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荷塘月色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从《坛经》说开去

送交者: 湖叶[♂☆★声望品衔7★☆♂] 于 2023-04-27 20:39 已读 439 次  

湖叶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六祖坛经》在辽时曾经招到焚毁。原因是当局认为只有佛祖释迦牟尼说的才能叫“经”,其他的只能算“论”。然而流传至今的仍然是“坛经”而不是“法宝坛记”,原教旨主义没有胜利。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六祖慧能与释迦牟尼是相当的,至少在觉悟上是不相上下的。然而在我个人看来,悉达多·乔达摩这个人(神通广大的如来佛祖基本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未必真觉悟,或者说觉悟得还不够,(甚至有出偏乃至入魔的嫌疑)反而是慧能更胜一筹(即便是慧能,也至少说错了一句话。他说:我有一物……无名无字。他给本该无名无字的起了个名字。如今物质世界拜物教盛行,物欲横流。这位六祖也许是脱不了干系的。)


以更接近释氏原意的南传佛教(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小乘,更接受“上座部”这个称号)的教义来看,虽也提“中道”,但更偏向于“寂灭”,偏向于“出世”,偏向于否定现实人生……。而慧能在坛经中明确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我个人看来)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当然,惠能能达到这个高度,也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释迦功不可没,但绝不只他一个。我是倾向于“大乘非佛说”的,大约都属于集体创作。

大众部,乃至大乘,热衷于传教。可以想象他们与原有的婆罗门教之间的冲突。要争取群众,群众信什么呢?理论?智慧?于是神化佛祖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不曾想最后释迦佛成了毗湿奴(印度教三相神之一)的一个化身。(与大多国人的想象不同,印度人早就不信佛了)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因缘很多。仅仅归结为神化佛祖,也是简化因果这个思维习惯与偏好在做怪)


我们要警惕我们对单因得单果的偏好. 之所以有这个偏好,是因为可以简化现实. 如果不简化现实,我们是无法思考的,然而现实是真的可以被简化的吗?

楼主也依赖理性的思考,也要简化现实,比如我倾向于用因缘巧合解释一切(碰巧也要至少二者相碰,也是一种因缘。上帝或老天爷或造化的安排,未尝不是一种碰巧。西方有幅名画,描写的就是造物主与被造者两者手指的相碰)

因果与缘起是一回事。缘起是空间上的因果,因果是时间上的缘起。(时间与空间也是一回事,空间上的远近同样意味着时间上的远近)

强调因果忽略缘起的朋友,往往说的是单因得单果,而不是众因和合而生,众因和合而灭。我在上文打过一个叠麻将牌的比喻,来说明即不能说有轮回,也不能说没有轮回。其实我们的一生似乎有寿命可计,很有可能,也不过就是(因缘巧合,造化自然之下)麻将牌叠得比较整齐而给我们的错觉。那个有一根绳串起每一个当下的觉这些明珠的念头,就是引诱我们自私自利的毒蛇。不要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迷惑了,没有大地,种什么都白搭。


以上所言必不为虔诚的佛教徒所喜。其实在我看来,一切都有可能。或许真有个掌管三千大千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也未可知。问题是,如果都是某个大神在那里玩,与我们有何相干呢?反而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的觉悟(成佛)显得更可贵些。


当然,一般来说群众(信众)是很少关心什么觉悟,智慧,真理之类的东东的,他们只关心谁最厉害,谁最牛,谁最高最大,谁的大腿最粗,抱起来更放心一些.(以上位者的认可为标准看似荒谬,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被佛家称为“攀缘心”。


“攀缘心”不仅是指缺乏安全感,依赖于某个外缘,譬如我儿子的“小毯毯”。怕死(害怕失去肉身)也是一种“攀缘心”。害怕本贴动摇其信仰,不能淡定,也是因为还在以攀缘心修道。有所得有所依仗,就必然有一种要失去依靠的恐惧,深藏在其潜意识中。攀缘心根深蒂固,只要还迷失自性(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就必然要攀缘。而《坛经》的一个特点就是几乎处处指归自性。

慧能禅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超脱于二元对立。不能说他反对出世提倡入世,而是反对以世间的对立面为解脱。(反反世间)也不能说他反对沉空守寂提倡奇思妙想,或者反对打坐提倡站桩,真觉悟者一切无碍,出入自由。潇洒犹如庄子。

