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行菩提:静坐笔记(九十七)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学道之人亦如剝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尽。至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自性归空。到空不空处,脱体全忘不存踪迹。通身是手眼却不立纤尘,名字不可得,十二因缘,六度万缘,头陀苦行一时顿脱,如枯木之人。
不是息心除妄念,只缘无事可思量。
若更说生说死说因说果说心说性,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方到无生死之地,
人法俱忘,复是何物?
只是无形无相的生命灵光。所以"明心见(现)性"是有"性光"的。
*
好!我们继续回到藏密:
按无上瑜伽部所说,心气即相依存,心调则气自调,心定则气自定。瑜伽功固非必须从修气入手,"大手印"等无上瑜伽法,即修心不修气,以直截证见最细风心为要。
但反过来说,气调则心自调,气定则心亦定,修心之效亦必以气从心使的程度来衡量,而且对多数人来说,从修气入手,易于掌控,见效较快(我本身从气入手、没气修什么,)故无上瑜伽修炼者一般都从气脉入手。
无论从修心或修气入手,皆以调身为首要。无上瑜伽认为:身调则气调,气调则心定。佛家诸派中,数无上瑜伽对身最为重视,以身也成佛之本,以不爱惜身体为犯戒,饮食务必保证营养,居住环境力求卫生舒适。
无上瑜伽常说,身不动则脉不动,脉不动则气不动,气不动则心不动,其调身以不动为要,练功姿势以坐式为主。根据各人身体的状况及静坐场所在环境,静坐的时间,采取法身坐、报身坐、化身坐等坐式,均以脊骨自然挺直为要。
诸坐式中以七支坐用得最多,此式即佛家通用的跏趺坐,有七大要点,故称"七支坐":
一、足跏趺坐。
二、等持印(二手相迭、左下右上、二大拇指头相触,又名定印)置脐下。
三、脊直肩张。
四、颔压喉结。
五、舌舐上腭,以上五点能使诸脉相接、身安气住,谓之身寂。
六、语寂。先口吐浊气,次禁语不言,呼吸任其自然。
七、意寂,心不忆过去,不思未来,于眼前内外境不起分别,亦不故意使心空无所有。
除三种坐式外,无上瑜伽还采用特殊的金刚站式,并于炼气时辅以拳法、舞蹈、以助气血流通,加强静功效果。
身调之后、一般即修气脉。修气有金刚数息法、金刚诵、宝瓶气、拙火定等法。初学多习金刚数息法,此法有数、随、止、观、还、净六步。数,即默数自己的呼吸,从一至二万一千六百,若有错乱从头数起。
数息不乱后,转为观气出入,气入时观其从面前五尺吸入鼻中,经喉、心、脐、下抵会阴,遍行全身,呼时心随气从鼻孔出至面前五尺,谓之随息观。
随息纯熟后,进观吸入之气住入脐间,或遍住全身,调之止。修止熟练后,转观出入之气具有五色不相杂乱,谓之观。修观熟练后。转观出入气息变为真言梵字,谓之还。修还功深,呼吸渐趋细微深長,心空念寂,谓之净。
佛学不是哲学,它比哲学还要根本,它叫做缘起学,是研究前提的科学。我们修禅定有几个阶段,1、心王。2、心所。3、心不相应。4、无为。5、色。这5个阶段。也就是所谓从"是岸"到"彼岸"的概念。
而"心王"是"是岸"的概念。首先,人要认识世界,要达到这个客观世界的话,我们人首先应该具备一样东西~~感官。感官就叫"心王"。如果我们没有了感官,就谈不上我们的认识。我们现代医学就是眼、耳、鼻、舌、身加意识,六种就完了,而佛学到目前为止有两种见解,一种是八识,一种是九识,但一般倾向于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九识就是八识之后再加一个阿摩罗识。
我们的感官(八种或九种)与各观事物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产生了感官的附属现象,所有格的现象,叫做心理。即大多数属于心理学研究现象,可以把它们划归于意识范围。我们再进行修炼,就会发现意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佛学对意识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层的研究。
佛学认为意识是分成两种意识、两大类意识。一种叫做五俱意识,五俱意识就是我们五官同时俱来的意识。比如我们看见什麽东西了,一下子就可以叫出它的名字来,这是由于感官的原因引起同时到来的意识。
另外一种意识就很值得研究~~叫做独俱意识,即不受五种感官而产生的意识。
独俱意识比较多,比如我们回忆、思考。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大多数和我们的感官不是同时俱来的,所以说更值得研究的是独俱意识。
独俱意识现象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种就是"梦",一种就是"禅定"。做"梦"可以出现这种"心所"行为,可以出现这种意识活动,它是独俱意识,显然不受我们感官影响。
再就是"禅定",我们处于定中状态而出现这种独俱意识。现在研究"心所","心所"是"心王"的附属现象。即然是附属于它,我们就要来研究一下人类的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意识最早的产生、意识的体验。这个问题释迦牟尼是通过体证,通过练功的方法证得。
可能大家知道四禅八定,特别是学过六妙法门,就知道有:数、隨、止、观、还、净。第一个就是数息、随息。到达数息、随息之后,意识就没了。就是我们语言这个意识就没了。二禅之后要"离言"(离开语言系统)。要求"不寻不伺",寻是找,伺是等待。如果不了解这个地方,那么对佛学很多基本原理就是一抹黑。
人类用语言的最早念头是什么呢?最原始的念头是刚生下来的小孩本能地寻找母亲的乳头,他有等待的心理,没有给他,他就要叫。就有这种寻伺的冲动,他就有发声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不寻不伺"就是"心一境性"。当然中间还有三禅、四禅叫做"不喜不乐"。
但是最关键的是"不寻不伺"、"心一境性"。只要达到不寻不伺,就把我们语言念头最初的原始的寻伺冲动都打掉的时候,"心"就是心本身了。也就是"应无所住"了。
"应无所住"就是"心不相应行为"现象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主体就减少了。"主体意识"减少以至"主体意识"全部没有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全部不受意识的影响。随之就达到了"无为",这个"无为"就开始到"彼岸"的岸边了。而后到"色"就是彼岸了。
(禅是从"主体意识"到"客体意识"的一个过程。就象渡过一条大河,从是岸到彼岸。进入"客体意识"才能认识、体证宇宙真相,而且能掌握并利用宇宙的各种力、场、物质的作用。)
达到"彼岸",就是我们人体完全接收宇宙中的各种力、各种物质、各种场的相互作用。释迦牟尼就亲证了人是可以通过无为的方式,(道家也说:无为而无不为,当中连无为都没有,叫无无为,这时候才能接受宇宙中的各种力,才能"无不为")。
主体意识的减少和消失,语言系统的消失以后,能够通过无为为的方法直接领受宇宙中的物质、力、场的作用。亲证到"彼岸"、波罗蜜多了。
好!今天先到这里,谢谢!再会。
谢谢看贴。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