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转折中的日本海自:这次意外让美国把"狗链"攥得更牢

送交者: peter1688[♂☆★高富帅★☆♂] 于 2020-11-14 22:51 已读 1507 次  

peter1688的个人频道

+关注
                  11月4日,《读卖新闻》发布报道称,根据日本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向印尼出口护卫舰的计划正在推进之中,如果能够成功签订出口协议,这将是日本首次向外国军队出口整套主战装备(虽然日本此前曾经向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供应过用于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船只,但理论上来说均为“公务船只”,在与印尼的协议中更包含有“禁止转卖或转做军用”的内容)。 

▲水面舰艇的出口,确实是挺大一新闻,甚至压过了美国大选投票


本次日本计划出口的护卫舰,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海上自卫队最新的30FFM(或者称“3900吨级护卫舰”)的外贸版本。我们曾经提到过(https://xw.qq.com/cmsid/20190620A08YM400),在2016年6月举办的亚洲航海航空与技术展(MAST Asia 2019)上,三菱就展出过一款“未来多任务护卫舰”(FMF)。


笔者当时判定,该舰将采用类似德国MEKO发展系列化、模块化定制的策略来适应国际市场。果不其然,同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太平洋-2019”国际海事展(Pacific 2019)上,三菱就展示了由30FFM发展而来的全套家族化方案。无论印尼将选择何种版本,但计划中整舰出口4艘、另外技术转移本地建造4艘的预想,仍然将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海军装备贸易之一。 


▲模块化的三菱FMF护卫舰家族,其中小型的OPV还分为海军用与公务用


不过,考虑到近年来日本的防务装备输出,长年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如“苍龙”在澳大利亚海军常规潜艇的竞标中被法国斩落马下,对印输出US-2两栖飞机也无果而终等等。在此次印尼海军的舰艇采购计划中,传统造舰强国意大利也参与竞争,尽管相比于德、荷、法等国,意大利的舰艇出口数量较少,但意大利在舰炮等舰载武器系统上仍然具备独到之处,现在还很难说最终结果如何。


▲从《读卖》的配图上看,日本近年来的防卫装备输出计划并不顺利(第一个是已经签约的向菲律宾出口防空雷达合同,第二个则是尚在谈判中的向阿联酋出售C-2运输机一事)


▲意大利芬坎蒂尼为卡塔尔建造的“多哈”级护卫舰(上)与为阿尔及利亚海军建造的“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两栖运输舰,在争夺印尼海军订单上,芬坎蒂尼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畅销全球的“奥托·梅莱拉”系列舰炮更是意大利在海军领域工业实力的长期见证


对外输出毕竟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还是说说已经开工一年的,海上自卫队自用的30FFM。30FFM以每个财年采购2艘的速度,支撑起了新大纲时代海自最大规模的造舰计划,而其替换“地方配备护卫队”中老旧通用驱逐舰以及部分扫海舰艇的定位,又是海上自卫队未来编制体制调整的重要倚仗。


首批两舰于去年10月末,分别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和三井E&S玉野舰船工厂开工建造,原计划将在本月下水,并于2022年3月完工交付(3月交舰也算是海自的老传统了)。按原本的日程,过不了多久,海上幕僚监部就将发布两份“平成30年度护卫舰命名·下水仪式”通告,然后各路媒体与嘉宾届时光临现场,接连见证两艘海自最新型护卫舰的下水命名,毕竟上次有这种节目,还要推到平成10(1998)年9月村雨型通用驱逐舰DD-105“电”和DD-106“五月雨”的同月下水。


▲作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海自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型驱护舰,村雨型至今仍是海自一线执勤的主力舰


然而在疫情引发的动荡中,日本网友从今年下半年发现,三菱长崎的首舰建造进度逐渐趋于停滞,并落后于三井玉野的二号舰。8月上旬,均已拉通舰体的首舰与二号舰几乎同时开始了安装上层建筑的工作,其中长崎的首舰先安装了前部的舰桥部分,8月20日前后,首舰主桅杆安装完毕。而玉野的二号舰则先安装了后部的直升机库部分,此时对外界来说,只是两厂在建造工序与工艺上的微小差别而已。


