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南同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江苏能否取代成都平原,成为我国的新“天府之国”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2-06 22:04 已读 805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提起天府之国,我们想起的就是四川的成都平原,但是最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认为江苏已经超越成都平原,成为我国的新“天府”。你觉得这样的说法合理吗?



成都平原是如何成为“天府之国”的

“天府”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周礼》之中,是周代一种官职的名称,据说是一种专门保管国家宝藏和库藏的典型官吏。


经过长久的时代变迁,我国的许多词汇的词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比如妻子在古代一般是指夫人和子女,现在单指夫人;同样的,“天府”一词传到现在是用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固的地方。



其实,“天府之国”一开始指的并不是成都平原,而是关中平原。这种称呼方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首次使用此种称呼的是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当年初到秦国,看到秦国军事峥嵘,几十万虎贲纵横天下,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感慨之下称呼秦国真乃“天府之国”也。


之后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四川的成都平原修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都江堰,一举改变了成都平原多洪涝灾害的局面,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农业产出得到了极大提升,老百姓的余粮明显增多,商业也就逐渐兴盛起来。成都平原就逐渐接下了“天府之国”的称号。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进一步治理成都平原,使得当地的农业变得更加繁盛,社会更加稳定繁荣,甚至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升平景象;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曾经用“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来描述成都平原。


到了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其所著的《华阳国志》中曾经用“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样的字句来描述成都平原。



到了唐朝,成都平原更是成为整个王朝的粮食和赋税的主要输出地,甚至唐玄宗和唐僖宗在逃离长安时也都将成都当做临时的行政中心。


盛唐时期诗仙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更是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地位完全确立了下来。


之后,每当我们提起“天府之国”,自然而然就认为是成都平原。



江苏相比成都平原的优势

当平原遇上适宜的气候,就会成为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但是仅靠土地本身是不可能形成“天府之国”的。比如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但是因为纬度位置太高,气候太过严寒,一年当中的大多数时间,它的土地比石头还硬,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成为“天府之国”的。所以,平原地形是基础,想要成为天府之国,还得有适宜的气候。



决定气候的基本条件是气温和降水,决定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海拔,决定降水的主要因素是距海远近。


中低纬度、低海拔的平原地区导致江苏的气温适中,东临广阔的海洋导致其绝大多数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800mm以上。同样地处东部沿海的河北省,因为其面临的是相对比较闭塞的渤海,所以降水量就没有那么多。这些元素使得江苏拥有了特别良好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气候之一,相比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的季节差异最小,旱涝灾害频率最低。



许多人会说,你说的这个可不是江苏相对成都平原的优势,这些条件成都平原也具备啊,成都平原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除此之外,北部秦岭和大巴山可以有效阻挡冬季风和冷空气南下,成都平原在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江苏地区更高,更加适宜农业生产,也就更加宜居。


的确如此,但是在农耕文明时代是这样的,进入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仅仅是气候和农业优势比较突出还不够;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海运迅速崛起之后,临海的优势更为那些拥有充足港口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广东、福建、海南、浙江、山东包括江苏等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起来就是如此。而深居内陆地区的四川不但享受不到海运带来的便利和优惠,甚至因为相比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来说更加深居内陆,海运的间接便利也很难通过长江水运对四川带来更多的优惠。


同时成都平原周边多山,所以我们又经常将之称作为四川盆地,周边都是崇山峻岭。北边是大巴山、南边是云贵高原、西边是横断山脉、东边是巫山,陆地上与外界沟通非常不便。这就是成都平原相比江苏的劣势,当然也正是因为此,才会导致成都平原在军事上易守难攻。



所以成都平原的优势主要在古代,小农经济,对大范围的地域沟通要求不高;但是现代社会,物流交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类似江苏这样四通八达的位置条件就要比成都平原优秀得多了,所以江苏地区很有机会成为新的“天府之国”。


江苏相比成都平原的劣势

江苏相比成都平原的劣势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方面。最突出的劣势就是冬季气温,成都冬季平均气温为在5°C以上,南京的平均气温在1°C左右;成都冬季的极限低温为-5.9°C,而南京冬季的极限低温低至-13.1°C;


成都的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特点,江苏则不然,江苏北部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几乎没有什么地形阻挡,所以冬季风可以长驱直入,导致江苏冬季的气温较低,不论是对农业生产还是对社会活动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成都平原则不然,因为其北部的秦岭山脉和大巴山等一列山地的阻挡作用,其冬季大多数时间的气温都在0°C以上。



不要小看这几度的差距,这几度很有可能就决定了你愿不愿意出门,愿不愿意出门就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繁荣程度。


除了冬季温度之外,成都平原的盆地地形导致其多云雾天气,所以夏季成都平原光照强度并不像江苏各地那样强烈;再加上7、8月份南京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还会受到伏旱天气的照顾,这就更加加剧了江苏省夏季炎热干旱的状态,而这一点成都附近就相对要好一些。


从气温和光照来看,好像成都比江苏更宜居一些。



综上所述,你认为江苏现在能够取代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位置吗?我觉得还差一点火候。虽然现在江苏发展得很好,经济总量全国第二,除了直辖市外,人均财富创造值全国第一。但是最近十年,四川尤其是成都的发展势头也很猛。


如果江苏能够继续快速发展,明显把四川甩开,到那个时候再加冕也不迟。尤其是从我国的一句俗语“老不出蜀,少不入川”就可以看出来成都的生活到底有多“安逸”。


所以我觉得目前江苏想要抢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称号还为时尚早,你觉得呢?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