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实物见证: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送交者: jayuk[★品衔R5★] 于 2020-05-02 20:09 已读 1010 次  

jayuk的个人频道

+关注

闽安古村一角

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为闽安镇。


从汉唐时期到清代时,闽安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商贸、军事、文化重镇。


尤其是在清代,闽安在闽台海防和保卫台湾、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祖国派兵戍台的年代大部分集中在清代。清代时,闽安水师非常著名,实力强大,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戍守和卫台湾,包括收复台湾、平定台湾、三年一轮换戍守台湾、在整个闽台沿海巡防并消灭海盗,以及抵抗外国侵略军。"——闽安文史专家杨成和


清代时,祖国怎么保卫固有领土台湾?闽安协台衙门:保卫台湾的军事指挥部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年间,清政府在闽安设立了闽安协台衙门,并组建了我国最早的一支海军水师——福建闽安水师,下设左营、右营和烽火营等,常驻兵力多达三到五千。

闽安协台衙门

闽安水师在在闽安协台衙门的指挥下,主要负责闽江流域、闽海及台湾澎湖的防务工作,戍守台湾的军队也大多调自闽安水师。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以后,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诸罗凤山、台湾三县。在军事上,台湾镇总兵出由福州将军、闽浙总督与福建水师提督节制并派兵戍守。

闽安水师船舰停泊水域

为了加强在台湾的战备防守、长治久安,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起,清政府实行了三年一换的闽台班兵制,从福建各地抽调将士轮番前往台湾驻防戍守。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闽安协台衙门改设副将驻防,所辖左右两营官兵进入正规应制,属绿营兵,设水陆十营,成为戍守台湾的主力军


闽台班兵制

班兵制实行的两百多年间,闽安水师参与戍台的将士达13万人。这些来自闽安水师的将士父死子继、子承父业,代代镇守台湾,被称为"世兵",为保卫台湾、抵御外敌、稳定台湾社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闽台班兵巡防路线图

当年闽安水师戍守台湾的巡防路线是:


高雄—花莲—钓鱼岛—基隆—淡水—台中—高雄。


这十分确切地证明台湾、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至今,在闽安还保存着许多戍台历史文物,都显示着这段历史的真实。


比如在闽安虎头山,有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在大陆涉台清代墓群中单体数量首屈一指。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实物见证: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一位退伍军人发现了这个墓群

这个墓群原先大家称为"虎头山清军义冢"。1992年以前,凭借小山之险,墓群在杂草之中藏匿与世隔绝,渐渐湮没于时光之中,仅留下一个传说在山下的闽安村中传扬。


1992年,从部队退伍的杨成和开始对闽安的文史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在一次和闽安老人会会长林文华的聊天后,他决定去寻找这座传说中的墓群:


"那时我从部队退伍回来,林文华那时已60多岁了,他说:'我们闽安以前有一个叫'百四四'的墓群,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了,你不妨去查找下。'


我很感兴趣,就和同村的几位朋友一起去寻找。


可是找了三天多了,还是没找着,身体已经很疲累了。


我们几个就想,不如算了,以后再说。"


他们就在一高处坐下来休息。不经意间,一眼看到下面好像有一个小墓碑,还有很多石头,心中再起希望。


于是,他们起身向前,就披荆斩棘,穿过密密的野藤野树,拨开小墓碑周边的野草藤蔓,他们发现,这里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小墓。

排列整齐的小墓,横12排,竖12排

"闽安一直有一个传说就是这个'百四四'墓群。为什么叫'百四四'?


我们把墓群清理后发现,这墓群的小墓排列是这样的:横12排,竖12排,应该是144个。


但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小墓可能已经毁圮,最后,我们只清理确认了135个小墓。"


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找到这个墓群后,杨成和等人对墓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第二年(1993年),这个墓群以"虎头山清军义冢"之名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3年,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那么,这个清代的墓群为何引起如此的重视呢?这得从一百多年前的台湾"牡丹社事件"说起。

借口"牡丹社事件",日军3600余人在台湾南部琅峤登陆

"牡丹社事件",沈葆祯率大军打败日军“牡丹社事件”,日本猖狂

1871年11月30日,一艘从琉球那霸返回宫古岛的船只,在海上遇台风,于同年12月17日漂流到台湾南部八瑶湾高山旗的牡丹社与高士佛社,船上有66人登陆,54位船民被排湾族人误杀,其余12人逃往台南,第二年转往福州琉球馆等待安排回国。


