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迹解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依据笔迹评价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送交者: 韩进笔迹学[♂★品衔R5★♂] 于 2020-06-13 19:07 已读 1265 次  

韩进笔迹学的个人频道

+关注

                依据笔迹评价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中国笔迹学泰斗  韩进







               这是张学良1929年给东北大学的题词。


 


评价张学良,不能回避中国共产党对他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对他的评价,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爱国”。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态度及评价历史重要人物的态度,取决于政治需要。政治需要一变,观点或结论就改变了。我在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上大学,当时发的《党史》课本还把彭德怀列为右倾机会主义头子作为一个章节,没等到老师讲课讲到这一节,就平反了;给人的感觉,这种课本就是垃圾。


张学良生于1901年,死于2001年,过完了第100个生日。评价一个人,当然是依据他的所作所为,可是他被囚禁了54年,他能自主的时间,也就只剩下了40多年,除去不懂事的青少年时期,也就是不到30年光景。具体地说,就是1920年当旅长,到1937年西安事变,近18年时间;1990年恢复自由到2001年去世,近12年时间。


依据笔迹评价一个人,看的是内心的思想意识及情感状态。


 


人们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潜意识里喜欢的是王羲之那种安逸、舒适、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世人对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风流韵事津津乐道,潜意识里羡慕的是那种不负责任、为所欲为、花天酒地、肆意玩乐的优越生活。


根据行为判断张学良的内心世界,那么在他懂事之后到被囚禁前这一段时间里,他的自主行为,主要是吃喝嫖赌玩。吃喝在他这种地位不算事儿,他的主要精力花在吸毒、玩女人上;一个人不可能长时间地趴在女人身上,所以从女人身上下来之后他还得千方百计找乐子打发时间,这就是吸毒和赌博。这些行为,这些事实,说明了他的“俗”和“贱”,足以为人所不齿。


从笔迹上看,张学良总体上没有理想,不能自律,缺乏稳定的上进心。从智力方面看,他聪明,机敏,精明;从性格看,他冲动、率性,无知、单纯却又不失狡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价,他就是个社会渣滓,流氓,放荡的公子哥、花花公子。


他的父亲张作霖,虽然土匪出身,但笔迹显示较能专心于国事,专心于正事。品格方面比不上段祺瑞、吴佩孚,但也相去不远,堪称军阀、人世间的枭雄。


张学良对国事、正事虽然没有完全放手不管,但也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状态,属于“二混子”的水平,他明显地不是个正经人。他也希望中国强大,希望把自己统治的东北三省治理得富强发达,但这只是想想而已,让他去脚踏实地做事,办不到。就是说,他也有良好的愿望,但绝对没有稳定持久的上进心,没有身体力行的坚强意志。


说张学良完全没有张作霖的遗传基因也不对,至少爱国主义的成分他是继承了一部分,在爱国问题上他有底线,不是那种完全不要脸可以随便当汉奸、随便投敌卖友的人。


今天我们把爱国口号喊得震天响,其实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爱国,还是“不管谁当皇上农民都要交公粮”的水平。元朝把宋灭了,中国人给元朝当臣民,清朝把明朝灭了,中国人给清朝当臣民。日本人打进来了,只要日本人不乱杀乱烧,许多中国人还是准备再一次上演元朝或清朝的历史剧。


与元朝和清朝时的历史不同之处,是进入20世纪后知识分子阶层有许多人觉醒了,有了明确的爱国思想、救国意识。


就这一点讲,张学良虽然比不上许多知识分子,但比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有更明确的爱国意识,这是肯定的。


爱国思想,是张学良思想纯洁方面的一部分。这种思想,对于他归顺中央政府,发动西安事变,都是一种基础。完全没有这种基础,这两件事都不会发生。


张学良的无知、鲁莽、冲动、率性,决定了他每当处于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窘境或困境时就可能做出不计后果、出人意料的举动。归顺中央政府,与家仇的情感基础有关;而发动西安事变,与他想当西北王有关。


