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婴儿有没有思维可参考拉康的说法(引自《逻辑后缀学》节选):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4-08-03 3:18 已读 947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文中,作者有不少理解也有不对,这里只列出一个来反驳: 由 milulu 于 2024-08-03 3:03

拉康认为:婴儿时期的心理初始状态本来是圆满具足的同一,即没有主客体的区别意识,但随着与遭周环境的不断接触,从中受到的刺激作用下所得到的经验中就有了“他者”的概念(海德格尔称这个过程为“此在被抛入世界”——存在是强加性的。但因自他分别的属性,实际上是“此在自以为进入世界”),即首先产生了他涉的“是”判断。拉康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他者的产生让婴儿感觉到某些东西包括母亲在内并不是他的一部分,因而产生了分离(出离)和缺失(被阉割)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是婴儿不愿意承受的,于是他因为希望“他者”消失从而能够回到初始的统一而发出了内心的“请求”(弗洛伊德的前俄狄浦斯情结)。终于在“某一天”,婴儿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镜像,在外界(通常是母亲)的“旁证”下,婴儿就把镜像中宾格的“我的”错认为是主格的“我”而把镜像与幻想的自我进行连接。这个镜像以“理想自我”的形象满足了婴儿的“请求”,补偿了缺失部分带给婴儿的焦虑感。自在与自为之间的混淆从此时开始产生(自涉的“是”判断产生)。也就是说,婴儿以为“本我”能够从外界得以证明,“我是”思维模式开始建立,这个过程拉康称之为“想象界”。随着婴儿成长为成人,逐渐掌握了语言与符号识别能力后,“想象界”会逐渐与“象征界”“重叠”(实际上不是重叠而是“手性”——我们的双手是一对“对映异构体”,左右相反不能重合。在下卷将继续这方面的讨论)。“我是什么”的思维模式通过“象征界”的语言符号形式化后再反馈到思维中而形成思维定式。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