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之后,活人在墓室内到底能够存活多久?

送交者: Pinkdaisy[♀☆★声望品衔7★☆♀] 于 2022-12-31 23:26 已读 2216 次 2赞  

Pinkdaisy的个人频道

+关注


导语:封建王朝的每一位统治者的内心中,都期待着能够实现长生不老,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历程,纵然掌握着生予夺大权的君王也不可例外。


于是,古代的贵族以及君王们便决定修建气势恢宏的地下陵墓,利用手中的财力以及权力,为自己后打造一份万里江山。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是一个拥有着强大的阶级观念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让社会底层人员只能够成为社会上层人员的牺牲品,而古代的皇帝更热衷于用活人殉葬。有一些君王选择活人殉葬,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的统治。有一些君王用活人殉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卑劣的愿望而已。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之后,活人在墓室内到底能够存活多久?


活人殉葬的现象在奴隶社会中多有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该现象发生概率已经极低了。但是,依旧有多位君王采用了活人殉葬,活人殉葬虽然不是古代墓葬文化中的主流旋律,但它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历史时期采用了活人殉葬的君王的代表人物之一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是来自于民间的皇帝,他因为不愿意接受被盘剥,被剥削的命运,才决定以农民起义的方式推翻元朝暴政。但是朱元璋成为君王之后,他的身份就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是处于社会底层人员,而是掌握着强权的王者。


朱元璋重启了活人殉葬制度,也正因如此人们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暴虐的君王,但是朱元璋采用此举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元朝混乱的管理局面,给百姓带来的困苦生活,他才会刻意的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妃嫔殉葬。



古代皇帝和妃平不是普通的夫妻关系,他们是有等级制度的君臣关系,有一些皇帝在临终之前,会要求心爱的妃嫔殉葬,也有一些妃嫔因为无所出,所以会随着皇帝一起埋葬于地下。虽名为活人殉葬,但在活人殉葬发展之时,并不是把活人推进了坟墓内将地宫关闭,而是让活人变成人。


比如在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就非常流行人殉葬,将活人变成人之后,拉入陪葬坑。这种方式非常的血腥,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暴力手段将活人灭口,或者是将活人分尸,并且随着陪葬器皿一起扔进了陪葬坑内。



至于人殉葬的数量是多少?是依据贵族的身份和等级来界定的,如果在陪葬坑内发现了众多的殉葬者的话,则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常的尊贵和高级。随着礼仪和仁慈思想推进之后,古代的帝王们发现了用人殡葬仿佛不能够彰显出自己仁德的一面,于是他们选择用活人殉葬。



秦始皇修建的兵马俑就是替代活人殉葬的一种方式。活人殉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殉葬之前是活的,另一种是被活生生的扔进陪葬坑内。



如果是殡葬之前是活着的话,通常会在活人的身体内浇灌大量的水银,保证尸体不腐,大部分被选定殉葬的人都会心甘情愿的赴,因为他们一人的亡会给家族带来荣耀和体面。



还有一部分人是活生生扔进了密闭的墓室内,慢慢的等待墓室的氧气被耗尽之后,窒息而亡。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放置在了黑暗的墓室内,墓室内会有祭祀者的食物,但是饮用水是极其稀缺的。


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天未饮用水的话,就会变得十分虚弱,同时伴随着墓室内的氧气越来越稀薄,活人殉葬也就变成了人陪葬。无论是活人殉葬还是人陪葬,都彰显了等级制度社会的残忍,人人生而平等,只因为生与等级制度社会,被打上了高贵和低贱的标签,因此低贱的人们只能够成为贵族人士的私有财产。



活人殉葬和人陪葬都是封建制度社会中的糟粕产物,而这样的糟破产物却存续了上千年,这也是古人们的悲哀,再强大的儒家礼教思想,也未能并除掉人的黑暗以及丑陋。强权手中的权利是需要得到限制和监制的,一旦权力肆无忌的横向增长的话,这边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悲哀。



总结:活人被扔进了墓室内,忍受着黑暗与孤独,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面对着逐渐稀薄的氧气,他们慢慢窒息而亡,帝王们虽然打着仁慈的标签进行了一次活人殉葬,但活人殉葬比人陪葬更加残忍。

喜欢Pinkdais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