖鲤鱼而得名


朝天门


也许城运如其名


这条锦鲤把泉州推向兴盛时期


唐朝重视海外交通贸易


中唐至晚唐,泉州作为重要港口


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盛况


为管理对外贸易


唐政府在泉州设置“掌出使导赞”


小西湖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


地方势力需要积累财富,扩张地盘


福建多山地,少平原


陆上交通不便


海上贸易则前景广阔


当时的泉州田制崩坏,土地贫瘠


发展商业是最好的选择


因而五代时泉州统治者皆重外贸


“招徕海中蛮夷商贾”


用铜铁、陶瓷交换金贝、珠宝、香料


泉州刺史王延彬


人称“招宝侍郎”


是泉州航运业最重要的奠基人


在他的治理下


被山脉阻隔的泉州


海外交通贸易突飞猛进


一跃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为宋元的鼎盛打下基础


码头


这一时期,泉州从东南亚引入刺桐


扩建城廓时,遍值此树


一到花季,树冠缀满红花


远望似火,一派祥瑞


因此泉州也被称为刺桐城


“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刺桐城,云屋万家,楼雉数里”


之后马可波罗又将这个名字带到欧洲


令刺桐城享誉全球


刺桐,泉州市花


两宋至元末


泉州的繁荣达到巅峰


堪比刺桐花一般红火


宋王朝的疆域始终没能占据乌鞘岭以西


失去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导致北方陆上丝绸之路中断


同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直到南宋将都城迁往临安


南方彻底完成了对北方的超越


另一边,南亚、中亚的商人们


为追求高额利润


不畏海浪凶险


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


多重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而泉州成为这条商路上最耀眼的明星


海上丝路路线图


宋代的诸多财政问题


仅靠农耕税收已难以为继


统治者希望通过商业充盈国库


高宗赵构对海外贸易尤其用心


曾说“市舶之利最厚


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岂不取胜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


渔船


由于福建特有的地形和山脉屏障


泉州社会稳定,较少战乱


不同于明州港(宁波)面向东海


广州港面向南海


泉州港作为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


可通朝鲜、日本、南洋诸国


1087年,朝廷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


泉州海商得到了国家支持


而此时手工业已空前发达


陶瓷、丝绸精美绝伦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海商靠精湛技术和充足优质的原料


直接打破当时穆斯林对贸易的垄断


沿岸港口,往来船只云帆遮天


“有善舶之饶,杂货山积”


温润精致的德化白瓷


考古学者在泉州后渚港挖掘宋代沉船,摄于1974年 / 新华社


为便于货船中转


大陆政权加强对海上岛屿额经略


澎湖列岛被划入晋江县


大泉州地区成为欧亚非三大陆


商品和技术交流的中心


刺桐港也超越明州、广州


货物吞吐、钱财流通位居第一


据记载,南宋中期


国库总收入不到1000万缗


市舶总收入为200万缗


刺桐城的市舶之利独占100万缗


李硕卿《涨海声中万国商》


由于商业、农业、手工业同时繁荣


南宋城市化率达到22%


是为古代中国的顶峰


台湾学者李东华研究宋元海外贸易史


提出特有名词“泉州时代”


重商的社会氛围中


泉州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南宋末年,阿拉伯后裔蒲寿庚


成为泉州市舶司总负责人


蒲寿庚家族代表的海商集团


逐步控制泉州


乃至福建官府


清净寺内石刻


宋末,金、元先后入主中原


浙江、广州屡受战火


商贸大大折损


而蒲寿庚主动降元


和平过渡让泉州港得以保全


元政府也感念于泉州的主动降伏


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倾斜


又由于大运河淤塞


浙江诸多港口衰弱


泉州在元代几乎获得垄断地位


泉商“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


南海明珠,越棠翡翠,无所不有


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


泉州市舶司总收入占全国7成以上


《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元代泉州港繁荣景象
喜欢M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