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武器巨著是如何成书的?一生与枪炮为伍的硬核人生:巴迪·豪威尔访谈录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0-12-08 21:27 已读 398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关注


X

核心内容提要


《机关枪炮(The Machine Gun)》是一套五卷本的巨著,由已辞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校乔治·M.乔恩(George.M.Chinn)先生花费30多年的时间写成,书中从古代最早的弓箭、弩炮、投石机一直到1970年代的新型武器。这套书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武器专著之一,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参考价值。遗憾的是,目前该套书未有中文全译本,只有第四卷的中文译本——《枪炮自动原理》(1974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本文译自美国《轻武器评论》杂志记者的一篇采访文章,采访对象巴迪·豪威尔先生是乔治·M.乔恩少校的惟一嫡孙,乔恩先生业已辞世,由他的嫡孙讲述其一生的经历和不朽的武器著作当十分合适——



1943年,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军械学校毕业时的毕业照,乔治.M.乔恩位于前排中央


2010年4月11日,美国《轻武器评论》(Small Arms review)杂志的记者驱车来到肯塔基州的哈罗兹堡,在那里见到了乔治·M.乔恩先生的嫡孙巴迪·豪威尔先生。记者上一次到哈罗兹堡还是在1985年,那时记者在FN公司工作,因业务关系结识了乔恩先生,并就一款枪械的设计听取了乔恩的建议。


由于长期从事枪炮维修和设计方面的工作,乔恩先生积累了大量枪炮知识与资料,由他所编撰的历史性巨著《机关枪炮》,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枪炮著作之一。乔恩先生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他的嫡孙豪威尔先生也参与其中,并对乔恩写作此书以及从事枪炮设计相关工作的种种趣闻记忆犹新。


在得知记者专程采访的意图后,豪威尔建议此次采访在其祖父乔恩的办公室进行。进入这间办公室后,记者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乔恩最喜欢的画作、他的书信、各种获奖证书以及各种纪念品仍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办公桌上还堆放着当时乔恩写作时所用的铅笔、纸张和各种参考资料,就好像他随时会返回这里继续工作一样——由此可见亲人对乔恩先生的深深爱戴。记者坐到乔恩生前曾坐过的椅子上,感怀着乔恩在这里辛勤写作书稿的日日夜夜。采访就在这种氛围中开始了——



2010年,记者(左)和乔治·M.乔恩的嫡孙巴迪·豪威尔先生合影


记者:在正式谈及乔治·M.乔恩之前,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家族吗?


巴迪:乔恩家是最早定居在肯塔基州默瑟郡的家族之一,以往我的祖父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的祖先是中国人,但实际上我们是法裔移民。家族自移民到肯塔基州后,曾经营过农场、矿物开采等行业,家族成员也有从政的。


记者:作为早期移民和开拓者,乔恩家族一定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枪械不再陌生了吧。


巴迪:确实如此,家族成员鲜有不熟悉枪械的。实际上,退回到1900年, 威廉姆斯·戈贝尔通过竞选成为肯塔基州州长,就在他宣誓就职的前一天,戈贝尔因公务站在州议会大厦前的台阶上时,他身旁站立着的两位保镖中有一位就是我祖父的祖父。当时,一名刺客从远处向戈贝尔开了枪,枪弹就擦着我的曾曾祖父打中了戈贝尔,使他受了重伤。之后,戈贝尔因伤重不治在就职前夜逝世,他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任前遭刺杀的州长。


记者:那么您祖父乔治·M.乔恩先生年轻时也对枪械充满好奇并为此着迷吗?


巴迪:我祖父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当时是肯塔基州法兰克福监狱的典狱长,可想而知,当时我祖父有很多机会接触监狱警卫所使用的各式枪械。而且那时家族经营着矿产生意,祖父还能接触到炸药等等。总的说来,祖父就像那个时代大多数青年一样,热衷于在靶场上对着靶标射击。


记者:谈谈您祖父早期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志向,或者说那时他对未来有过什么样的打算?



1985年,乔恩(右)赠送给记者的附有亲笔签名的《机关枪炮》第五卷


巴迪:祖父在完成初级教育后,就在米尔斯堡军事学院学习。这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在那里,他加入了学校的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因为训练团常在星期六展开各种训练,他们又把那儿谑称为“星期六下午茶俱乐部”。1920年,他在完成9年级学业后从那所学校毕业。由于他在参加后备役军官训练团时已近一战尾声,所以尽管他从未真正上过前线,在学习结束时也获得了一枚一战胜利纪念章。



乔恩为F7U舰载机炮设计的炮口抽烟导流装置,该装置获得了技术专利


记者:乔恩的大学生涯以及毕业后情况如何呢?


