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桂林彩调 扎根乡土“哪嗬嗨”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01-23 19:18 已读 260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王媒婆,年轻时长得也不错,弯弯的眉毛两个小酒窝;那年我从长街过,哟——想死了好多后生哥!

做媒婆,能说又会道,能道又会说,活的讲得死,死的讲得活。开裂的稻田讲出水,树上的鸟仔讲得落;讲得瞎子会穿针,讲得那歪嘴配跛脚;哄得那狐狸团团转,哄得那乌鸦配孔雀;哄得那尼姑要出嫁,哄得那和尚讨老婆!

——桂林彩调《媒婆唱腔》


走在大街小巷,偶尔从老宅或店铺里传来敲锣打鼓和用桂林方言唱着“哪嗬咿嗬嗨”的声音,那就是桂林彩调,好听,又好笑!

桂林彩调,因其唱腔中常用“哪嗬咿嗬嗨”为衬词,故民间又称其为“哪嗬嗨”或“咿嗬嗨”。桂林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彩调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和梧州部分地区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流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

2006年,桂林彩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东柳西梆  南昆北弋



明清时期活跃于戏曲舞台的主要有四种声腔剧种:柳子腔、梆子腔、昆曲、弋阳腔,简称为“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彩调旧称调子,属四大声腔中的柳子腔路子。

彩调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元年。那时,湖南一些花鼓艺人游入广西谋生,将“调子”传到广西,外来的腔曲与当地的桂北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有地方特点的艺术形式。至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




清道光、光绪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地区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唱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调子戏渐渐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

桂北农村有一种“七紧、八松、九快活”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他们积累了《双看相》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革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最负盛名的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




辛亥革命前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等素材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彩调传统剧目有568个,其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剧本有459个。




彩调“三件宝”  一样不能少



彩调的主要道具有扇子、手绢和彩带,俗称彩调“三件宝”。其中又以扇子居首位,用舞扇花来表达情绪的有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摆扇、摇扇、波浪扇等,还可当作扫帚、火炬、画卷、匕首、铁锤等,故有“万能道具”之称。

彩调唱腔属联曲体,分板、腔、调三大类。其中板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有比古调、走马调等;腔以角色行当区分的有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等,按人物身份、职业区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等。此外,彩调唱腔中还吸收了一些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小调,如鲜花调、十月花等。




彩调的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乐,右场为打击乐。弦乐有调胡、扬琴、琵琶、三弦、唢呐、笛子等,以调胡为主奏。打击乐的锣鼓曲牌较为简单,常用的有三点头、一条龙、一钹、四钹等。

彩调的脸谱以小丑化的“小花脸”为主要特色。小花脸又称白鼻子或粉鼻子,是在鼻子上勾画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动物的形象,如蝴蝶脸、青蛙脸、鲤鱼脸、虾子脸、螃蟹脸、金钱脸等,这些脸谱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身上,借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如《阿三戏公爷》的阿三,是个聪明机智、活泼诙谐的人物,他画的是蜻蜓;而公爷是个愚昧贪婪的人物,画的是蚂蚁;《隔河看亲》里贪财的知县,画的是金元宝;《毛国珍打铁》中的李连保画飞鼠脸,象征他嫉恶如仇、勇猛豪气的品性。其他类人物如神话中的金童画葫芦,蠢子画蜘蛛等,形成了浓郁的彩调脸谱艺术。




桂林彩调“四大状元”



桂林彩调,人才辈出。“彩调状元”骆少廷(1886~1940年)是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池头村人,后来定居两江,擅长演丑角。他演戏对人物体会得很深,一招一式都很细致逼真,惟妙惟肖。当时流传一句话:“听了王子勉的山歌,一世不着听山歌;看了骆少廷的调子,一世不着看调子”。他和冷贵甫、朱五八、秦老四被誉为桂林彩调“四大状元”。




