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百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故事短,道理深! ? (34)

送交者: 爱真我[♀品衔R2☆♀] 于 2020-11-12 10:46 已读 367 次  

爱真我的个人频道

+关注
?故事短,道理深! ? (34)

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在这个说话太容易的时代,我们或许忘了,守口如瓶,是品质,更是一种修行。




《增广贤文》:“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意思就是守住自己的嘴巴,像瓶子一样严密,不要多言。




《摩诘经》有云:“防意如城,守口如瓶”,不让杂念侵扰内心,不让言语随口而出,是为人处世一大戒律。




我们或许做不到防意如城,却应该警醒,真正的智者,守口如瓶。







三国时期,杨修在魏军中担任行军主簿。




曹操进军汉中与刘备决一死战,两军对峙,刘备据险不出,曹操率领大军进退两难。




一天夜里部下向曹操请示军中守夜的口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




杨修听闻,立即命令部队收拾行装。大家围上来忙问何故,杨修自鸣得意地说:




“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明主公是打算回家了。”




曹操知道后立刻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职于海军时,一位朋友向他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一座岛上建潜艇基地的事,罗斯福看了看四周,仿佛是害怕别人注意,然后轻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守秘密吗?”




朋友回答道:“能,当然能!我会守口如瓶!”




罗斯福笑了笑,接着说道:




“那么,我也能守口如瓶。”




“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




谋者之心,机事之密都不可随口而出。宁因不言被人责怪,毋因多言惹祸上身。




守住了口,不吐露他人的秘密,也就守住了自己的品德。“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不吐露自己的秘密,也守住了成大事的智慧。




一个和尚曾传授贾平凹成就大事的秘决:心系一处,守口如瓶。何谓守口如瓶?




他人是非,不如不言;




人云亦云,不如不言;




言而不当,不如不言;




旧事重提,不如不言;




知而不行,不如不言。




真正的智者,知而不言。










《欢乐颂》五个女孩里面,最受人欢迎的,是高冷得有点不近人情的安迪。在两季的电视剧里,几乎所有人碰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安迪。




樊胜美把身份证、银行卡都交给安迪保管;曲筱绡的家庭大战爆发时找安迪帮忙;关关把喜欢赵医生的秘密告诉了安迪;王柏川公司破产,也拜托安迪保守秘密。




在二十二楼里,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秘密,和不想大肆宣扬的是是非非。




在他们向安迪倾诉和求助后,不管当事人是什么态度,在安迪那里这些秘密都是一个句号。




正是如此,所以每个人都对安迪保持绝对的信任。




对他人的秘密守口如瓶,是对别人的生活领域的尊重,也是赢得他人的尊重的利器。




守口如瓶,是为人处事最聪明的策略。










如果说,明知不问是人格魅力。那么,知而不言,就是人格的顶级修养。




宋丹丹就具有这种魅力。她在24岁时,有过一段闪婚,仅维持一年,鲜为人知。有人问起,她说:




“对任何人,我都不曾透露过那段往事的印迹。因为我答应过他,绝口不提。”




办完离婚手续后,她们一起看了场电影,吃了顿饭。在饭桌上,他认真地对她说:




“丹丹,我跟你结过婚,娶过你做我的老婆,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她看着他:“什么事?”




他说:“将来你如果有名了,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永远别提我的名字。”




二十多年过去了,宋丹丹履行着承诺,一直守口如瓶。她说:




“我不说,是因为尊重。”




《增广贤文》里写:“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意思就是守住自己的嘴巴,像瓶子一样严密,不要多言。




这么多年,外界一直揣测着宋丹丹的几任婚姻,但她始终不辨。




她是聪明的,知道有些话不能贸然说出口,伤人不利已。










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




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孔子事后也解释了冷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是说你讲得不好,而是你这沉不住气的劲儿,太不像样。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须机敏麻利,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




几个月前,在四川泸州一所中学,一名初二男学生意外死亡。




几天后四川公安发布学生死亡事件的通报,声明死者是跳楼自杀,网上却开始涌现出一批谣言,例如“死者生前被毒打”“凶手是其他学生”等。




再由不明真相的群众口口相传,谣言进一步演化成了:




“死者生前被毒打,24根钢管被打弯”,




“钢管打死孩子的五个凶手是镇长、派出所长、校长之子”,




“学生尸体被强制火化”,




“军警开始镇压当地老百姓”。




最后当一系列的谣言被击破时,我们才发现事情的真相,跟一开始警方公布的一样。




在这个舆论迅速发酵的时代,适时地沉默,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我们拥有了太多发声的渠道,却唯独失去了保持沉默的智慧。




智者先思后言,愚者先言后思。




想要守脑如玉,首先守口如瓶。










有一句话,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它包含了一个道理,就是当计划还没有变成现实的时候,它还仅仅是一个计划。




一个计划要从空想变成现实,期间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数。




每到放长假或者过新年,朋友圈就会有很多人兴致勃勃地分享假期计划。




“我要每个月看一本经典名著。”




“我要每周去健身房锻炼五个小时。”




“我要去国外旅游。”




但在现实情况里,这些计划往往是无疾而终的。对计划和目标言之凿凿的人,只是用计划的讨论来取代计划的实施。




同时有一些人,他们常年不出现在朋友圈里,但只要见面一聊天,你就会发现他们悄无声息得取得了很多成就。




埃尔温·斯特里马说:




“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它的计划,谁便善于沉默,谁没有这些,谁便只好夸夸其谈。”




这就告诫我们,如果我们内心有了一个计划,那么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将它保守于心底,不露声色地一步一步将它付诸实现,而不是第一时间把它坦露出来。




适当地保持缄默,培养守口如瓶的品质,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良好表现。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




“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杜月笙看人有一条标准:




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古龙也曾有言:




“要知愈是沉默寡言之人,其言语便愈可贵。其人若论武功、气度亦必有慑人之处,其言之价自就更高。”




我们都有一条思想的河流,而语言随时会翻滚起巨大的浪潮,守口如瓶,是让浪舒缓下来,我们在静默中,方知水的深阔。




守口即守心,舌乃心之苗,当人止语时,心是宁静的,安静的人,强大无比。

喜欢爱真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