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迹解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笔迹学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结论的不稳定性

送交者: 韩进笔迹学[♂★品衔R5★♂] 于 2020-04-03 22:55 已读 418 次  

韩进笔迹学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笔迹学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结论的不稳定性


中国笔迹学泰斗   韩进


 


几乎所有的科学学科都犹如积沙成塔,是不断积累其知识、规律或真理的。每一种学科都是越发展,越形成一座规律或真理的大山。


唯独笔迹学是例外。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内心世界。笔迹学既以揭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为使命,因此笔迹分析结论就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每个人、每份笔迹材料都理应具有唯一性,其笔迹分析结论也自然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就决定了笔迹学具有另一种特性,就是它需要不断地发挥创造性,以创造性的方式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笔迹书写者。


即使不提倡主观创造性,笔迹分析结论也会因专家主观因素的差别而不同。


笔迹学不仅是要探索出普遍规律并且把它运用到各种笔迹材料中,而且它还要求每一次运用中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笔迹学的知识不止是有针对性地、恰当地运用到各种人身上,而是面对每一份笔迹都发挥独特的创造性。


发挥创造性的要求,使不同的笔迹学专家必然会在面对同一份笔迹时写出不同的笔迹分析结论。


科学要求可重复性。笔迹分析结论却不容易产生完全一致的重复性。越是性质模糊的笔迹,笔迹分析结论的界限划分越容易产生分歧。由于专家主观因素的变化和差异,笔迹分析结论千变万化,不同的专家会写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专家对同一份笔迹材料也会写出不同的结论。


如何检测笔迹学的科学性?当然是以笔迹分析结论为标准。笔迹分析结论既然有差异,就必须仔细辨别、分析。一个典型的内向型性格,判断为外向型肯定是错误的,但你看到了孤僻的一面,我看到了理智冷静的一面,他看到了细心有耐性的一面,这种差别都是允许的。


检测笔迹学的科学性,需要事先沟通,协商,寻找合适而可靠的检测方式。任何“以我为标准,看你准不准”的简单测试,都可能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二〇二〇年四月四日


 

喜欢韩进笔迹学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韩进笔迹学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