骆少廷表演的主要剧目有《龚裁缝裁衣》《瞎子闹店》《汪三炊烟》《狗宝闹学》《娘送女》等,尤以《龚裁缝裁衣》脍炙人口。一个湖南龚姓裁缝想偷前来定制新衣服的伯娘的布,伯娘也心知肚明,要龚裁缝当面剪裁。龚裁缝脑子一转,心生一计,他把布摊开喷水,忽然水一喷喷到伯娘的眼睛上,伯娘把眼一蒙。瞬间,龚裁缝迅速剪下一截布塞到头上的帽子里,眼疾手快。骆少廷精湛的表演技艺,博得观众个个拍手叫好。恰巧两江圩上有个姓王的湖南裁缝,认为骆少廷有意败坏他的名声,准备在他演完戏出来揍他。后来有人把消息告诉骆少廷,他卸妆从后门溜走了。

另外,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骆少廷和老搭档王子勉在两江唱《娘送女》,两人都男扮女装,扮演的两亲家吵架唱了一天一夜,不分胜负,而且没有一句重复,在当地成为美谈。




彩调名家谢济舟(1901~1983年),又名润宝,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人。14岁师从著名彩调坤角廖连华学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彩调生涯。他边学边演,边演边学,拜师无数。由于他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善于博取众家之长,加上得到名师指点,日积月累,他的表演技艺不断提高,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跟彩调艺人朱五八外出唱调,后又同彩调艺人冷桂甫、骆少廷、秦老四、秦丙秋、董胜林、文大荐等同班演出,凡是见到好的东西,就千方百计去学,他争取和人家配戏,哪怕演配角或者跑龙套走过场都不放过,从中观察学习别人精湛之处。




唱调子得了钱,他自己舍不得用,却舍得用来买肉打酒孝敬师父,然后向师父请教唱腔、演技,得到师父的口传心授。他先是习花旦、正旦,演过《长春教子》《女反情》《卖花记》《卖水记》等,后来他又习丑、媱旦,代表剧目有《讨学钱》《一抓抓磨豆腐》《地保贪财》《假报喜》《兰三妹》《三看亲》《娘送女》等。

谢济舟身段优美,肢体语言丰富,生旦净丑都能演,吹打弹唱皆通晓,一生桃李满天下。


老百姓的艺术永远是春天



覃明德,1945年生,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著名彩调艺人谢济舟、秦胜科、张桂妹、文大荐等,曾任桂林地区彩调剧团团长,桂林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在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主讲了《老百姓的艺术永远是春天》。




他参与规划、领导桂林地区戏剧事业,并坚持参加演出,成绩卓著。其一生主演或参演了几十部戏,所饰演的角色有《王二报喜》中的王二、《狗保闹学》中的先生、《刘三姐》中的老渔翁、《半把剪刀》中的曹锦堂、《地保贪财》中的地保老爷、《大儒还乡》中的公公等,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他参演的《人情债》获全国戏剧小品大赛三等奖、全区剧展优秀表演奖;参演的《大儒还乡》获国家舞台精品剧目奖等。

覃明德从事彩调表演几十年,其表演细腻,动作滑稽,演唱风格苍劲,表演特技有扇子功、矮步桩和腾跃翻滚等。




覃明德说,彩调这一剧种分行当但不唯行当论。因此在他的彩调艺术生涯中,扮演过小生(王三)、老生(老渔翁)、文丑(张元秀)、烂丒(王二)。反串媱旦:娘送女中的娘、媒婆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风格,从不落套,让人耳目一新。行话说:无丑不成戏。他塑造的丑角栩栩如生,尤为见长。




退休以后,他一直致力于彩调剧的调研、推广和传承工作,广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促进桂林彩调发展,先后收徒弟50多人,更值得一提的是,覃明德还有两个“洋徒弟”,分别是来自荷兰的安娜和来自乌克兰的罗兰。他还重点培养青少年作为彩调表演艺术的传承者。

桂林彩调深深扎根于农村,内容谐趣,形式活泼,与人民的生活十分贴近,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唱。

在二胡、琵琶、笛子、锣鼓组成的欢快乐曲声中,传统彩调《王三打鸟》中的经典唱词依然萦绕耳畔:“摘一朵那个牡丹花,妹妹爱不爱呀啰吔?”“妹妹我就是爱呀,无人摘下来呀啰吔……”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