巴迪:他中学毕业后进入肯塔基州森特学院学习,在大学生活中迷上了橄榄球和书法,这也使他练就了一手好字。大学毕业后,他先在当地的一支橄榄球队任教练助理,任教期间,他掌握了与人沟通的各种技巧,以及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何让大家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等社会技能。这一经历对他后来进入海军航空兵和陆战队部队后的帮助很大。


记者:那么,乔恩离开橄榄球队后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巴迪:祖父常开玩笑说,他总是错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当一战爆发时他还太小,等他高中毕业,战争却已结束,而到二战爆发时,他的年纪却又太大,不能直接参战。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岁月里,由于家族的生意,他过着自由随性的生活,即使是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也是如此。但到1930年代末期,当二战首先在欧洲爆发后,他也觉得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于是,他应聘为美国政府的雇员,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军械部门工作,那里主要生产0.50英寸口径的航空机枪。这是祖父第一次正式接触枪械生产的全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对枪械产生真正且浓厚的兴趣。



乔恩展示他所获得的、也是自己最珍视的勃朗宁奖状


记者:当美国正式参加二战时,乔恩的年纪已相当大了,他是否想过要参军呢?


巴迪:他当然想参军,在美国全面参战之前,就有一个联邦军事招募训练组到过哈罗兹堡,搜集适龄人员的简历,祖父也投递了简历,但他那时已37岁了,自己也清楚被征召的机会很少,事实也正是如此。


记者 :我们都知道乔恩最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他是如何参军的呢?


巴迪:那时他的一个儿时玩伴钱德勒,已成为联邦参议员,祖父向钱德勒求助,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参军,好为战争尽一份力。但钱德勒对他的请求不太情愿,毕竟祖父的年龄确实大了点,当时入伍的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他几乎快40岁了。但祖父的坚持最终打动了钱德勒,在他的帮助下,他如愿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于1943年进入海军陆战队航空军械学校学习枪炮修理。在那里,他除了学习各种枪炮修理、维护的技能外,还要应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以便能通过体能考核。



1985年,记者(右)和巴迪·豪威尔先生


记者:乔恩从海军陆战队航空军械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哪儿工作呢?


巴迪:他大多数时间都在派突森河海军航空站度过,他在航空站成为了修理各种航空枪械的好手,并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周边不少军事基地有解决不了的枪械问题,都会请他去处理。无论小到一个零件、枪口装置、枪械的操作和维护问题,还是设计上的大问题,祖父总是尽全力解决。他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军方的认可,这一时期他获得了多项奖励并多次得到提升。由于要不断在各地奔波,军方甚至为他配发了一张航空优先卡,使他能在需要时随时搭乘国内航班,甚至在无票情况下也可以搭乘。他也曾给我讲过一个趣闻,有一次他在机场出示了优先卡仍被告知无法搭乘,后来才知道有人持有更高优先级的航空卡,那些人是去参与曼哈顿工程 (美国原子弹项目的别称) 的技术人员。



《机关枪炮》第四卷的中文译本《枪炮自动原理》


记者:1950年代,乔恩的工作情况如何呢?


巴迪:1950年代初期,祖父那时仍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因此得以继续在军中发挥作用,主要负责维护、修理军方的大型武器,比如海军战斗机的机炮等。一次,他被请去帮助解决海军舰载机部队F7U舰载机机炮在空中射击时,由于火药燃气被吸入发动机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当时,协助他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海军试飞员正是约翰·格伦 (1921年生,1943年海军航空学校毕业后进入美国海军,参加了二战,共执行过149次战斗任务,1957年以3小时23分的成绩创造了横贯美国大陆的超音速飞行速度记录,后被选为宇航员,在美国1961年5月5日首次太空飞行任务中,谢泼德是正式宇航员,他是替补宇航员) 。在详细分析了问题原因后,祖父设计了一个炮口抽烟导流装置,将火炮发射后从炮口逸出的火药燃气导向发动机的另一侧,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装置后来还获得了技术专利。正是在这次合作过程中,格伦对祖父的执着和专注印象深刻,他们后来成为终生好友。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长年接触各型枪炮,祖父萌发了撰写一本全面叙述枪炮自动原理和发展历程著作的念头,这就是后来被军事史学界和枪械界广为称颂的《机关枪炮》一书的由来。


记者:我一直很好奇乔恩是怎么获得如此广博的枪炮知识与资料的,特别是一些外国枪炮及中古时代的枪炮,他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资料的?


巴迪:答案是美国专利局,祖父很好地利用了专利局的资源。当时专利局可供公众查阅各种信息和资料,不同枪炮、组件以及枪炮自动原理的资料都能查阅到;而且,欧洲的一些枪炮专利持有人也非常愿意将其发明专利拿到美国专利局来注册,以保护其知识产权。那时,祖父有几个助手专门帮他收集、整理这些资料。在研究这些资料及写作的过程中,他曾发现一些枪炮的专利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并认为它们应该被设定密级。


记者:我们知道《机关枪炮》这套书多达五卷,一出版就引起轰动,被武器界誉为迄今为止涉及内容最为全面、对各种枪炮原理理解最为深刻的巨著,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套书吗?