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二号舰逐渐完成了舰桥建筑与主桅杆的安装,并在10月当中继续成形,而首舰却在8月之后仍然保持着仅有舰桥与主桅杆的状态。尽管二号舰实现了“后来居上”,但显然在本月乃至今年之内,30FFM首批实现“双舰下水”,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


▲对比8月24日(上)与11月1日(下)的状态,三菱长崎负责建造的首舰在外观上几乎完全停滞了


▲三井玉野负责建造的二号舰从8月中旬(上)到10月下旬(下),就从刚刚安装直升机机库构件进展到了总体结构基本完成


对于首舰进度的停滞,许多日本网民此前也未能料到。由于该舰后部上建未安装,一直没有封闭动力舱,所以部分网民认为可能是问题出在动力系统上。与此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长期使用的LM2500系列以及更早的SM1系列不同,30FFM使用了一台罗尔斯·罗伊斯MT30燃气轮机与两台MAN12V28柴油机组成的动力总成。


前两年,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DDG-1001“蒙苏尔”号在航行试验中就因MT30燃气轮机状况异常而发生故障,不得不返回其建造船厂巴斯钢铁更换主机,而同样使用MT30主机的韩国海军FFG-818“大邱”据称也曾经多次出现过动力异常,这也是“动力问题说”的一个依据。不过这船毕竟还没到试航考验动力系统的阶段,而且建造相对顺利的30FFM二号舰又不太支持这种假说。


▲DDG-1001“蒙苏尔”


总之,首舰进度的延迟,打破了海自在造舰上长期的“按部就班”,而如果二号舰率先进行命名下水,那么在决定30FFM舰型命名的首舰命名出炉前,就会出现二号舰舰名已知,而在舰型上却仍要称之为“3900吨级护卫舰”的尴尬(虽说在历史上,旧海军的妙高型重巡洋舰首舰“妙高”的竣工服役也晚于二号舰“那智”,但“妙高”命名下水还是比 “那智”早两个月)。


作为海上自卫队最新一款驱护舰,30FFM在全舰隐身设计上有了较大的提高,采用了全固态天线的新型主桅杆,还采用了新一代的作战指挥系统。相应地,为了成本考虑,前期几个批次没有安装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而是预留了日后安装的空间。另外除了隐身外形之外,30FFM在结构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从近几十年来海上自卫队一直沿用的平甲板船型改为了长艏楼船型。


▲可见二号舰舰艏甲板上除了主炮基座外,并没有为垂直发射系统而开设的安装口


虽然直到现在,三菱方面也没有对首舰进度的事儿做出任何解释;但无论是配套设备原因,还是三菱自身的技术问题,鉴于目前为止预算中已批复的6艘30FFM当中有4艘在三菱长崎建造,建造服役进度的拖延,也将对平成31大纲中海自构想的“多功能群”调整改编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新大纲的计划,30FFM是海自在4个护卫队群之外最为重要的水面舰艇


了解海上自卫队新舰建造服役规律的朋友们都清楚,近年来日本主战舰艇的建造进度一直是准时准点,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工期推延,考虑到三菱还是FFM项目及外贸型号的主承包商,这种情况就更是非常罕见了。按照日本人一贯的思维逻辑,尽管首舰建造出了问题几乎已经尽人皆知,但对于三菱来说,这时候说什么都会使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下达“封口令”来的简单——这可能是至今也没有关于该舰工程停滞的官方解释(包括来自“内部”的小道消息)的一大原因了。


▲三菱:我要是承认了,这以后外贸订单飞走了大家还不都得把锅甩我头上?还是“装死”稳当


计划外的事儿,看上去也未必都是坏事儿。本月海自的另一看点——新“宙斯盾”舰计划,就是与陆自的“陆基宙斯盾”项目取消有关。自今年6月25日,防卫省宣布下马“陆基宙斯盾”项目以来,关于替代方案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包括“改用海上浮动平台说”、“陆基雷达与海上舰艇发射拦截弹说”以及“新建宙斯盾驱逐舰说”。


