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武汉小区惊现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07-06 4:09 已读 2352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1年7月2日,湖北武汉市动物园管理处官方微博发文称,该市东西湖区一小区出现多只疑似从郊区扩散到市内的貉,暂未出现伤人情况。他们建议市民不要抓走这些貉,让它们在小区生存。




貉是什么?貉从哪儿来?貉要去哪里?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分布如“貉”?

分布近半个中国 土生土长原住民


当很多市民惊呼貉“闯入”武汉的时候,其实不仅武汉有貉,上海、南京、杭州……有貉的城市很多,它们的分布区遍及了近半个中国。而武汉的貉也不是“闯入城市”,历史上它们一直就生活在这个区域,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



貉分布图,黄色为自然分布,紫色为人工引进之后在欧洲扩散


貉的分布曾经非常广泛,在中国分布的3个亚种之中,西南亚种分布于云南,东北亚种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和朝鲜半岛,而指名亚种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大部分地区。粗略地说,从大小兴安岭到北京,从陕西太行到长三角,然后东南到福建广东、西南到云南贵州,近半个中国都是貉的自然分布区。



冬天上海小区中胖胖的野生貉


数量如“貉”?

上海可能有5000只 数量增加分布扩大


因为栖息地的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其他物种的作用,貉的野外种群很可能处于下降之中。不过它们在城市中找到了栖息空间。在上海、在南京,貉通过取食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寻找到了更简便易得的食物来源。它们的藏身环境也从洞穴和树根,变成了居民别墅阳台下面的裂缝、墙体的空隙、储藏室、桥墩的裂缝、煤气管道、废弃的下水道等等。



貉藏身在居民楼通风夹层



夜间外出觅食


我们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尝试在上海追踪野生貉,红外触发相机、GPS跟踪定位颈圈、红外热成像调查仪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方法帮助我们逐渐拼凑出了一点点貉未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市和区的林业部门和大量市民都帮助了我们。



红外夜视仪记录的小区貉


经过持续近两年的走访、监测和研究,在一个个红着眼睛熬夜调查的夜晚过后,我们发现至少有超过150个上海社区都有貉的分布,而潜在有貉的社区是这个数字的数倍。粗粗推算,仅上海为例,貉的数量很可能在5000只以上。



上海貉分布图


但上海的貉并非一直如此,而是处于快速增加之中。2000年前后,甚至一些野生动物从业者都不能够马上认出貉的面貌。直到2010年,社区之中偶然发现的貉都可以像猎奇事件一样登上新闻。

但就在过去的十年间,这个物种好像获得了某种奇特的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在松江、闵行、浦东、杨浦、青浦、奉贤等各个区域快速增加。而这样的变化还在迅速发生过程中,不仅离开上海扩散到临近的苏州、无锡、南京等长三角区域,也出现在了遥远的武汉。


性格如“貉”?

虽谨慎却又充满好奇心 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一丘之貉”恐怕是我们最熟悉的成语之一,而好奇心、机会主义和探索精神,是貉身上真真切切地看到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

作为一种古老的犬科动物,从分类上看貉处于犬科系统发生树靠近底层的位置,代表了犬科动物一类独特的演化方向。

比如它们的裂齿和犬齿个头都不大、臼齿还比较平,这暴露了它在演化过程中的核心方向——和虎豹豺狼竞争凶残肉食动物这条线路竞争太激烈,甚至连中小型食肉兽狐狸和豹猫都不好相处。那么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不如更灵活一点,什么都吃,蛋白质和淀粉一半一半反而来的更加稳妥。



藏身小区假山的野生貉


尽管在野外,貉好像是中型食肉动物中的“底层”,但是灵活的食物和其他生活习性,帮助貉在城市之中得到优势。



在小区草坪一边觅食一边玩耍的貉


传统上认为整齐划一的草坪对野生动物并不友好,但是在越冬季节到来前,我们发现貉会把草连根拔起咀嚼;在金山区的貉栖息地旁边有一些丘陵灌丛,它们就在这个区域挖蚯蚓和捕猎鼠类;到了浦东和闵行的城市环境,它们掌握了小区和公路的设计,吃垃圾、捡猫粮,在人类世界的夹缝之中繁衍生息;而在夜晚的松江小区池塘旁边,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貉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鲫鱼和锦鲤。



跟随妈妈学习城市觅食的小貉


这样的变身能力简直和传说中的“变身狸猫”一样,是它们在栖息地、捕食行为、消化能力等各个方面对于环境极强的适应性。


“貉”故城市化?

城市生态持续变好 野生动物主动适应


貉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城市环境变好和野生动物主动适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海的貉家庭


一方面,随着城市继续扩张的减缓,城市生态在不断恢复过程中。无论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还是武汉、成都、昆明,一个又一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得以恢复,城市建立起中央绿带、环城绿带,这些生态空间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让野生动物有了栖息空间。

另一方面,野生动物也在主动适应着我们的城市,一部分野生动物“城市化”是全球普遍的趋势。

在德国柏林,城市里的河湖和绿地吸引了3000多只野猪到市区中安家。这些野猪给城市增加了有趣的景观,但是也翻乱了垃圾桶、破坏了城市植被。在英国伦敦和布里斯托的一些城区,每平方公里能找到超过20只赤狐,这些随处可见的犬科食肉兽杀灭了珍稀的地栖哺乳动物和小型鸟类,还改变了土壤组成和水源质量,甚至让农业和畜牧业减产。在美国,几乎每个独门独户的市民家庭都遭遇过浣熊的骚扰,每年因浣熊引起的房屋损坏、火灾和疾病,会带来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野猪、浣熊、赤狐...形形色色的城市动物


