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全球焦点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陶渊明:忘怀得失,清淡度人生

送交者: 墨默[♀☆★★焦点--版小二★★☆♀] 于 2022-11-12 4:55 已读 217 次  

墨默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标题:陶渊明:忘怀得失,清淡度人生

41岁那年,陶渊明辞官还乡。路上,他反思自己多年的生活,“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船行水上,清风吹衣,他一面眺望家乡,一面感叹天亮得太慢,延误赶路。


终于回到家乡,家僮迎接,孩子环绕,桌上有酒,窗外有菊。一切自然清淡。走到村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天地间的景象与心中感受竟如此默契,于是更加坚定“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农耕生活正式开始。去哪里耕耘?“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如何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为田园诗人之宗,陶渊明与后来田园派诗人不同的是,他长期深入田间亲自劳动。他时常关注天气,担心影响收成,和邻居聊天也多半是“桑麻”之类话题。最令他有成就感的是,亲手种植的庄稼日渐长高,亲手开垦的荒地日渐扩大。身居田园,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轻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他之前,从未有人将乡村描绘得这么美,也从未有人写出这样平和虚淡的语言。


清淡生活最大的好处是身心自由,可支配时间大大增加。他不再迎来送往,也不再赶写公文,充分享受“虚室有余闲。” 因为有余闲,他畅怀饮酒,并写下诸多佳句;因为有余闲,他生出诸多闲情逸致:或采菊、或看山、或读书、或弹琴;因为有余闲,他常常漫步荒野、纵情山林,向砍柴人问过往,对天地思幻化…… “有余闲”使得陶渊明诗人的天性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清淡生活最大的困难是穷困。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名将,祖父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在当地是大族,陶渊明归隐后也仍有做官的机会。尽管如此,陶渊明终其一生都不曾度过富裕生活。“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44岁那年,一场火灾烧得他一贫如洗,全家人寄居船上靠亲朋好友接济。58岁那年,生活已近绝境,能吃口粗食淡饭便已满足。63岁,陶渊明死于贫病交加。贫困是陶渊明一生最持久最严峻的考验,他比一般读书人更能够体会古代圣贤的处境,并从他们身上找到力量。“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最终,坚守本性地清淡度日成为他后半生不变的姿态。


这大概就是清淡度人生的意义吧,它给人自由,给人尊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它也给人境界——“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它还给人透彻——“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并最终给人勘破生死的智慧——“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清淡不会令人忘记梦想,反而会使得寻找梦想更加踏实——“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实现梦想的情景更加真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淡的人生也不会令人懦弱胆小,反而更加勇敢,更有担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清淡更不会令人畏惧后人评价——“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生前寂寞身后名”,这是许多圣贤的宿命,也是陶渊明的宿命。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身后之名无法预测,以他的豁达也未必在意。原本,退隐田园也不是为给后人看,不过是自己本性使然。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杨莉芳),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墨默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