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乐观豪迈的毛泽东曾数次落泪,眼泪为谁而流?

送交者: MKE[★★★声望勋衔13★★★] 于 2021-03-17 3:52 已读 300 次  

MKE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世纪伟人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闻名天下,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环境和时代特点造就了他坚强、乐观的性格,他“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具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气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都以百折不挠、豁达豪爽的坚强气质去克服去战胜,这种乐观豪迈的精神气质使毛泽东最终实现了他建立新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目标。


这样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按说一定是一个不轻易流泪的人,但事实上,毛泽东曾多次因各种原因而落泪:旧社会百姓生活的艰辛、革命战争中将领与战士的流血牺牲、革命伴侣的负伤与出走等原因,都曾使毛泽东伤心不已而流泪。


多年残酷的革命斗争使毛泽东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使他大多数时间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一切。这种心境使他当得知他所钟爱器重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之时,他虽然十分悲痛,但也未曾在人前落过泪。


但毛泽东所具有的真性情也使他常常在特定环境下真情流露。他内心中难以割舍的人民情怀,他身上的平民气质,使他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使他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都自始至终把自己当成人民中的一员。


生活中,毛泽东喜欢自由自在、他朴素自然、无拘无束,反感装腔作势,高兴时他笑容满面,挥毫赋诗,伤心时他也会潸然泪下。所有接近过他,了解他的人,都认为毛泽东从不刻意掩饰自已的喜怒哀乐,在与群众深度融合的革命生涯中,他时常被感动、多次曾落下热泪,在表现出乐观豪迈气质的同时,也呈现出他真性情,敏感细致的另一面。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无情未必真豪杰”。这正是毛泽东的真实写照。


对于情绪的表达,毛泽东曾在极力挽留执意出走的贺子珍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我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毛泽东的这段话,道出了他内心中的敏感柔弱之处。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一次乘车外出,在路上遇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躺在路边茅草丛中,女孩身边瘫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正在抹眼泪。


毛泽东等人忙下车查看,走到女孩身边时发现女孩紧闭双眼,脸色蜡黄,浑身抽搐不止,毛泽东忙问女孩身边的那个妇人,“这孩子怎么了?”


女人抽泣着回答说:“孩子生病了”。


毛泽东又问“生的什么病?”


“先生看过说孩子是伤风着凉了,可吃了先生开的药不管事儿,孩子浑身烧得跟火炭似的,不住地抽搐说胡话,只剩一口气了,这可怎么办呢?……”妇人说着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眼前的情景不禁令毛泽东眼圈泛红,他猛地扭回头,焦急地招呼自己的保健医生:“快来给孩子看病。”


保健医生连忙小跑过来,俯下身边查看,边询问孩子发病的过程。


此时毛泽东已经急不可耐,他声音颤抖地问保健医生:“有救吗?”


“有救。”


保健医生的这句话顿时令毛泽东焦急的表情轻松起来,他连声说“好好,一定要把她救活!”


“可是只有一支药了……”保健医生说:“只有一支盘尼西林了,这是进口药,买不到的,你生病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用,留着救急的……”


“现在就需要救急,赶快给孩子用吧!”毛泽东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保健医生赶忙将珍藏很久没舍得使用的盘尼西林,小心翼翼地从挎包里拿出来,注射进孩子体内,又给孩子喂了退烧药。


不大一会,孩子清醒过来,她睁开眼睛,喊了一声:“娘……”


妇女大声地应答着,泪水哗哗往下掉。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千恩万谢地对毛泽东说:“菩萨啊,你们是救命的菩萨啊!”


此时,毛泽东的双目也是泪花闪闪,他对那个母亲说:“别着急,孩子会好起来的。”


毛泽东又转身吩咐随行的工作人员与医生,要他们用车将母女俩送回家去,并叮嘱医生帮助顾看孩子。


回到驻地后,毛泽东仍在惦记那个生病的孩子,他对身边人员说:


“也不知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把她带回来治疗一段就好了……”


这件事使他多次感慨:


“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嘛!”


