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印度,太黄了吧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8-13 4:06 已读 448 次 1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觉得,世界上能让人对黄色感到惊叹的,除了动作片只有印度菜。”

“去了印度你只会发现,一切吃的都太黄了,全是黄色糊糊,就像某种……排泄物”

“不要尝试印度饮食,否则,你的大肠会变得不幸。”

据说,如果按照致病率来衡量,世界上只有两大菜系:

印度菜和其他菜。

印度街头的小贩,擅长用煎炒烤烹炸,把一切食材碾碎融合,倒上姜黄色酱料,让成品形成味道未知的粘稠黄色半固体。




在这个住着一万个神灵的国度,饮食是最接近天堂的存在。

它便宜到让当地人沉迷疯狂,也离谱到让外国人醉仙欲死。

伴随着咖喱的香气和街头的梵音,印度菜乘着短视频的东风,穿过喜马拉雅山北上,走进一部部交错连接5G网络的手机中。

人们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穿行,不小心手滑左拐进一个彪悍狠辣的印度饮食区。




“干净又卫生。”

美食博主言简意赅的形容,给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

到底是太好吃以至于词穷,还是难吃到超越了语言的极限?

看客们惊讶震惊,但依旧忍不住生理性地点开下一个印度“美食”视频。

怎么看印度人做菜还看上瘾了?


互联网魔幻饮食世界


短视频里的印度菜,带着全方位的生猛。

食材上从鹰嘴豆、虾仁,到新鲜牛粪包罗万象,做法上放纵到敢用手指代替铲子。




等成品里撒入灵魂香料玛莎拉,混合着牛奶、酸奶、香料等调配液体时。

即使是再常规的食材,也会呈现出稀烂的糊糊模样。




印度大厨的改造对象,往往从方便面山中的随机幸运小面开始。

制作过程很简单——

一边往香料浸黄未经洗刷的铁锅里注入冷水,一边在摆放包装纸香料瓶的案板上切洋葱。

再把面饼、配菜、玛萨拉一一放入铁锅,全员齐活后开火。




煮印度泡面的终极奥义,是高速搅拌混合。

在铁锅滋滋冒着翻腾热气的催动下,方便面已经有点粘锅了。

这时,汤里配着酸奶,出锅洒满芝士,才能做出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浑浊粘稠成品。




每位印度厨师都是大哲学家。

他们十分擅长,将司空见惯的东西打破重组,形成一套看不太懂,但又感觉很厉害的东西。

比如印式煎蛋,程序眼花缭乱到让人无法猜测,到底哪一环节才算食用品。

全程需要用到十二种以上香料,期间用碾磨杵压成姜黄色糊糊。

务必要把盘里的整块煎蛋,切得稀碎,把所有食材混合搅拌,才算能正式下咽。




而印度生姜奶茶,需要用包浆铁锅煮制而成,黑棕色液体上下翻腾,像极了炼金术师手下的核反应堆。

印度汉堡,也跟酥脆干爽的表皮绝缘,这里的汉堡皮,得在糊糊里打滚几次,才能呈现出拉丝效果。




剩下的,就越来越离谱了,吃印度食物多少需要会点儿手艺绝活。

头砸水果,讲究的是十级铁头功内力,处理牛屎饼,得提前学会屏息技巧。

真的,观看这些印度小吃视频,就好像是反复经历生活本身。

你永远都猜不透,什么时候是惊喜,什么时候是惊吓。




神奇的是,它们似乎带着某种鼓动性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浏览转发,自动占据了互联网的重要一隅。

以致于无论什么人,都可以靠印式小片走红。

时刻把“干净又卫生”挂在嘴上的刘庸,行走在印度期间,喝下恒河水,体验火焰槟榔。

一条不到两分钟的芦荟汁视频,轻而易举拿下1000W+流量。




作为多次上热搜的头部海外博主,郭杰瑞的探秘印度系列出了17个视频,不管怎样都要蹭上印度高中低档大餐的热度。




如果说知名博主对印度文化还带有尊重,那么更多的印度猎奇小片,更像是在刻意展示脏乱跟不堪。

比如下面这则无中生有的“腋来香饼”,便是十足的靠喜剧电影片段来造假博关注了。




印度饮食是绝佳的睡前催眠良药,可以被人人拿来开玩笑,它唯独无法入口。

毕竟人们潜意识默认印度食物是饮食界怪胎,把它跟疾病划上等号,谁会真的去吃呢?