琉球自明代洪武年间起,就与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历代琉球国王都由中国皇帝册封。但到1972年,日本却自行对琉球国王进行所谓"册封",将琉球侵吞为属国。


于是,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三年,日本却以这一事件为借口,诡称高山族同胞住地不属于中国领土,并将琉球和台湾作为他们向南扩张的首选地,于同年5月10日派出日军3600人乘18艘舰船入侵台湾,从现在的台湾恒春半岛登陆,兵分三路进攻牡丹社,遭到台湾同胞的英勇抵抗。


1874年6月初,日本侵略军占领牡丹社,以龟山为中心,建立所谓总督府,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牡丹社事件"。

沈葆桢与台湾

沈葆祯率大军由闽安出发,赴台驱赶紧日军

事件发生以后,当的5月下旬,清政府任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各国事务大臣"。


6月14日,沈葆桢率领率闽安水师左右营和福建船政水师等27个营及精锐淮军13个营近一万将士,从闽安等地出发,乘福建船政所造之船前往台湾驱逐日本侵略军。


清朝大军抵达台湾以后,在沈葆桢的指挥下,屡败日军。11月24日,日本侵略军仓惶逃出台湾。清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此后多年,日本忌惮清军水师的实力不敢再犯。

福州戍台将士墓群为每个为国捐躯者立碑纪念

沈葆祯归葬阵亡将士于闽安,青山埋忠骨沈葆祯做了一件好事

有战争,就有死亡。这些闽安水师官兵中,有阵亡的,也有因瘟疫去世的。


沈葆桢命令军队用他们的遗骸装进海罐,然后运回闽安,安葬在闽安虎头山上,并立碑纪念。


墓碑上,刻写着这些将士的姓名、籍贯,这在全国是唯一的。


据统计,墓群所葬殉国英雄中,籍贯为福州闽安镇及闽侯县的最多,有59个。另外就是来自长乐、福清、连江等福州沿海县市的。


应该说,这是沈葆祯做的一件大好事,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将士们的尊重。

墓群广场

这个戍守台湾将士墓群有何独特之处?

在这场驱日保台的战争中,闽安水师的135名将士为国捐躯,他们的遗骸被运回归葬于闽安虎头山上,当时,当地民众称之为"义冢"


这个墓群面向东北,一面依山,三边濒临溪涧山谷,右侧和前后两边都用花岗石砌筑。


墓埕用三合土夯平,现在墓群上方建成了一个小广场。广场边上立有国家级和福建省级文物保护碑等石碑。

"义冢"碑

整个墓群面宽13米,纵深11.5米。


墓群中央立有一方大石碑,高0.85米,宽0.42米,正中有楷书刻着"义冢"两大字,上款刻有"同治岁次甲戌冬",下款刻有"十月吉旦立"字样,表明了墓群设置的年代在清代同治年间。

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将阵亡将士的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墓群

墓群内,每位清兵遗骸装在一个陶罐内,每位一圹,排列井然。


各坟分为横直各12行,都用三合土封顶。


坟前都各立有一块花岗石质小墓碑,墓碑高0.37米,宽0.24米,厚0.8米。碑面镌刻阵亡将士的籍贯及姓名,籍贯横排,姓名竖排,其中127面有姓名,8面是无字碑。


据统计,葬于此的将士按碑文提示,有闽邑53人、福清29人、长乐13人、同安15人、惠安3人、兴化2人、南安2人、闽清1人、安溪1人、连江1人、无地址7人、无名氏8人。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铁证

闽安水师等清军将士戍守台湾长达近三百年。


三百年间,在和平年代里,他们以马革裹尸的壮烈情怀守护祖国宝岛,开疆拓土、守土安民;在历次台湾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安全,抵御侵略、驱逐海盗,巩固万里海疆、保护台湾同胞生命安全。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是我国唯一一个将戍台阵亡将士的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墓群,意义重大。


这样一个独特的墓群,体现的是铁一般的事实:中国自古就拥有对台湾的主权地位,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同时,这个独特的墓群,也反映了闽台血脉同宗,共同抵御外敌的民族精神。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如今,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已经成为大家凭吊当年为国捐躯、保卫我国领土台湾的英雄们的场所。


闽安当地的学生、福建各地的军队将士、海关人员及海峡两岸社会各界人士,会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


如今国运昌盛,两岸同胞当记住这些戍守台湾、为国牺牲的英雄们。


喜欢jayu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