巴迪:祖父自1950年代初就开始构思《机关枪炮》的写作。全书分为五卷,第一、二卷名为《机关枪炮:手动、自动及机载枪炮的历史、演化和发展》,这两卷主要介绍了近、现代各种枪械和火炮的原理和使用情况;第三卷名为《机关枪炮:二战及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及其盟国的全自动枪械系统及速射火炮的发展》,此卷主要介绍了美国及西方国家1940~1950年代所研制、生产的自动枪炮的原理;第四卷名为《机关枪炮:枪炮自动原理及相关部件的设计分析》,此卷以各种典型的自动枪炮为例,分析各种设计的优劣和战术性能;第五卷名为《机关枪炮:战后至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及其盟国自动枪械、速射火炮和自动榴弹发射装置的发展》,此卷介绍了二战后至1980年代前各国枪炮的发展过程,以及各种典型枪炮的原理和设计特点。可以看出,这套书涵盖的时间段非常长,从火药大规模运用于军事之前的中古时代一直到1970年代,特别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时期,各类枪炮设计层不出穷,军用小口径武器的发展理念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因此其写作时间也持续了30多年,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全书才基本完稿,整套书也是先后陆续出版的。在这期间,祖父虽也参与了其他种种工作,但对《机关枪炮》的写作却从未间断。


另外,《机关枪炮》这套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这也和祖父所从事枪炮维修工作的经历有关,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航空用中、小口径速射火炮和机枪领域,对于单兵用小口径武器涉及得并不多,但他发扬自己的优势,即他将航空用中、小口径速射枪炮与单兵操作的轻型自动枪械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总结,因为相同的自动原理和击发原理都可同时应用于这两大类武器。在写作过程中,美国军方对他的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资金援助,成书后亦由军方出版。


记者:乔恩退役后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巴迪:1950年代中期,祖父正式以少校身份退役,但很快,他又被海军陆战队召回,以专家身份参与了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项目的开发。那时,他主要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海军军械站工作,与比尔·施纳德、瓦尔特·卡森等人组成设计小组一起开发。此外,他还参与了20mm/30mm的Mk22小口径加农炮的开发设计工作。


记者:这之后呢?


巴迪:祖父在枪炮方面的造诣已广为人知了,他在大家心目中已成为枪炮方面的大师级人物,全美很多武器设计者带着他们的设计和想法来到肯州拜见祖父,请祖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估,甚至美国政府也不时请他参与新型武器设计的评估,并征询他的意见。


记者:乔恩也曾参与过小口径武器的开发吗?


巴迪:当然,由于他在枪炮设计和维修方面的丰富经验,美国陆军“三军轻武器计划”( JSSAP )项目组曾请他参与过一种新式军用步枪的开发。祖父那时正全力写作《机关枪炮》一书,对陆军的邀请并不太感兴趣,但JSSAP项目组的人反复邀请他,甚至专门请海军和华盛顿的军方高层出面来邀请他。我想他们可能认为他出身于海军,如果海军出面邀请的话,他可能会同意加入项目。事实上,我清楚祖父一生几乎都在和大口径武器打交道,他明白那些安装在固定发射架上的武器和抵在士兵肩头的枪械虽然性质、原理相同,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对于陆军JSSAP项目组的执着,他最终还是退让了,允诺参加JSSAP枪械的设计。对JSSAP新枪,祖父更钟意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而非导气式自动方式。他认为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的枪械不存在发射药残渣进入枪机系统和以此带来的枪械零部件腐蚀问题,这对枪械的勤务维护非常有好处。为此,他自己完成了一份设计,他采用一支雷明顿M8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步枪作为原型,该枪最初只可使用0.35英寸口径雷明顿枪弹,将其改造为发射7.62mm枪弹后,据此再对枪械其他部分作出修改。完成后,祖父带着它到诺克斯堡参加项目研讨会,由于时间限制以及当时资源有限,并未将其继续完善为全自动枪械,只是作为概念和演示样品。后来,军方也并未采用祖父的设计,只是就各种不同的设计和自动机设计向他进行咨询。


记者:您和祖父乔恩长期致力于自动枪炮的研究和设计工作,那么您知道他最推崇哪位大师呢?


巴迪:毫无疑问,他最敬佩的是约翰·M.勃朗宁。他曾与勃朗宁家族的成员打过交道,并因在枪械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从老勃朗宁的孙子那里领取过奖状和徽章,这也是他一生最珍视的物品。有时,对于勃朗宁时代之后枪械发展再未出现过革命性跃进的现状,他也会流露出沮丧之情,经常开玩笑说:“也许,我们应该再让老勃朗宁活过来,看看他的口袋里是否还有另外一种枪械的设计。”


记者:我似乎记得他曾对德国和美国在枪炮发展方面有过自己犀利的评论。


巴迪:是的,他曾在《机关枪炮》中对美国和德国的枪炮设计理念进行过比较和评论。他写道:“对于德国的军事传统而言,他们总是在今天就致力于设计明天的武器;相反的是,我们更习惯于设计制造昨天的武器。”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