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成都到深圳高铁开通,谁才是真正的“第四城”?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0-07-08 22:17 已读 898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07-09 08:34

成都到深圳的高铁终于开通了。中国第四城跟第五城之间的心理距离,“嗖”地一下大幅缩短,深南大道上那咸湿的海风,依稀正在吹走成都人心底的暑热。不过,等等。成都和深圳,到底谁是第四城,谁是第五城?我们中国人对座次这东西,向来很较真哦。20年前,《新周刊》给成都盖了一个“第四城”的大红章。理由是成都作为整个大西部的首席代表,有资格向北、东、南三个方向的代表城市“北上广”看齐。显然,这是一种可爱的狡黠,而且还是收费的那种。其实大致从上世纪末开始,深圳就坐稳了“中国第四城”的交椅,近几年还在GDP上超越了广州,大有杀入TOP3的气势。而成都虽说把“第五城”拿捏得死死的,但终究没有摘掉“一线城市”前的那个“新”字,暂且跟傲娇的深圳还不在一个level。深圳凭啥这么牛?在高铁的轰隆声中,简要解读一下深圳,认真学习一下深圳,有利于成都本都的进步。华为的创新精神是“深圳特产”十几年前说起深圳的彪悍,核心理由是“它离香港近啊”。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就是中国内地接驳香港“自由港”的一个枢纽,口岸红利、政策红利惊人。万科教父王石的发家史,便是当年“深圳传奇”的缩影。而今,深圳则是在用生命证明“打铁还须自身硬”。耍机巧的华强北早已没落,真正的经济扛把子,还得看华为、腾讯、比亚迪。没有深圳这般优质的土壤,纵然任正非是商界超人,恐怕也难以把华为浇灌成参天大树。


当年,已年过40、负债200万的任正非如若在其他城市寻找机会,免不了处处是冷眼和嘲笑。深圳浓厚的创业氛围,乃至舆论对“失败”的包容,一定为他提供了巨大的心理支撑。当然更重要的是,彼时深圳正处于发展的爆发期,商机的数量、质量,跟其他城市远不在一个层面。世人皆知,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可谓“偏执狂”。2019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1317亿元,已占到全年销售收入的15.7%。放眼全国,这个占比很难找到同类项,甚至会被一味追逐风口的企业,视为crazy。华为这种持续创新的执念,也正是深圳的城市精神,甚至是深圳最好的“土特产”。深圳鼓励、褒奖华为深耕产品,“不走寻常路”,华为又为深圳的第二次腾飞进行了强势助攻。正如深圳一位老领导所言:“华为不是培育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因为深圳营造好了企业生长的气候,那么森林里总会长出几棵大树。”此外,华为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也是另一个维度的创新。刚入职的应届生,可以拿到20万以上的年薪;三分之一员工持有华为股份,每年分红至少6位数,在其他企业难以想象。任正非的格局,似乎也跟深圳这座城市的大格局,有一脉相承之感。今年4月,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从日常感知来说,身边的中青年商务人士,首选手机早已从iPhone转化为华为P系列、Mate系列,相信乔帮主在天上远眺此景,也不得不皱一皱眉头。深圳,以华为为标杆,也已从“制造业之都”,进化为“高科技之都”。腾讯的发家来自深圳式“浪漫”深圳的另一个巨兽级公司,自然是腾讯。相对口碑过硬的华为来说,在手游上掘金生猛的腾讯,争议不小。但37君认为,仅凭“微信”这样的超级软件,腾讯已经创造了足够值得尊重的社会价值,数以亿计的中国公司,借微信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中老年人则在微信上找到了新社交带来的小确幸。腾讯的发家,很大程度来自“腾讯五虎”(其中四位出自深圳大学,包括马化腾)老男孩式的“大浪漫”。当一个需要投入巨资的项目,并没有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时,五虎的逻辑是“只要有用户,就可能有生意”。这种“大浪漫”放在其他城市,或者直接说当年的成都,必然会被嗤之以鼻——当然,马化腾如果在成都上大学,如此“忽悠”同学入伙,也极可能得不到积极回应。所以,深圳这个城市,或许男女间卿卿我我的小浪漫,并不突出,但在“干大事”的浪漫上,超脱了传统的商业逻辑,也终以腾讯之名,赢来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超级回报。


很少有公司能像腾讯一样,把老板马化腾叫做Pony,给“微信之父”张小龙几个亿的年薪,兑现核心员工人均上百万的年终奖。这其中的平等精神,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尊重、褒奖,也是深圳精神中的重要内容。为什么上海有数不清的大型企业,却几乎没有诞生过腾讯这样的顶级互联网民企,也正是缘于上海虽然精英化色彩极重,但在包容、创新、平等、活力等等维度上,跟深圳迥然不同。说回成都。到目前为止,成都本土还没有任何企业,能与华为、腾讯一较高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除却深圳的资源优势,成都的创业氛围、营商环境,是不是也能像深圳学一学?成都是否能给创业公司足够多的扶持、帮助,向本土骨干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37君认为,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深蓉两地,还须警惕掉入香港楼市的坑不过,在房地产领域,深圳似乎有必要向成都学一学。2007—2009年,深圳楼市经历了一波过山车行情。2007年,成都商品房均价处于4000元/㎡左右时,深圳房价却早已突破了万元大关。好景不长,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化,仅1年时间,深圳许多区域房价都迎来了“腰斩。”戏剧性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深圳房价再度迎来猛涨。十几年来,深圳房价的“跌宕起伏”,跟成都的“稳中有涨”对比鲜明。尽管深圳外向型的城市经济,免不了更大的房价波动,但眼下热门区域高达10万以上的房价,还是让中产阶级感觉不堪重负。


当城市主流阶层将所有财富都放在房子上时,一座城市的活力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社会变得浮躁,创新缺乏动力,香港,这个被房地产绑架的城市,近些年来暮气沉沉,便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成都房地产很有必要珍惜当前的健康体质。“全面学习深圳”,应当删除“房地产”这个选项。


贴主:东海独钓叟于2020_07_08 22:17:50编辑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