顺便申明,本楼主没有立场(只有喜好),什么都不信。连自己都不信。也就是说,我并不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反对我的人一定是错的。也许真的神佛满天飞,只是看不到而已。(其实我还真看到过,只是受《金刚经》影响,看到了也没跪下)尽管我更倾向于文殊即智慧,观音即慈悲,都是寓言故事罢了。


慧能超脱于善恶,正邪,是非,好坏等等二元对立,常被人误以为是搞平衡,搞调和,或者和稀泥,捣糨糊(柏杨批评中国文化为酱缸文化,就是以禅宗的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的公案为例)学佛的人则常以为这只是对治比较心,计较心,执着心之策而已。
其实不然。
要知道,慧能说法,不离自性。超脱于二元对立与其说是慧能禅的特点,不如说是自性的特点。
打个比方,坛经:“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好比一个大舞台(或银幕,显示屏,明镜,明珠,水晶球……)
舞台上的戏有悲喜之分,或悲中有喜,喜中有悲。还有真戏,假戏,假戏真演,真戏假演等等区别。
而舞台还是这个舞台,无所谓真的舞台假的舞台(也无法悲喜),超脱真假悲喜的二元对立。《楞严经》:“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自性超脱于明暗空塞,是见非见,等等二元对立。(楞严经中还举了个倾听SOUND OF SILENCE的例子,《楞严》估计也是我国在唐朝的杰作,所以才会在经中批评中国道教)
可见,已经明心见性的慧能大师必然也是超脱于二元对立的,他并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才提出“不二之法”的。


慧能说黄梅(即五祖)惟论见性,他自己也是,几乎处处围绕自性说法。无论你问什么他都能归结到自性上去。惠能:“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有朋友说他以“寂灭”为宗,我想慧能是不会同意的。《坛经》:“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那么这个“自性”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明心见性呢?且听下回分解。


“自性”是什么,其内涵外延是什么?
坛经: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所谓万法就是一切事物,(法与意对,声与耳对,色与眼对)
可见,这里所说的“大”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大,可以理解为内涵外延上的大,函盖乾坤,包容一切。
不过,慧能说“大”,可不是为了立个概念,搞理论建设,而是指示学人在实际用心时,首先要把心量放大。
不可认为佛性是佛的事,或者本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亘古长存,与我无关。
要知道,自性就是你自己,当下的你,能听,能看,能意识,能含万法,函盖乾坤,包容一切,……
把心量放大后,不再认为自己只是一具肉身,反而无所谓大小了。
好比一张银幕,不因放映《星际穿越》而大,也不因放映《昆虫众动员》而小。
厌小慕大,鄙低羡高,是未悟自性,还在以攀缘心修道的表现
最常见的就是以本事大不大,有没有神通为标准,
甚至有人认为佛教在印度没落是因为本事大的佛死了,弟子们敌不过外道。
(佛祖涅盘时才有多少信佛的?佛教在印度兴盛时,释迦牟尼早就不在了)
他们学的是什么佛?斗战胜佛?
以攀缘心修道,是背道而驰的。《楞严经》称之为煮沙妄想成饭。

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为什么说追求神通追求能力是以攀缘心修道。是煮沙妄想成饭。那是因为你被这些神通或能力(包括钱与权,富与贵)绑架了。有的时候威风八面。没了你怎么办?有人以为哪怕死了也不失去神通的。那么大劫来了呢?能被你得到,就意味着也能失去。只有自性,是本来就有的,不从外得,当然也就不会失去。


严格说来,连觉悟自性(明心见性)也只是手段。
我们最该追求的是心理健康乃至身心健康。
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其他目标,例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如果所谓的觉悟有碍于心理健康,那还不如不要觉悟了。


那么,怎么才能心理健康呢?
我个人的体会:依靠本心,做自己,不压抑,心安理得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相信我自己,不会做出出格的事。
由此可见,觉悟自己的本来面目,还是很重要的,下次继续聊


什么叫“觉悟”?
这是一种体验,一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正知道什么叫觉悟。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

请注意,这种经验,绝不是指某种“觉受”,幻听,幻视,等等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感受
那些特殊的体验只是对你的考验,是一种障碍/魔障
真正的觉悟者,往往会像六祖慧能一样感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怎么想得到”的意思.