无论是貉还是浣熊,城市野生动物动物在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的背后,实际上伴随着行为、生理、遗传等不同层次的深刻变化。

比如城市浣熊对于空间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可以适应城市之中复杂的交通网络和立体空间。城市赤狐的遗传出现显著改变,体型缩小、攻击性减弱,能够适应碎片化的城市空间,和人类、宠物猫狗保持相对和平的相处方式。这些变化说明了城市动物了不起的适应性,也说明它们给城市环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将带来全新的挑战。

毫无疑问,我们的土地上也有像柏林野猪、伦敦赤狐、美洲浣熊一样能够适应城市的野生动物。随着中国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貉、可能还有随之而来的赤腹松鼠、金花鼠、野猪、狗獾,必将带来的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城市和荒野不同,动物找不到不被打扰的栖息地,它们只能和人一起生活。而过去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办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只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因此找到办法共存,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如何“貉”平共处?

貉不伤人,但可能干扰人 不投喂,一边保护一边管


快问1:貉有攻击性么?

以上海的经验判断,目前貉没有展示出对人任何主动攻击性。

即便在哺育幼仔期间,成年貉面对人类的靠近也会迅速钻进灌丛和藏身的缝隙。但貉可能会驱赶不栓狗链的狗以保护自己的幼崽,造成“貉咬狗”的印象,但实际上这通常是遇到威胁的护崽行为。当幼崽长到2-3个月,它们会冒冒失失地探索世界,可能会对人产生强烈好奇,甚至主动靠近人。



小貉在练习搏斗


快问2:可以喂貉么?

绝对不可以。

当貉可以轻松获取到城市垃圾的时候,甚至当貉可以得到来自人类的主动投喂的时候,它们的数量不可避免激增,而行为上也会出现主动靠近人、同类之间彼此撕咬、皮肤病、噪音污染等负面变化。2020年上海一个小区的投喂行为曾经让貉从数只增加到野生动物接受人为投喂,会大幅度降低对人类的警戒程度,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投喂会把野生动物不必要地留在同一个地点,让它们难以通过扩散完成基因交流,难以在越冬、繁殖等关键行为前确立家域和领地。

因此不投喂野生动物,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法则。


快问3:貉有传染病么?

貉携带传染病的风险,和流浪猫或者流浪狗类似。

理论上作为犬科动物,貉是狂犬病的潜在宿主,还有可能携带疥螨、犬瘟热、细小病毒等。实际上城市松鼠、刺猬、野兔、迁徙鸟类,很多动物都存在携带病毒的可能,大部分人畜不共患、小部分对人类有危险,需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部门持续监测。



貉携带传染病的风险,和流浪猫类似


快问4:能养么?

不可以,野生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可以私人饲养,不是宠物。


快问5:能捉了赶走么?

不可以私人捕捉,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可以私自捕捉。 


快问6:貉会太多么?干扰生活怎么办?

打12345市长热线,联系所在区域林业部门,或者联系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快问7:貉太多,谁来管,怎么管?

上海曾经交出一份非常棒的答卷,也在不断探索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也许可以为武汉以及更多区域提供借鉴。

上海西南的一个小区的貉因为人为投喂数量激增,在2020年引起了市民的强烈投诉。2天后,上海市林业总站、松江区林业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经过走访,确认:1.貉数量确实过大,超过10只/每公顷,小区总量超过50只;2.数量过多的貉,影响市民生活;3.七月下旬貉已经结束繁殖和哺乳期;4.幼貉已初步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捕捉和转移,须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获得相应许可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在调查和几次讨论会中认定停止投喂是解决问题的首选项,判断投喂行为导致大部分幼貉出现行为偏差,识别迁地保护是快速解决方案。因此10天之内上海市开出了第一张城市野生动物猎捕证,将数量过大的幼貉捕捉并安全转移到更适合它们生活的城市野地,同时在各个社区严格管理生活垃圾,防止投喂野生貉。现在,更加规范完整的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案正在制定中。


拥有“貉”,是城市的幸运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本质 也是城市生态恢复结果


人和野生动物的冲突与共存,也许将会是武汉、上海、北京乃至一个个不同城市管理永远的课题,是城市生态恢复过程之中的必然过程。因为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本质,既美好、也存在冲突。

在城市中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在荒野中完成同样工作的根本区别。在荒野之中我们可以建起保护区,把农耕、放牧、旅游和开发都尽可能挡在保护区边界外面,从而给野生动物留出来一片不被打扰的空间。但是城市的存在,首先要为每一位市民服务。也正因如此,在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的爱好者、还是提到动物就担心的人,每个人的意见都是重要的。

如果可以把持续的城市动物调查工作和各行各业的公众意见整合起来,让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和市民志愿者变成一个团队,那么也许人与野生动物在城市之中的共存,会更少阻碍,更多光明。

为了把这个目标向前推动一点点,我们也在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起搜集貉分布和变化的情报,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基础。如果您在上海,遇到貉时不要打扰它,给它拍一张照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把信息分享给我们。

更多城市的数据搜集和结果分享,敬请期待。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