尽管一开始海自就表示“新建宙斯盾舰会给我们造成很大负担”(这里头有多少“装模作样”不好说,最起码人手确实不够),但在另外两个方案可行性更差,而“弹道导弹防御”任务又如同“政治正确”一般压在自卫队头顶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了唯一选项的“新建宙斯盾舰”终于尘埃落定。10月28日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已经初步决定,建造新的“多功能宙斯盾”舰作为“陆基宙斯盾”的替代方案,防卫省则负责研究将原为“陆基宙斯盾”准备的SPY-7雷达与新舰的匹配工作,同时日本将对已经发布的防卫大纲与中期防进行“最低限度”的修改,删除其中“陆基宙斯盾”的相关内容。


▲虽然新“宙斯盾”舰号称“多功能”,但作为“陆基宙斯盾”的替代方案,“弹道导弹防御”自然是最其重要的建造目的,没有之一


▲不久前,洛马也在发图暗示日本将有使用SPY-7的新“宙斯盾”舰,由于天线外观不再是“宙斯盾”标配SPY-1系列雷达的八边形,打眼儿一看还是有点别扭


虽然能添两艘万吨大驱看着很不错,然而对于在舰艇建造上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海上自卫队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计划外”状况。现在海自的8艘“宙斯盾”舰编制已经满了,两艘新舰的部队配属与人员需求如何落实,都成了一时半会折腾不明白的账——对于正常国家军队来说这有点难以理解,但考虑到自卫队身上浓重的“公务员”属性,这事儿大概就能理解一二。


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假如日本干脆为新舰独立设置“反导舰队”编制,倒是可以直接挪用此前“陆基宙斯盾”的项目资金和人力(尽管未必够),也不影响正常的主力护卫队群编组;但一来这无异于与之前所说的“多功能”自相矛盾,二来直接新编部队这种过于“出格”的操作,也并不“日本”。


另一种可能性,则是把两艘新舰提前作为1993年和1995年服役的金刚型前两艘“金刚”和“雾岛”的替代舰安排。虽然这样看着合理些,衍生出的问题也不会少,首先按之前的计划,陆自的两座“陆基宙斯盾”入列后,本该与海上自卫队的8艘“宙斯盾”舰形成了2+8的反导格局;现在“陆基宙斯盾”没了,如果新建的“宙斯盾”舰替换掉最老的两艘金刚型,这与之前的规划相比还亏了。而且,尽管新舰上的新一代作战系统+SPY-7的组合远比基线7.1+SPY-1D先进,但作为水面舰艇,它们还是难以像“陆基宙斯盾”那样“7×24”开机值班,仍然是作为反导设施的较大短板,能否真正满足美日同盟中的“弹道导弹防御”任务要求仍不明朗。


另一方面,“金刚”的舰龄今年春天刚刚达到27年,虽然这个年限不算短,但也没到几年内就要退役的地步;也就是说,海自原本有充足的时间,去论证一款更加符合日本水面舰队21世纪30-50年代作战需求的,更加“日本化”,而非基于“伯克”的全新一代防空导弹驱逐舰。然而面对反导任务——在美日同盟中堪称“政治正确”的压力,这种被迫“早产”、必须以“陆基宙斯盾”的核心作战系统和雷达为基础建造的“金刚型代舰”,与海自原计划中的新舰,必然在很多方面有着冲突。


▲“陆基宙斯盾”下马风波,使得“金刚”的后辈们仍然难以从“弹道导弹防御”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对于海自未来规划的远洋机动作战、乃至航母编队建设的“大目标”来说,由“陆基宙斯盾”引发的这一连串波折,的确是始料未及。而对于美国来说,利用这次“意外”更好地控制海自未来主战装备建设方向,甚至在美日同盟框架下——在美国新任总统上台后,这个框架的内容总归也要有个“与时俱进”的新说法——进而把“狗链”攥得更牢固一些,那可就是一出好戏了。

[iframe][/iframe]

▲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已于11月8日火速赶往美国,虽然现实可能仍然很骨感,但拜登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喜欢peter16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