任何考验,其本身并不意味着魔障
如果因顺境而肯定自己,因逆境而否定自己
这种肯定或否定,才是真正的魔

恶人自有恶人磨
真正的大魔王,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魔
就是当你们独自照镜子时,镜子里的那位

如果你单独照镜子时,觉得镜子里的不是自己,或看着不顺眼,
甚至发觉镜中像在快速变化,你就是入魔了

等什么时候,你看着顺眼时,就算降服心魔了
降服了心魔,就可以利用我们内心的阴暗面了
关于这一点 @传奇山人@我是驱魔人 有其独到的见解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为什么要觉悟?觉悟有什么好处?
对于刚刚开悟/顿悟的人来说,
觉悟似乎没什么好处。释迦觉悟后仍然在讨饭,孔子被称为丧家之犬,
庄子是个下岗公务员,向朋友借粮被拒,回家写了篇“近渴与远水”的寓言。
我们的“顿悟”似乎也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关于“有用”与“无用”之辩,庄子已有妙文,我就不再赘述了。
那些杀人放火,不眨眼睛,劫道劫色,毫不愧疚,
的穷凶极恶之徒就不用看下去了。觉悟对你们来说确实是没什么好处的。
因为你们很难真正觉悟。
自以为觉悟而肆意妄为的话,只会招来当头一棒,乃至更严厉的惩罚。
不过,如果你们心中还有一丝恐惧的话,还是看看的好。


精神胜利法真的不如物质上的所谓实际的胜利吗?
要知道,如果你在物质上无论如何也胜利不了时还可以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庄子借粮被拒还有闲情写“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寓言,不正说明他精神上的逍遥吗)
而如果你在精神上无法胜利时,物质上的胜利是帮不了你的。
(富人也会得抑郁症,甚至自杀)


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们都是各自一方时空的LORD,如果缺乏觉悟,心理不够健康,光明面(希望)总是输给黑暗面(恐惧),影响的可不止我们自己。


觉悟前的准备工作
1)知道有觉悟这回事,并有觉悟的愿望。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父亲怕傻儿子在他死后没饭吃,就把一颗无价的珠宝缝在儿子的衣服里。
在数不尽的众生中只要有一个生命觉悟了,就好比父亲已经把这珠缝好了。
所有众生觉悟的因缘其实已经成熟了,就等他们自己去发现了。
可是如果这个儿子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无价珍宝,或者傻到以为它不能当饭吃,不当一回事,
然么即使因缘巧合,一时开悟了,也会轻轻放过,继续流浪。
有的继续骑驴找驴。更多的继续日夜思谋下一顿饭,好似肉身这个坐骑或宠物的需要最重要。


2)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觉悟容易,树立自信难。
目前来说,已觉悟的人究竟太少。要搞投票的话,肯定失败。
如果我们只会人云亦云,一味地随波逐流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要觉悟了。
因为,被别人否定没关系,连自己都否定自己的话,就是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了


3)真正的逻辑思维。
一般人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能是一,或者是二,
不能既是一又是二,或者既不是一又不是二,认为那不合逻辑,
其实不然。
出三道逻辑题如下,并附“标准答案”
A 问: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答:两者都对,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把它看成是不动的,那么太阳就是围着地球转了。)
B 问:没有规律是不是一种规律
(答:是的,无规则运动倾向于均匀分布,而不是相反)
c 问:唯物与唯心,皆空与皆尘,是不是一回事。
(答:是的,都是某物,就等于都不是某物。全阴=全阳)


4)有精神病史,或者精神病家族史的请注意。
其实我们都有精神病家族史,我们都是亲戚,只是有的远有的近而已。
因此我们都有可能出现幻觉,暗示等各种奇异的现象的可能。
请记住:我们并不需要任何所谓好的,美的,善的现象或东西来证明自己。
同样,任何反面的东西或现象也不能反证我们。
我们觉悟了,我们自己知道。
剩下的事情只是慢慢通过实践树立自信,走自己的路,继续觉悟,以至彻悟。
不需要什么证明了。
其实,关于幻听、幻视、暗示,极有可能是每个人在觉悟的道路上必经的关口(考验)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能被带着走。


补充一点,最危险的不是反对之声,而是赞扬之声,
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有可能是你难以想象的幻听,幻视)
切莫飘飘然,轻举妄动,妄言,妄念。切记切记!


