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欢脱的小麦:匈奴故都统万城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4-01-02 8:02 已读 3192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匈奴故都统万城
原创 欢脱的小麦 麦田绘本馆 2023-12-29 17:30




说起匈奴,大家似乎并不陌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前,曾有过霸气宣言:寇可往,吾亦可往。说起匈奴的住所,我们想到的首先是帐篷,他们为北方游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无固定住所。


可是,既无固定住所,又何来的统万城呢?这就不得不提汉化匈奴的往事。汉化匈奴自然也和汉武帝征服匈奴相关。如今的统万城遗址,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它是黄色风沙下的一座白城。城墙沧桑、角楼孤立,墩台沉默,让人不难联想到永远消逝的楼兰古城。


今天,我们古物有话说的主题,就从统万城的故事讲起,继而略谈古代夯土城墙的建筑风格。






1.大漠风沙


在今天陕北与内蒙交界,即干旱的毛乌素沙漠腹地,曾经建立了一个汉化匈奴王朝——大夏。大夏的缔造者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大夏都城则为统万城。若不熟悉历史,可能对此一无了解。谈及大夏,必须谈到战乱纷繁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匈奴人不是逐水草而居吗?怎么会定都在这里,并且建立起了一个汉化王朝?这一切还要从匈奴南投说起。远在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曾远征匈奴,最终击败匈奴,于是汉武帝将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一并纳入大汉版图,困扰汉朝七十余年的北方匈奴之患,就此告一段落。


战争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但从民生的角度来看,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都是失败者。若从简单的胜败来看,匈奴输了、逃了、降了。降服的主要是南匈奴。汉帝国为了安抚投靠的南匈奴,就在河西走廊一带设置了属国都尉。随着时间推移,匈汉杂居和亲,这一部分匈奴人逐渐汉化,逐渐接受了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老天无言,但确是匈奴人汉化的见证者。历史总是分分合合。到了西晋,先是八王之乱,后是五胡乱华。五胡中最重要的民族就是匈奴。比较著名的汉化匈奴人为刘渊,他建立了前赵。之后匈奴人进一步南下,汉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战乱时代,自是皇帝轮流做。到了后来,匈奴人赫连勃勃趁着前秦出现四分五裂的态势,摆脱了前秦的控制,建立了大夏国,并定都统万城。统万城遗址,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的白城则村,距县城50公里。


“统万”的寓意是“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它始建于夏国龙升七年(413年),为匈奴铁弗部征发秦岭以北十余万各族民众历时六年而建成,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战乱时代,历史的好景总是不长,赫连勃勃去世后,大夏国很快就走向衰退。最终,它被北方更加强大的鲜卑族拓跋氏所灭,统万城也慢慢消逝了曾有的辉煌。




2.城池地势


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各类珍贵文物,使其成为研究五世纪草原民族建筑艺术、探讨从大夏至西夏延续5个世纪之间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处考古胜地。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即由外廓城和东西二内城构成多重的城堡工事,由东往西依次为外廓城、东城、西城,即当地人所谓的头道城、二道城与三道城。根据地形图,可看到具体方位信息: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从遗址地势来看,城址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162~1150米,高出无定河水面40余米。外廓城夯土筑成,夯层厚10~15厘米,土质较疏,色黄白或褐白。因迁就地势和为包容最大面积,颇不规则。东垣最短,长约300米,位于一条支沟的左上方,残高0.5~1.5米,宽9.2米,其中南部100米长的一段被城内排水冲毁。北垣与东垣夹角呈钝角,作弧状向西延伸,至内城东北方向变成直线,愈向西愈接近两内城北垣,二者相距150~100米,截止于西城西垣西北,长2000余米。


其现存高度略高于地面或为沙丘所覆压,断断续续显现于地表,隐没段落的走向及城垣宽度。宽亦9.2米。南垣平面呈V字形,底尖在源边,东段因河道侵蚀,源坡下滑而致倾圮,残存的部分段落则被高大沙丘所覆盖。南垣西段斜向直行,垣土微露出于地表,与二内城南垣距离不及100米,止于西城西南,与北垣末端南北相望,长约2100余米。




