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诗歌的黄昏

送交者: ling_yin_shi[♂☆★★声望品衔12★★☆♂] 于 2023-07-05 22:29 已读 1372 次 3赞  

ling_yin_shi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创:灵隐士)

    《目 录》

诗经,精选三百首

远古的希腊

唐,雄奇

普罗旺斯的浪漫

宋,活色生香

去流放地,西西里岛

战争与铁骑

双城记:但丁,乔叟

反抗与革命

双子塔:莎士比亚,歌德

天色至黄昏

    英伦三浪:拜伦、济慈、雪莱

    走出英伦风:惠特曼

    东方出了诺贝尔:泰戈尔

    东瀛:和风禅音

    一起上山,一起下海

未来的憧憬

    诗歌象征了人类的感性,它的兴衰首先是人类感性能力的提升,以及提升到了一定地步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最后到达困境的局面。作为一种文字的描述方式,诗歌的优点在于短,精,富有韵律感。

    但是由于人的感情越来越复杂化,具体化,会依赖于很多特定的条件,诗歌的表述形式开始力有不逮,无法精准地把握到感受,并且把感受精准地传达给他人。原因之一在于诗歌无法提供一种大的文字创作架构,虽然在一个点一个点的层面可以描绘得精细至极,但是无法把点连线形成面,更无法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简而言之,诗歌的表达在层次上过于扁平,描绘比较片面,虚构化严重,导致在整体上朦胧,不清晰,沟通起来容易产生歧义,让受众的感觉天差地别。

   这种无力感在中国诗歌的顶峰期,盛唐之时有着鲜明的体现。伟大如李白,杜甫,在创作的中期晚期也开始尝试书写长诗,愿意牺牲一些文字的韵律感去达成得更准确,更真实的描述。到了白居易之时更加明显,开始考虑放弃华丽的辞藻,工整的形式,而采用更加通俗的字眼,以便于更多人得到准确,真实的感受。刘禹锡甚至提出了《古文运动》,提倡摈弃浮华的修辞,让诗文更加直接,更加准确去描述,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内容,完全明白吸收。

    在西方莎士比亚是个分水岭。莎士比亚在早期擅长富有韵律的诗歌,在创作中期开始涉足剧本。书写完整的剧本需要事件的发展,冲突,人物的肢体动作,心理描写,需要描绘得准确,真实才行。莎翁将强大的诗歌能力注入到剧本的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形象非常丰满,有深度——深度主要在于对情感复杂,纠结的立体式描绘,这样让观众有了强烈的共鸣。
   
    莎翁之所以脱颖而出,不仅仅只是因为其优美,有韵味的文采,而是在创作之中秉持一种思辨的态度,以及采用了一种准确,有条理的方法去表述复杂,多元,变化的情感,让作品有了深度感。
   
    这其实就是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要分辨复杂事物的真假。在内容上要表达清晰准确,推理上要有证据,逻辑上要合理,有果必有因,有前提,不能只凭感觉定论。

    在艺术创作方面,尼采跟莎士比亚比较相似,都是把诗歌代入事物的描绘与认知。区别在于,尼采凭借感性去驱动自己认知事物,没有采用有架构的,有逻辑连接,具体,清晰的表述方法。或许,这是尼采无法通透,半颠半疯的一个原因——心里实在太纠结了。



贴主:ling_yin_shi于2023_07_05 22:41:15编辑
喜欢ling_yin_sh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ing_yin_shi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