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四八)去我的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4-10-31 11:59 已读 5136 次 3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二章:“非”判断逻辑属性的内涵


一,“非”判断的定义。

不求“是”,即不做“是”判断,即不作出确认行为。

但不做“是”判断,不等于不判断。

不判断,就会糊里糊涂,浑浑噩噩。

为了不至于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我们确实必须判断。

但判断不等价于确认。

除了确认性“求是”的判断思维之外,还有另一种判断思维——非确认性判断思维——“去是”。

“去是”的“非”判断,是对“是”判断的“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之前及之后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维度”的判断。

《逻辑后缀学》上卷的前言中指出:逻辑学的研究,仅仅集中在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与否,而忽视了思维过程中的属性在思维发生者与思维对象之间的关键作用。

思维发生者——思维过程本身的属性——思维对象。

思维过程本身的属性,《逻辑后缀学》称为“逻辑属性”。

思维过程,具有“是”判断与“非”判断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逻辑属性。

 “非”判断,不等价于否定判断。

这两个概念在讨论“非”判断定义之前首先必须严格区分的。

否定判断等价于肯定判断。

《逻辑后缀学》上卷指出:把否定含义的确认判断都纳入“是”判断,是因为当我们对研究判断对象作出确认的否定判断时,不过是在为“肯定”判断“清除障碍”,最终都会形成“不是…而是…”的模式而作出肯定的确认。因此否定判断实际上是一种“反指”的“非此即彼”的肯定判断,两者都是形式逻辑里等价的确认模式的判断。

“非”判断的“非”可理解为“不确定是”,这个“不确定是”之后就不是“而是”,而是“可能是”。

“非”判断的“非”的含义也不等价于“是”判断逻辑属性内涵之一关于“非”场的“非”的含义。

两个“非”之间具有二义性:

后者的“非”意味着分裂之后的再分别,即对目标以外的补集的不相容。所谓“非”场,是“潜在的、所有的”否定判断,等价于“纯正唯一”的“是其所是” 及“是之为是”的“障碍”——排除障碍的手段是因浅层思维倒错而产生的后因果关系逻辑“因非而是”。

“非”判断的“非”,是不进行最终确认。中国有一个成语“不置可否”,可以大致地理解“不进行最终确认”的语义。《逻辑后缀学》把这种“不进行最终确认”的“不置可否”命名为“逻辑叫停”。

理发师真正应该做的只是“理”这个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做该做的事”。如果去计较、识别:“是”——“谁的(头)发”?就会产生二重分裂,就会产生“理发师悖论”。

2019年10月23日发生在英国的一则轰动一时的时事新闻,背后世人的各种反应,可以让我们对“不置可否”的“妙用”有初步认识:一辆装有39具尸体的集装箱货车在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郡被发现,最初英国媒体称死者皆为中国籍。网络上及一些重量级的西方媒体马上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进行无情的“灵魂拷问”。在“拷问”面前,中国政府发言人的回答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呢?这里发言人的反问句就是一种“逻辑叫停”。

最后的结果,事件折射的人性心态,各位读者自己去思考。

一个完成了最终确认的“是”判断,一定建立了前、后因果关系。

前、后因果关系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是”判断必然产生时间顺序上的意义——先有历时性,后有共时性。前因果关系具有历时性,后因果关系则具有共时性。

那么,任何“是”判断最终完成之前,思维发生者(指者)的思维里必然会先经过一个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过程中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的思维处在一种“未正式开始确认”的状态,这个状态可称为“是”判断最终完成的“前状态”。

在“是”判断“标准心理学”模式中,这个“前状态阶段”的思维在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承担了“感受、体验、思索、收集、加工信息”的“繁重”任务(这个阶段也就是康德所认为的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后的感性认识阶段),在前、后因果关系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自定义是”判断中,由于运用的是后因果关系逻辑,这个“前状态阶段”常常被“忽略不计”(前、后因果关系之间的连通性被割裂后只接受互异性。例如萨特认为必须剔除意识中任何“非透明、有分量”的东西),从而形成“因非而是”的心理学模式。

“不进行最终确认”的“非”判断在字面上与我们的思维定式“是”判断背道而驰,但实际上的意思是让我们的思维“刹车”——保持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前未正式开始确认的前状态。

思维刹车——逻辑叫停。用句式表达,就是在思维中将“我是什么”后面的“什么”去掉,仅保留——“我是”——简称:“去我的”。

——待“道行够深“之后,还要把“是”也去掉:去是。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去我的”相当不容易,完全“去我的”叫作不可能。再把“是”去掉叫作“不可思议”。所以,本文下卷重点讨论“去我的”。“去是”留到最后才稍作探讨。

所以,“非”判断(在“是”判断语境里)的定义很简单:思维判断处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逻辑叫停的前状态(注:随着文章的深入讨论,“状态”一词在“非”判断意境里仅起着“借代”的角色,意思是“非”判断意境里不存在状态,但因语言的局限性故不得不用“状态”表述之)。

从肯定“是”,到“去是”,是认识上不同层次的转化:西方的心理学,皆是在肯定“自我”的前提下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所谓忧郁症的问题,更甚者,还会产生种种诸如末日论之类的“终极集体忧郁症”。西方有一种理论,论述与忧郁症不同的,具忧患意识的“忧郁现实主义”。笔者认为:真正的“忧郁现实主义”,中国古已有之,即“忧天下之忧而忧”。中国人的胸襟,“自古以来”就比西方人宽广。作为现代人,则只有充分认识到“自我”的问题,以“去是”、“去我的”作为心理训练,才能彻底解决所谓的忧郁症,达至“忧郁现实主义”的胸怀。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