3.夯土与包砖


今天的统万城周边显得十分的寂寞与萧条,但是相较于其他的古城,统万城还有一些独特之处。中国古城多用青砖堆砌或黄土构成,色彩也多呈现出灰色与黄褐色。而统万城多是用粉沙、石灰与黏土构成,所以史料记载“其城土色白而坚固”,远远望去,统万城就像是一座白色的城堡,所以当地人也称统万城为“白城子”。


内城各城垣、马面及四隅墩台和永安台,一律用苍白色土夯筑而成,主要成分为黏土、砂子和石灰。有窝夯、夯窝密如麻点;有平夯,夯面光滑如镜。由于材料精良,夯打精细,所以特别坚硬,如文献记载的那样“城土色白而牢固”“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坚如铁石,凿不能人”。


那时的版筑,主要是夯土版筑,并未出现包砖。即使是到了隋唐,大多还是只有夯土城墙而已。到了明清时代,包砖城墙才越发盛行。据考古发掘,隋唐长安的宫城、皇城、外郭城和大明宫城仍都只是夯土墙:洛阳宫城、皇城有内外包砖的现象,但外郭城也还是夯土:各城城门处都有大量的砖块遗存,说明城台是包砖的。


唐代只有南方个别城垣包砖,这与南方地势卑湿,霖雨连绵,土墉难以久立的情况有关。例如,“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墉,每年加板筑,赋青茆以覆之。……僧孺至,计茆苫板筑之费,岁十余万,即赋之以砖,以当苦筑之价,凡五年,塘皆瓷茸(《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福州城筑于晚唐,亦砖表土心(黄涓《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实际上,城墙包砖的普遍实行和火炮的普遍使用有密切关系,那已是元明以后的事了。




4.高峻马面


统万城遗址石碑后,最明显的高峻城墙,就是马面。牛头马面是地狱里的当差小吏。但是建筑学里的马面就有严格的定义了。马面就是沿城墙附筑的平面向外凸出的一系列墩台。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一中曾提及统万城的马面。记载如下:“延州故丰林县城……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沈梦溪已经把马面的作用说得很清楚了。此所记的丰林县城,就是赫连勃勃所筑。


《水经注》云:“赫连龙升七年……遗将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曰统万城。蒸土加功,雉蝶虽久,崇塘若新”(北魏·邮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蒸土之说或不可信,或有人认为燕土即春首阳气蒸发之土谓,非釜瓶蒸熟的意思(宋·刘放《中山诗话》),不管怎样,赫连氏对筑城是很讲究的。统万城遗址在今陕北横山县西,仍相当坚固,有较完整的马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马面实物。但马面在中国的出现,实远较十六国为早,前举之马王堆西汉守备图“箭道城”就绘有马面。




在早期敦煌壁画中,可确认的马面凡两见:一是北魏第257窟西壁须摩提女故事画中的城。城体赭黄色,示为夯土筑,墙顶连列城蝶,开碟眼,在墙体和转角建有一系列墩台。台高出于城墙之上,且上部向外斜挑出去。台顶也有碟,但为白色,似表示砖砌。另一例见于西魏第249窟窟顶西披阿修罗王故事画中。在须弥山上建城一座,仅见正面,在正中城门左右对称地各有两座墩台,附筑在墙身及转角。台顶也高于城墙,但上部不外挑,沿台顶和墙顶也开碟眼,整个城垣已变成灰白色。


以后各代的大量城图都极少再见到马面,仅晚唐第138窟有五个门道的城在城门和角楼之间的城墙中段,左右各有墩台一座,平面突出城墙内外,台顶比墙顶高而与城台角台顶平。


马面上的敌楼为木结构,所费木料很多,由于战争技术改进,石炮威力提高,以后又有了火炮的使用,宋代以后已不能适应需要,敌楼有逐渐取消的趋势。南宋至明清,马面上一般已不再设敌楼,上部也不再挑出,只列雉蝶而已。敦煌北魏壁画和耀县北周造像碑上的马面也都没有敌楼,或许反映了当时一般小城或坞壁的做法。但山西平遥明初洪武时扩建的城墙,有72座马面,除东南角的一座上建奎星楼外,余71座其上仍有敌楼,都是方形,是用砖砌筑的。




在冷兵器时代,马面在战争中既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又具备多面观察敌军的视野,可谓一举多得之工程。即使平时,站在马面城墙,眺望远方,亦会生发天地浩渺之感。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