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战场上的“黑死神”,二战产量最大的攻击机

送交者: MKE[★★★声望勋衔13★★★] 于 2021-03-22 16:50 已读 508 次  

MKE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的攻势势如破竹,如一把尖刀插入了苏军的防线,并很快导致了苏军的防线全线崩溃。正当德军得意洋洋要往更深处进军时,数架情报上没有出现的攻击机利用机炮和炸弹很快地摧毁了德军的车队,并留下了一地残骸。德军回过神来想要反击的时候,那些攻击机却早已消失不见。上述这些场景在苏德战争初期经常发生于德军前线,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德军给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攻击机起名为“黑死神”!



“黑死神”其实并不神秘,它们是当时苏联装备的最新锐的攻击机:伊尔2对地攻击机!在1938年,苏联空军高层提出了一种“带装甲、专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概念,并命令各设计局完成这一概念并造出实机。得益于苏联当时的航空工业水平较高,设计进行得很顺利。在1940年末,伊尔2的原型机便进行首飞,随即上报给苏联高层,高层对这种带有装甲、厚实、火力强的攻击机赞叹不已(俄式审美),并很快确立该机的生产线,并正式命名为伊尔2!


早期型的伊尔2的武器系统可以说算得上“奢华”,当时的苏德双方的战斗机都少有装备机炮的型号,而伊尔2则配备了两门20毫米机炮(也有23毫米机炮,这取决于哪个工厂生产)、两挺7.62毫米航空机枪。可以下挂八枚火箭弹,或者是传统的苏制铁炸弹。除了强大的武器系统外,伊尔2的机头、翼根、发动机等部位有4到12毫米的装甲板保护(但其他部位均为木制),可以免疫德军车队的小口径防空机枪的射击,使得伊尔2在苏德战争早期非常“豪横”。



在1941年3月,伊尔2的量产工作开始进行,直到6月份德国进攻苏联时,伊尔2已经生产了200余架,对于一种需要装甲板焊接、制造工序复杂的装甲攻击机来说,这样的生产效率已经算的上很高了。在战争初期,由于德军缺少对伊尔2的情报(仅仅才量产三个月),加之德军自己的麻痹大意,使得伊尔2在苏德战争早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伊尔2的日常任务是以3到5架的编队出击,在战场中后方搜寻德军的车队,并加以打击。



必要的时候,伊尔2可以通过铁制炸弹或高爆火箭弹,去轰炸德军的后勤补给和各类桥梁设施,尽可能地拖延德军的进攻速度。在1941年7月初,在白俄罗斯军区部署的伊尔2首次参与战斗,并重创德军,炸毁了桥梁和德军车队,在后来受到表彰。



但伊尔2在苏德战争早期的光荣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德军推进到伊尔2的生产工厂附近,1941年末,整个工厂被迫东迁到乌拉尔工业区附近。两个月后伊尔2才重新生产,但生产工作并不尽人意。斯大林同志向各工厂派去电报,说出了二战史最著名的话之一:“你们辜负了国家和红军,因为红军需要伊尔2,就像需要空气和面包一样,请你们提高产量,不要挑战高层的耐心,这是我的最后警告”。很快,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工人被调往伊尔2的生产工厂,伊尔2的产量得以提高。



要说明的是,德军进攻莫斯科的速度之慢,以及效率之低,有相当一部分是伊尔2的功劳。1942年整年,苏军大部分军区都在有序地撤离,指望地面部队能够拖延德军的脚步是很难的事情。因此这个重任便落在了空军身上,或者说是落在了伊尔2的身上。在1942年,装备了伊尔2的苏联空军以极高的出击频率和不怕死的精神,重创了德军后方,给红军争夺了宝贵的时间。在此期间,伊尔2被红军士兵亲切地称为“飞行坦克”。



伊尔2在作战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高战术和进行升级,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升级型号,以及后续的伊尔10。伊尔2的生产工作一直持续到战后,伊尔2各型号加上伊尔10,其生产总数超过3.6万架,成为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机,没有之一!甚至是航空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飞机。

喜欢M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