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

送交者: 我就是老林[♂☆品衔R3☆♂] 于 2020-06-11 15:13 已读 723 次  

我就是老林的个人频道

+关注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1930年1月
【译诗】
在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城中,
路途险窄,密林深暗,青苔光滑。
今天我们又去哪儿?
径直奔向武夷山下。
就在那里的山下呀,
风卷着红旗如幅幅图画。
【赏析】
一首小诗胜任了诗人心灵上重大而喜悦的任务,几个地点名词(音、形俱佳)流溢着汉风之美同时又轻快地勾出红军战略转移行军作战的运动之美。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畅达,意境开阔、清朗。
从地点名词一转,接着又是一组整齐的词语,“路隘林深苔滑”。行军的艰苦荡然无存,依然是美丽幽深的闽西风景。诗人在军旅中审美,慨当以慷发出命令:“定了,就直趋武夷山吧,在武夷山更美的风景中,开朗的红旗将倍添风景之壮美。”
这首诗前两句写得尤其美妙,都是二个字一顿,一连六顿,读来朗朗上口,又颇感凉快宜人,此诗虽写于冬天的行军,但给人有如沐春风,如享春雨的感觉,毫无冬日的萧索和寒冷:凉爽、轻灵、洁净、开阔;而诗中“风展红旗”般的大气乃毛诗一贯特征。
另外,这首诗的韵脚是:“化”、“滑”、“下”、“下”、“画”。音韵在此巧妙、妥贴,只有“滑”字入声,而其它三个字为去声,虽不在一个韵部,但仍自然滑顺,而且用的也是方音取叶法。
最后谈一点诗人当时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自1929年秋一直在上杭养病。由于红四军党内一些同志中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这一年6月,他被迫离开前敌委员会书记之职。而在紧接着的7月,红四军先后进击闽中、粤东,均受挫。广大将士要求毛泽东重返红四军。于是,在11月,他重返红四军工作。接着蒋介石纠集江西、福建、广东三省反革命武装对闽西苏区进行“三省会剿”。1930年元旦后数日红四军分两批进行战略转移,一批由朱德率领,另一批由毛泽东率领。
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虽然当时未取得决定的领导权,但他依然从容不迫,而且满心欢喜,没有半点患得患失的失落、悲观。从这首小诗就可以看到他乐观、向上的美好境界,当然这也是他的天性使然。
回答者:liuxx5599 - 副总裁 十一级 9-23 18:51
其他回答共 1 条
【题解】
1929年红军曾三次入闽:第一次在1月,第二次在5月,第三次在10月。具见《清平乐·蒋桂战争》的题解。在第三次入闽后,于12月间在上杭的古田镇召开了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田大会,毛泽东为这次会议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作了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经验的总结,使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在会议进行期间,蒋介石组织了“三省会剿”,纠集江西的金汉鼎、福建的刘和鼎、广东的陈维远等部向闽西苏区进逼。当时,福建的敌人占领了龙岩城,先头部队进抵小池,离古田只30里;广东的敌人进到武平、永定县城;江西的敌人也占领了长汀城。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会议刚结束,党就决定把部队开到敌人后面去,转移敌人的目标。于是,红四军的四个纵队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西岳武夷山,去江西开展游击战争。在行军途中,恰值新年。此词题标《元旦》,正是在这时写的。三战闽西,都取得辉煌胜利;古田会议,更收到巨大成就;眼前又成功的作了战略转移,使敌人嚣张一时的“三省会剿”归于失败。军事政治双丰收,军心士气齐欢畅。这就是此词写作的背景。
【笺注】
“宁化、清流、归化”都是福建省的县名。
“路隘林深苔滑”指行军途中情境。
“今日”指1930年元旦。
“直指武夷山下”直指,笔直地指向。武夷山,一作武彝山。
“风展红旗”风吹动红旗飘飘招展。
【赏析】
全词6句,33字,是一首小令,单调,一二两句写行军途中的经历和情况,是“元旦”以前的事;三四两句指明“今日”行军方向,五六两句写到达目的地,都是“元旦”的事。篇幅虽短,部署井然,极有层次。
“今日”句点明“元旦”。故作设问,逗出下文,一问一答,流宕有力。两句都是一气到底,中间没有停顿,结构与前两句不同,音节较为舒长,气氛显得缓和;全词句末都用仄声,独“今日”句用一个平声“方”字,使人很自然地生出“划然变轩昂”(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觉。这些地方,都见出错综变化的好处。它也紧紧配合内容,谐调地反映着诗句所传达的情绪。红军转向武夷山进发的时候,已经把敌军远远的甩开,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用不着在隐蔽地急行军了。所以可以振旅长驱,从容不迫,“直指武夷山下”。《清平乐》写进入闽西:“红旗越过汀江”;《如梦令》写凯旋赣南:“直指武夷山下”。纵横驰骋,东征西战,昂扬的战斗意志,磅礴的英雄气概,也都从这里表达出来了。
“山上山下”,按词谱本来算作两句,但就语法结构上看,只是一句两顿。句中有停顿,却连用叠字,以唱叹出之,有留连赞赏意,与第一二两句如“阪上走丸”者截然不同,这又是句法变换处,变换的极有情致。看吧,那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里,表面上只是写红旗,实际上则是歌颂军容的壮盛,军心的欢畅,这是热烈而又严整的场面;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流露着轻松快活的情绪。这是把想象,把诗的幻想注入形象中,注入绘画中,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可以说是丰富极了。全首词明白如话,极为朴素,这一句却设色绚丽,深得浓淡相称之妙。有此一结,也使得通篇精神俱振。
通读全词,不但诗意葱茏,诗情酣畅;而且有绘画美,像一幅鲜明的行军图;有音乐美,像一支雄壮的进行曲。单调小令,竟有这等容量,这般气势,而又平平道出,一似毫无用力,便一挥成风斤,全无斧凿痕,实在是第一等真诗,第一等好诗。非大手笔,何克臻此?非有深刻的具体感受,巨大的革命热情,又怎能如此自然浑成!
喜欢我就是老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