于是它与互联网人的只剩下一种关系,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在遍地都是误解的情况下,少有人在意印度饮食真实的样子。


揭开印度糊糊的面纱


不少打着印度旗号的网红食品,其实都是虚假的。

全国各地的印度餐厅里,有一道著名珍馐,那就是能现场表演的印度飞饼。

厨师跟二人转演员类似,手上的面饼如手绢般起舞翻飞,试图用杂技化表演,提炼出食物的最佳观赏性。




可惜,印度飞饼并非来自印度,而是一款特殊的“中国定制”。

它只是印度移民在新加坡地区的发明,等流传到中国又被改造成,能添加水果的口味,以及在双手间跳舞的模样。

而另一些看似跟印度没什么关联的东西,反而是真实的。

比如,有着“奶茶之王”身份的统一阿萨姆奶茶,一年曾卖出40亿人民币,比喜茶、奈雪的销售额还多出3倍。

其源头正是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茶叶种植园。




被误解最深的还是咖喱。

它在1915年,跟着一位印度流亡政治家,去往日本新宿的餐厅中村屋,百年间征服了无数日本人。

人们平时购买的咖喱多源于日本,可是如果你问印度人咖喱一词,多半会得到满脸疑惑点头的否定答案。

因为在印度,咖喱根本不是一种固定调料,而是跟干炒还是油炸类似的烹饪方法,它的本意是“酱汁炒”。




印度菜最为人诟病的姜黄色“糊糊”产物,一半是很多人对咖喱的误用,另一半则是印度人必须如此。

印度的纯素食主义者占总人口38%,其中有些人十分极端。

他们甚至认为植物也有生命,拒绝吃某些蔬菜的根茎,毕竟那样意味着杀死它们。

这种奇怪的想法,得追溯到古印度时期。

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宗教,大多主张“不杀生” 思想,认定吃肉就是污染身体,吃素才能让灵魂纯洁。




于是,在这个包括屠夫、渔夫、猎人在内,一切靠杀生获得肉食的职业都是污秽的地方,素食自然成为部分人的最佳选择。

作为世界第一素食大国,哪怕无肉不欢的特朗普访问印度,印方也拒绝提供肉饼汉堡牛排。

桌上只剩下各色蔬菜跟特色素食萨摩萨饼(samosa)。




有限的食材必须要通过香料,才能增添复杂的味道。

不断外来的侵入者,给印度带来了丰富的调味品。

公元前2000年,一批批雅利安骑兵入侵印度,带来重香辛料的中东饮食;

16世纪,葡萄牙人引入了墨西哥国宝食物红辣椒。

一战期间,英国人又开展了“饮用更多牛奶计划”。

越来越多的香料跟奶制品混合在一起,让每个印度人都能根据不同规则,搭配出最拿手的玛莎拉。

印度菜的模样,终于变成糊糊了。




《摔跤吧,爸爸》促使玛莎拉球爆红,香料配菜洋葱也成为“政治蔬菜”,几次洋葱危机甚至左右了政坛选举。

他们也有吵翻天的南北方差异,北方邦同样能吃到烤鸡、烤羊、烤肉串。

显而易见,这几道菜跟糊糊可没关系。

其实,真实的印度菜,跟中国菜一样复杂。


你无法想象的真实印度


现实中,有关印度饮食的一切已经越来越妖魔化了。

人们认定印度菜天然带有奇葩属性,不然他们怎么用手搅和玛莎拉跟米饭,用恒河水涮完浮尸再涮食材?




每个打算去印度旅游的人,都被再三劝诫,千万不要吃印食物,也别随便喝水。

即使从印度回国,也多少带着胆战心惊。

不少人把对饮食的争议,扩大到整个群体,声称印度人习惯用手抓万物,是一种人类幼儿期行为,这意味着他们必然是落后文化。

然而在印度,食物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食物,映射着人的等级。

高种姓有钱人能站在塔尖,享受干净清洁的食物,斯文得体的就餐。

占全球贫困人口40%的印度穷人,无法消费昂贵的食物,只能走向街边小摊以及露天自制的蔬菜饮食。




目前,印度有约2亿人仍在忍饥挨饿,是世界上饥饿人口最多的国家。

神奇的是,在印度,没有人抱怨饥饿,那种肠胃不断收缩痉挛的痛苦,甚至可以被当做距离神明最近的时刻。

遭罪是应该的,谁让自己天生就是低种姓呢。

必须要经历这样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

宗教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民族的所有日常,食物也不例外。和印度菜有关的一切,也就越发矛盾和混乱。

什么菜该吃,什么菜不该吃,也都不是由个人意志人决定的。

有人大快朵颐精致的晚餐,也有人吃着混着沙土的鹰嘴豆饼。

在绝对素食主义者,用恒河水洗澡苦修时,可能远方的某个出口牛肉屠宰场,又遭到了惩罚。




到了国内,印度美食成为互联网流量密码之一,很多人开始沉迷印度菜混乱的一切。

这些饮食越难以下咽,肮脏不堪,让人嫌弃的要死要活,越能激发人的好奇心,以及潜藏着的赢家错觉——

“我们的菜比你阔得多了!印度菜算是什么东西!”

在这种心理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关现实,对远方陌生国度的离奇想象。

印度菜、咖喱味、恒河水,跟挂火车组成了最魔幻的象征。

可是,生活还是要过的,哪怕是在印度。

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拥挤马路上,食客扎堆簇拥在摊贩两侧。

看似百无聊赖,人们就这样杵在原地吃饭饮水,后来者不停挤进被围观的包围圈。

但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幸运的,饱腹又完美的一天。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