5)中土难生,人身难得,正法难闻
人身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人生半苦半乐,既不至于过分耽于享乐,也不会太过逼于痛苦
因而有更多机会开悟。
然而现在我们大多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我们只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而已。
我们似乎应该好好听驯兽员的话,能做到注意笼子的卫生就很不错了。
看看我们公共场所的卫生,好像还真是野性难驯。
在不少老师的嘴里,人性一词是可以等同兽性的,甚至还有所不如。
有的老师和家长更是以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为教育手段。
其结果必然是普遍的自暴自弃了。
现在我们要为觉悟做准备,就必须得战胜这个心魔。
我们作为人,离佛最近,因为他也是人
我们作为中国人,拥有太多的关于觉悟的文化遗产,
以至于今天你随便在网上逛逛,都能看到这样的文章。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因缘?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这个知,就是知觉之知,不是知识之知就是前文反复说的圆满平直的自性。
如来的智慧德相你早就具足了。
你所缺少可能也就是自信/谦虚而已。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老子)愿你早日明了自性,战胜自我(包括自卑和狂妄)。


6)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财
很多人以为觉悟是圣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因为我们贪财好色,是所谓的“小人”。
过去有部电视剧里有句可能是王朔写的台词“做个小人真快活”。
如果你真的快活的话,那是不用什么劳什子的觉悟了。
这篇文字主要是写给不快活的人看的。
我们为什么不快活呢?因为我们不愿意做小人。
这个“不愿意”本身就说明我们不是小人。
好色不是什么道德缺陷。
就像孟子所说的:你好色爱财没关系,你好色爱财你才能体会他人的好色爱财,
才能为他人着想。
这样看来,这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是发现良知良心的必备条件了。
坛经敦煌本: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
如果一味除淫,人类都要灭绝了,还谈什么觉悟呢。

王朔还有一句名言:女人无非两种,可以性交的,和不可以性交的。
性交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我看还是被性禁忌给放大了。所谓禁果最甜。
其实酒池肉林很乏味
而几乎整个西方心理学以及西方流行文化就建立在这上面。
而我们也已经西化了很久了。
睁开你的眼睛吧,人生有太多更美好的景色,绝不只是可交不可交黑白两色。

现在的人都认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钱只是个数目字
真正起作用的是物质,是财产(聪明人更关心不动产,而不是证券指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有产阶级,只有鬼神才是无产阶级
因为我们至少还可以买血,买肾。
觉悟未必能改变命运。真正的觉悟能使我们傲视命运。个人能得个什么果,有何要紧,怎么样都行。


没时间转帖整理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面这个链接


从《坛经》说开去


----------------------------------------------------------------------------


也许有的朋友看了上文已经见性了,
那么你就不能再说“外面天气不错,出去走走吧”这种话了
而要说“看窗内有小径有花园,景色很好,让我们运神通,将其进一步纳入心中,看看眼底风光如何变化吧”
我要是真这么说话,我老婆不会认为我有诗意,而会认为我该吃药了。
可见,明心见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已经习惯于向外看这个世界,而不是反过来“含”“包”“纳”
这不是个人的事,尤其是如今西化已久,
连佛教徒都视观音弥陀为外来的救世主。
没有虽亿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不要奢谈觉悟。
回过头来再看慧能,他不识字,没被系统地洗过脑,又是个樵夫,不太和人打交道
这些不是什么缺陷,反而是优势了。


西方人偏爱第一人称的游戏,向外探索(推演)世界
东方人较喜第三人称的游戏,把一切(归)纳入眼底
角度不同而已,本无优劣可言。
而且自性无所谓大小,也无所谓内外或中间
之所以要强调放大心量,含纳万事万物,不过是类似矫枉过正,引人入门的手段而已
一但入了门,就会发现既不能说物在心之外,也不能说物在心之内(心并没有比物大)
甚至于,心就是物,物就是心,
好比离镜无像,离像无镜,镜就是像,像就是镜
心与物的二元对立就是一种妄。
我们要超脱于二元对立,而不是从一边偏向另一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不仅仅是宇宙中微尘,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身体
在我看来,燃身供佛,刺血写经之类的事是佛家的一大污点,没什么光荣的,希望高僧大德们行行好,积点德,不要宣讲。