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的处境很是不妙。抗日的话,会死在日本人的枪炮之下,剿共的话,至少也是和共产党两败俱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寄希望于联共、投靠苏联,在中国的西北割据一方,由“东北王”变为“西北王”。


说张学良兵谏完全是出于爱国情怀,依据笔迹可以断定,他没那么高尚。


如果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命令他打回东北去,张学良会认真打日本去吗?基本上不可能,他一定会提出许多要求,最后拖延或不能实施。


为什么他不和周恩来协商就自作主张送蒋介石回南京?因为他当时对中国共产党是一肚子怨气:说得好好的,怎么就变卦了?说话不算话!送蒋介石回南京,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给中国共产党脸色看!这是一种幼儿式的赌气行为,是不顾后果的尥蹶子。


 


把张学良当作爱国英雄,肯定是一种历史笑话。正因为是笑话,所以才一定要把爱国二字牢牢地和张学良绑在一起。


有些人会产生疑问:既然张学良如此糟糕不堪,为什么他能统率几十万军队?为什么他能赢得那么多女人的欢心?为什么他能让那么多人敬仰或崇拜?


这就涉及到最本质的核心:张学良身上的英雄气概!


张学良身上具有什么样的英雄气概呢?这就是不怕死,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畏精神!


张作霖是土匪出身,早已做好了随时被他人一枪毙命的思想准备。是继承的也好,是后天学会的也好,反正张学良是从小就具备了这种素质。或许,张作霖身居高位,仇敌不会少,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理应从小就有随时被人杀死的准备。家庭的熏陶,客观的身世,造就了张学良的这种特殊素质。


正是因为这种随时准备死掉的思想准备,所以张学良说不上有理想,没有自律,没有上进心,没有计划性,他要及时行乐,所以一味吃喝嫖赌。内心世界的内在逻辑,内在的统一性,都是建立在这种随时准备死掉的打算上。


他有权有势,又是一副完全不怕死的气概,于是,浅薄而世俗的人,很容易就把他当成了英雄。


应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怕死的,而中国文化传统推崇儒家教育和信奉佛教,更是导致害怕树叶掉下来砸破头的人比比皆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人视张学良是英雄,感到神奇,就不足为怪了。


 


张学良有豪侠气,讲究江湖义气,这是他英雄气概的补充,是他能够统率三军、被许多人拥戴的另一个原因。他虽然干了一些缺德事儿,但总体上是能团结部属、笼络人心的。在为人处世方面,张学良不小气,不狭隘,不斤斤计较,私人交往中不奸诈,不阴险,肯分享成果,虽然不刻意笼络人心,但依旧能得到大多数部属的信任和爱戴。张学良的笔迹线条,显示他比当今大多数中国人更有人情味。富有人情味,不冷漠,不寡情,不孤僻。他玩女人,毕竟只是玩了少数人;中国人的思想境界是只要被玩的不是自己的老婆、自己的亲属就事不关己不闻不问;更何况,他对女人虽然不忠,也是给好处的,算得上是“有情有义”。这样,女人们奔他而去,有至少可以得到许多好处的底线;男人们,则是认定跟着这样的主子,至少不会太差;而瞧他那个愣头青傻里吧唧的样儿,出人意料地发财或发迹的机会,可是大大地有哇!


 


我们可以看看赵四小姐的笔迹。


 




 


赵四小姐没有理想,也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嫁了哪个男人,就会以哪个男人的是非为是非。她有的是情怀,有的是素质,琴棋书画这一套,她都会。别和她讲真理正义国家民族,什么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她一概不想弄明白,她只想优雅地生活一辈子。至今大多数女性还是谁有钱有势,谁对我好,我就嫁给谁,她们的心和赵四小姐是相通的,只是她们大多数没有赵四小姐的运气好。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四日

喜欢韩进笔迹学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韩进笔迹学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