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那些藏在榕城中,有故事的凉亭

送交者: 千里长征[☆品衔R3☆] 于 2020-10-16 9:21 已读 2129 次  

千里长征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0-10-16 12:00

鼓楼凉亭知多少?



虽已到白露节气,但中午依旧热得想躲起来,有空调的商场、美食店成了行人避暑之地。话说在没空调的年代,那些夏日里赶路的行者又是如何避暑的呢?这一期,我们来说说“凉亭”。


对于行色匆匆的现代人而言,凉亭可能并不受关注,但在“慢生活”的年代,福州城内的桥头、渡口、山道,甚至古厝内的花园皆有凉亭,这一座座小巧的亭子是行旅之人解暑纳凉、歇脚饮茶、闲看风景之处。


从“军工”到“民用”


亭,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制中的一种,起源于先秦,最初是边境线上用于守望、戍守的哨所。汉代刘歆在《遂初赋》中云:“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回。”所以那时亭子多是四面临风,便于登高瞭望。



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中对亭又添加新的定义:“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于是长亭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此时的亭也多建在驿道,供行人休息歇脚、遮风避雨,并提供免费茶水,后来也被人们称为茶亭。我们福建地区,山中多古道,古道多茶亭。所以,后来的李叔同在那首著名的《送别》中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到隋唐五代,亭子被搬进了园林甚至院子内,成了宅内园林造景的一部分。亭子外形也花哨了起来,从四角方形,变成了六角、八角甚至还有圆亭。明清时期,造园的流行使得亭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号称“无亭不成园”。

好亭成景花间隐榭


凡逛过三坊七巷,必对旧时福州古厝内私家花园中那些“不完整”的亭子印象深刻。三坊七巷二梅书屋东院落园林中有半边亭,色彩淡雅,亭子大多为木材原本的颜色,点缀在园林环境中显得古朴自然。周边小黄楼假山东侧也有一座木质半边亭,三面悬空,一面靠墙,四檐翘角,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动植物题材,周边装饰有12个小悬钟。



图为二梅书屋半边亭


而在宫巷林聪彝故居的花园里,除了有半亭,还有座两层楼的四分之一亭。福州古建筑研究者陈朝军老师告诉记者,因园林空间有限,建筑都采取小尺度的造型,在墙角建亭,福州传统私家园林里多见的是四分之一亭,半亭并不多见。在福州私家园林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亭子形式,建筑之间修建了卷棚顶的亭盖,方便人们雨天通行,一些地区也称过水廊。这种小建筑形如龟壳,大小如亭,故得名覆龟亭,“覆龟”谐音“富贵”。



图为林聪彝故居四分之一亭


那些消失在时光中的凉亭


旧时福州的凉亭,很多都已消失,但它们还会出现在地名中,如“白湖亭”“茶亭”“中亭街”等。


《榕城考古略》记述:“白湖铺,上接江南铺,下通龙卧铺,有亭曰白湖亭。”据史载,宋代白湖铺已成驿站,明代建有路亭,供人行旅小憩。如今白湖已消失,亭子也不敌岁月,仅保留了这个好听的名字。


茶亭街因茶亭而得名。古时,茶亭一带是南门通往台江汛的进出城必经之路,明代王应山在《闽都记》中有寥寥二十来字的记叙:“茶亭在南门外,昔有僧以暑月醵金煮茗饮行者,因名。”


这座茶亭早已无迹可寻,当时煮茶水给行人喝的习惯却被延续下来,渐渐地这里茶肆林立,慢慢成了街市,其中以“一团轩”“第一亭”“茗一春”较为闻名。到清咸丰年间,这里还建成乐善好施牌坊和茶亭庵,内设戏台。



煮茶图(局部) [明]丁云鹏



图为茶亭庵旧貌


留下的“亭”都有故事


福州的每一座亭都有一段老故事——于山的揽鳌亭就有一个同“神兽”有关的故事:揽鳌亭由六根圆木支撑,双层圆形凉亭盖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相传,于山被六只巨鳌由蓬莱仙境驮到了此处后,因放置位置问题起了争执,人们怕这山被六只巨鳌驮走,便建造了这座亭子,命名为揽鳌亭,来留住于山。



图为揽鳌亭


在冶山春秋园里有一座剑光亭,有一则江湖传说:春秋时期,铸剑神匠欧冶子在此锻造天下第一剑“湛卢”,在荷塘里淬剑,于亭中试剑,那遥远过去的亭中刀光剑影。



图为剑光亭


冶山路附近的观风亭,则诠释了古代的“官场哲学”:话说古时这条路是官员进入福州城的必经之途,福州本地官员就在此迎候,故取名“观望亭”,后改为“观风亭”。


思儿亭的传说是讲戚继光抗倭斩子:戚继光宣布,面对倭寇,许进不许退,否则格杀勿论!戚继光之子戚印回头望向父亲,犯了禁令。戚继光为严肃军纪忍痛斩子。这只是一段传奇,其实原本应叫“四明亭”。宋淳熙《三山志》就有记载:“北,取温州路:出井楼门,经四明亭、盘石,陟北岭,下汤岭。”因为在福州方言中,“四明亭”和“思儿亭”读音相近,故而更名。



图为思儿亭


在鼓山镇后浦村,有一座福州迄今仅存的郊外送别长亭——五里亭(属晋安),这里满满都是话别的故事。明代,福州府城设有7 座城门,在东南城门外,有驿道通往马尾及闽东各地。在城门外的古道上建有亭子,这个亭子便是五里亭,古时送朋友远行,一般就送到此。



图为五里亭


亭中有诗意


凉亭也是文人墨客创作的好地方,福州不少凉亭中也留下文豪印记。


乌山的道山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为它写下《道山亭记》,其中描述坐于亭中“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是个赏心悦目的极好去处。这之后100 多年,莆田诗人刘克庄慕名来游道山亭,也作首《道山亭》。到了元代,黄镇成也写了一首《道山亭晚憩》。



图为道山亭


于山有一座万象亭,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曾在那亭里写下一首《西江月·三山作》:“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在万象亭中,大词人喝了不少酒,“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那是他的忧国情怀。



图为于山万象亭


这些亭子


哪些是你见过的呢



喜欢千里长征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