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玩交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漫谈古玉假沁色(转自老行家)10

送交者: 过眼堂[♂★★诗酒趁年华★★♂] 于 2023-08-19 19:56 已读 190 次  

过眼堂的个人频道

+关注
古玉器的受沁和皮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古玉受沁,经材料本身的裂隙向纵深扩散渗透;另一种是,玉石材料本身的杂质及色料的硬度密度相对较差,同时又经历了千年的侵蚀,造成了玉表更严重的腐蚀和受沁;器物在地下埋藏时,某部位长时间的接触铜、铁、银、金属,以及矿物质染料等物质,造成了玉器某一部位受沁;还有一种是,原始状态下的巧色巧做玉器,又经过千百年地下的侵蚀渗透,造成有色部位受到腐蚀或者更严重的受沁。以上四种表现是古玉腐蚀受沁基本的特征规律。


假皮色



    我们从下面的几幅照片,能够较清晰的观察到,这些玉器从其颜色上,分布上和受沁结构上,基本确认器物是经过了人为的强化染色处理。



1、从几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些古玉的受沁颜色,是从浅黄到深黄,直至呈焦黑色的颜色过渡变化。这种焦黑色,实际上是经过高温烘烤形成的碳黑效果,而真品腐蚀受沁是从轻微黄色受沁发展到微红色,再到深棕红色,然后又演变为红黑黄色,直到最后钙化、粉化。真假受沁的颜色和结构有区别。




假沁色



2、真品除了受沁色的演化以外,腐蚀受沁部位会从半透明状态逐步向微透明,直至不透明状态演变。同时受侵蚀部位的硬度也随之慢慢变低,最后造成粉化。但是赝品绝没有这种条件和演化过程,因此也不会出现透度变化和硬度变化。



假沁色


3、古玉的腐蚀老化就如同山上的石头,从最初表面颜色变深,并出现表面的老化衰减,再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山石慢慢形成沉积层,最后造成脱层粉化。玉器与山石的腐蚀老化只是存在地上和地下的侵蚀条件不同而已。



假沁色


4、玉石材料,均具备硬度密度以及净度的不均匀性,硬度密度低的部位,以及材料有杂质的部位容易受到侵蚀。这是古玉出现千姿百态各种不同受沁的基本原理 。



假沁色


5、有的古玉进行人为染色,这种假冒的和田籽料不但布局出现破绽,而且有的假皮色表面没有风化形成的麻斑。有的有意伪造麻斑,但是通过真伪新老的对比,很容易找到真伪不同的证据。



假沁色


6、为什么有些古玉从照片上就能够基本认定哪是真沁,哪是假沁呢?主要表现在,受沁的结构方面没有渗透色的均匀过渡,色度不均匀是强化染色的结果。有些受沁严重的部位,没有腐蚀坑斑,仍然表现光滑无痕的质感。这是带皮籽料的真品不可能没有的老化特征。有的从受沁颜色方面,就能够基本确认是一件赝品,例如鲜艳的红色沁是釆用化学色素,实际上真品古玉根本没有这种沁色。



假皮色


近些年国内外拍卖的古玉,有的玉器皮色经过高温烧烤处理,用于假冒带皮籽料;有的经过传统的提油染色,某部位出现退色现象;有的釆取高温高压染色假冒受沁;有的用带皮带杂色玉料冒充古玉腐蚀。这些人为染色的赝品,被当做真古玉拍卖,很难说拍卖行把一些老仿或新仿的古玉冒充真古玉上拍,是眼力真的不到位呢?还是明知道是赝品,而懂装不懂呢?要知道真古玩为什么确定是真的,那是因为掌握了真品的特征和标准;为什么有能力识别赝品呢?那是因为掌握了真品的标准,通过对比,有区别、有证据。


喜欢过眼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