《坛经》:“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真正的佛法不是否定现实人生的,不提倡禅定之类的非常事,更不要说燃指甚至自焚了,甚至于是不求解脱的。
还在求解脱,想从这一边到那一边,就说明你还没觉悟,
一旦机缘巧合,觉悟了,明心见性了,就会发现这一边就是那一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你的,有何解脱可言。
在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改变的一个影视作品里有这么一段。
有个贵族在俄国抗击拿破仑的战场上,受到炮火连天的场面冲击,顿时觉悟,
然后被抓,要被关起来。他一听要关他,不禁哈哈大笑,说: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你们怎么关我呢?
(可见,佛性不仅不分岭南岭北,也不分东方西方。觉悟是属于全人类甚至全体生命的,不是某教莫宗某派专有的)
觉悟的人,不求解脱而自超脱,超脱于二元对立,就意味着既能品味甜粥也能品味苦茶,即能欣赏喜剧也能欣赏悲剧。
不被处境所左右。到哪里都能笑得出来。无所谓得失,输赢,胜败,甚至无所谓是非,对错,正邪
而反观还在“二法”“有为法”里打转的朋友,还在以“攀缘心”修道的朋友,
如果你说他不是在光伟正(或注定胜利)这一边的,他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的。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你这种无论胜败都笑得出来的“不二法”“见性法”“无为法”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我们不感兴趣,你还是讲讲如何中大奖,如何快速发财,如何出神通,如何往生极乐,如何接通外星高灵……吧”
某些“实修派”在我眼中与买彩票的是同一类人。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错的。我从不阻止我老婆买彩票。能中奖有什么不好吗?
有人胡了副好牌,兴奋过度,突发心脏病,甚至病故,这是牌的错吗?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可见,不是实修不好,追求所谓实际利益或物质的胜利也没什么错。
只是没有超脱的心态,恐怕消受不起。
古人说:悟后才能真修,不然的话,都是盲修瞎练,遇到魔障,很难通过。
而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神通不小,打开电视就是天眼通,拿起手机就是天耳通,
飞机高铁神足通,电脑网络他心通,……
而现代战争的惨烈输给诛仙阵吗?
如果没有觉悟,盲目追求神通和高科技是很危险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任何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学会怎么制作大规模杀伤武器
(其实最危险的是不起眼的电脑病毒,特别是当程序也能自己编程的时候),
而到时我们的心性能比现在强多少呢?各种主义教派是非对错之争会比现在少吗?
精神胜利法真的不如物质上的所谓实际的胜利吗?
要知道,如果你在物质上无论如何也胜利不了时还可以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庄子借粮被拒还有闲情写“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寓言,不正说明他精神上的逍遥吗)
而如果你在精神上无法胜利时,物质上的胜利是帮不了你的。
(富人也会得抑郁症,甚至自杀)


有朋友问如果被节节肢解还笑得出来吗?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估计我是笑不出来的,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能保持一丝清明就很不错了。
看来这个“到哪里都笑得出来”也是矫枉过正了。
坛经: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悟道路上最大的魔障不是逆境,而是顺境。最动道人心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和吹捧。
"无喜"比"无嗔"更难。
而我们之所以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是外部环境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最危险的不是肉体上的痛苦,而是感情用事。尤其是不能冲动。冲动就是魔鬼。
慧能所说的觉悟是一种大智慧(般若),正好对治中国人的滥情。
而耶稣的“爱”是一种PASSION,对于过于理智而显冷血的西方人更合适一些。


对于无是无非,无对无错,无正无邪,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有的朋友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们看来,人必须要有立场,必须要选一个信仰。
其实,中国十几亿人,大多没有信仰,不也活得很好吗?
什么都不信,就意味着什么都信而又不全信(不迷信),不走极端,不很好吗?
中国人讲究“有容乃大”,倾向“以德报怨”。
(楼主认为,只有一种信仰不能宽容,能就是容不得不点批评甚至要杀光异教徒的教派)
老外常诟病中国人没有信仰,似乎这是什么缺陷一样。
其实,如果这个世界正在走向“以牙还牙”“冤冤相报”互相毁灭的所谓“末日”的话,
(哪里是什么文明的冲突,分明就是信仰的冲突。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极端分子越来越容易获得大杀器)
那么中国的酱缸文化几乎就是唯一能拯救地球的希望。
“上天有好生之德”“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也许,这些年来,中国突然崛起,如有天助,是因为有使命在身。