晚年的毛泽东,随着心绪心境的变迁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他越发的多愁善感,时常表现出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一面,他流泪的次数也更多了。有时看一场情节感人的电影,也会使他泪流满面。


1976年春节期间,毛泽东在观看电影《难忘的战斗》时,当看到银幕上出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画面时,毛泽东再一次热泪纵横。


毛泽东始终强调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鱼”与“水”的关系,想必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使晚年的他甚感欣慰,所以才禁不住流下热泪。


1950年夏天,安徽、河南交界地区突降特大暴雨,暴雨持续多日,引发了多年罕见的山洪暴发。淮北地区的大片耕地被洪水淹没,农民的房屋被冲毁,许多人因来不及躲避被淹死。


为躲避洪水,农民只好躲到高处、爬到了树上,被洪水冲出来的毒蛇也爬上了树,出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人蛇共争一棵树的现象。许多农民不幸被毒蛇咬伤,中毒而死。洪水过后,整个淮北地区泽国千里,寸草不生,使许多人面临挨饿的局面。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淮北民众一片惊恐和慌乱。


当时,安徽省委立即行动起来,他们除了组织抗洪和救济灾民外,还立即组织干部下去调查灾情,调查结束后,立即以省委的名义写了一份淮北灾情的报告,疾送北京。


这件报告送到毛泽东手中后,毛泽东看到急件中说:


“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


当毛泽东读到这份报告中描述的“有些灾民因躲避洪水不及,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情景时,不禁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随即,他在电报上做了如下批示:


“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必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


毛泽东指示,在抓紧救灾的同时,加紧对治淮工程的具体部署。之后,治淮工程紧锣密鼓一步步有序展开。


此后,毛泽东多次了解治淮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进展,他还亲笔题词鼓励从事这项工作的有关人员,他写道:“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随后又出现多次强烈余震。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唐山瞬间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此时,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已很不好,许多时间他都处在昏迷状态,但当每清醒过来,他都十分关心唐山震情,不住地询问灾区的情况。他身边的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王新德回忆说:


“送来的地震情况汇报,主席不顾个人病重,都要亲自过目。这场地震伤亡达二十四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毛泽东晚年曾说:“我这个人感情越来越脆弱了。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毛泽东这几次流泪,体现出他把对党和国家根本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及冷暖安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晚年流泪也是他当时心绪、心境和心结的体现。


1975年7月28日,是毛泽东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的第五天。这一天,毛泽东在翻看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陈亮所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时,又感伤落泪。


曾亲自为毛泽东做手术的眼科大夫唐由之事后描述说:


“房间里只有毛主席和我两个人,戴上眼镜的毛主席起先静静地读书,后来小声低吟着什么,继而突然嚎啕大哭,我看见他手捧着书本,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悲痛又感慨。事发突然,我既紧张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赶快走过去劝慰他,让他节制,别哭坏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渐渐平静一些,同时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反对和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南宋孝宗皇帝,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等奸臣,倡言恢复中原完成国土统一大业。他的这首《念奴娇·登多景楼》中写道: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由此词,毛泽东联想到1949年后,新中国虽然建立,但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宝岛台湾仍与祖国大陆处于分割的状态,他虽为台湾回归祖国做出过各种努力,但台湾的回归却仍然遥遥无期,而他此时已入暮年,身体也越来越虚弱,祖国统一大业难以在他手上完成,这不禁令他感到莫大的遗憾,读此词恰好触动了他的心结,所以他才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毛泽东离我们而去已经很多年。当年他流泪时内心深处种种真实境况,我们很难准确揣度,但他的泪都是为人民群众而流,为国家民族的大义而流。


从他的泪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心系人民的伟人形象。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毛泽东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领袖,他更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令人高山仰止的道德楷模。相比于政治影响力而言,道德影响力无疑更有感召力,更能持久。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毛泽东逝世这么多年以后,在他已经渐成历史人物的情况下,可我们发现中国百姓的“毛泽东情结”仍然特别深,人民对他的眷念之情仍然溢于言表。这份情感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愈来愈浓、历久弥深。

喜欢M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