在上文中我开了个拙劣的玩笑,说不能说“出去外面”,而要说“纳入心中”。
可能有的朋友以为我要规定人们怎么说话怎么思维。
不是这样的。
再次说明,那不过是矫枉过正的权宜之计。
自性无大无小,无内无外,无心与物,无能觉与所觉,无我与非我,无佛法与非佛法,无某某与非某某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会认为我要立一个“无”。
不是这样的。
说无,说空,说没有,说寂灭,……也一样是矫枉过正。自性非有非无,无是无非。
曾经看到有网友专门发贴说“真正的佛法就是什么也没有”,我当时回了个“真正的佛法连没有也没有”
那么我们是不是该立一个“没有也没有”,“不说”,“不立”,闭嘴躺下等死?这就是“无为”?
显然也不是。这分明是极为造作的“有为”。
真正的无为法,真正的觉悟者,一切无碍,可说可不说,可立可不立,可可可不可。
法无定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人说,佛法就是吃饭谁觉,似乎很对
其实也不一定,该减肥时就不吃饭,该加班时就不睡觉。
孔子的弟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对太调皮的弟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对太老实的弟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天下没有死理,不要认死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任何东西,包括佛经,包括本贴,都是服务于大家的,大家应拿来灵活应用,
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绝对的真理,那就是“没有绝对的真理”


前面我提到心(能觉/生命/我)与物(所觉/宇宙/非我)的对立是一种妄
有的可能是有洁癖的朋友,马上的反应就是要除去这个妄。
并且指出要人不想一头大象,就不能提这个象。你说“不要想一头象”反而更让人去想一头象。
的确如此。
可是,如果要追求极致的话,那么任何概念,某某与非某某的对立也是一种妄啊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呢?
除妄亦是妄,识妄即是真

《坛经》中有一段提到神秀派志诚去打探慧能,
志诚奉使欢喜,遂行。半月中间,即至漕溪山,见惠能和尚礼拜,即听,不言来处。志诚闻法,言下便悟,即启本心。起立,即礼拜,白言:“和尚,弟子从玉泉寺来,秀师处不
得启悟。闻和尚说,便启本心。和尚慈悲,愿当教示。”
惠能大师曰:“汝从彼来,应是细作。”志诚曰:“不是。”
六祖曰:“何以不是?”
志诚曰:“未说时即是,说了即不是。”
以上《坛经》各版本基本相同,下面敦煌写本多了句楼主认为很重要不能删的话:六祖言:“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

真觉禅师与侍者同阅《楞严经》次,至“我若按指,海印放光”处,侍者问云:此意作么生?师云:释迦老子好与三十棒!侍者云:有何过患,要吃三十棒?师云:要按指作么?
!侍者云:争奈暂时举心,尘劳先起!师大喝云:亦是海印放光!侍者大悟云:啊!多年来只以心起便是尘劳妄念,不知原是海印放光!

为什么本就是菩提自性的妙用,却成了烦恼呢?
就是因为我们太较真了。太追求完美了。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很难接受真妄不二。
为了擦干净镜子,连镜子里的像也要擦去。
有的朋友把“何处惹尘埃”,理解为“不要惹尘埃”,却不知根本就没什么尘埃,都是镜中像。
为什么我们一定不能想这头大象,想想也无妨,只要不过于当真就好了。
我很喜欢庄子创的“无所谓”这个词,欣赏“姑妄听之,姑妄言之”的态度。


有的朋友说前人有觉悟的根本不提心物对立(即能所对立,即生命与宇界空宙世时的对立,即我与非我的对立,即某与非某的对立)
甚至都不提“心”“物”二词。
“心”就不说了,坛经里到处都是。
坛经: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梁武帝:“对朕者谁?”达摩:“不识。”)
《楞严》: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只一觉,不分能所,妄为某能觉所觉)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
即便假设古人不提心物等等二元对立,作为现代人,特别是从小受唯物主义教育熏陶长大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甚至许多信佛或上帝的人,其实内心深处只是把神或佛菩萨当成一种客观存在而已,骨子里还是个唯物主义者。
那么,是不是说客观存在一定不存在呢?也不一定。(请听下回分解)


 

喜欢湖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湖叶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湖叶 (37521 bytes) 04/27/23
再续 - 湖叶 (37715 bytes) 04/27/23
续再续 - 湖叶 (34803 bytes) 04/27/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