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后缀学(二十)我想要(6)自定义
无序被强行设定为有序——自定义性质的互异性——中层思维倒错——就让我们有了“空间”的概念,继而就有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西方哲学及一切实证科学,皆是依据互异性(差异性),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把研究对象高度概括为某个纯正唯一的“质点”的学问。因此,西方哲学及实证科学本质上皆可统称为“质点学”(必须有个目标的学问——海德格尔试图消除当中的差异性,但他认为存在是有结构的,存在的多样性中依旧有一种统一性的看法,本身就具有差异性。因为,统一意味着“不同一”)。如此一来,真实关系中的兼容性的内涵就发生了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改变——兼容性被撕裂,平衡状态发生变化。改变的部分变成了人为自定义的“容错性”——不容他者犯错或者尽量少犯错的性质(并且其对错往往是“我说了算”)。在后因果关系逻辑下,事物就有了对错、善恶、美丑的划分。就有了“对手”,也就有了“斗争性”——为什么有“矛盾”?——“刺”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矛盾,“能刺穿所有东西的锋利的茅”的“自定义必然”才产生矛盾。例如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千年之争”,争的就是自定义必然的“纯正唯一”。“纯正唯一”的上帝,居然成为人类宗教斗争漩涡中心真正的原罪者,不知他老人家心里是何感受?也因此,基督教,被一些人戏称为“嫉妒教”。又例如,在2021年间,西方罔顾事实真相,从传媒到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击,大肆宣扬中国的新疆发生了所谓的“种族灭绝”,其操作与“一瓶洗衣粉”就颠覆了伊拉克的模式“一模一样”。这种罔顾事实真相,肆意颠倒黑白的现象,有一个“专业”的名词表达,叫做“后真相”。“后真相”,也就是典型的后因果关系逻辑下的自定义必然——我们正处在一个“后真相时代”: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西方对病毒“讲政治(正确)”下,种种“魔幻”行为,皆是自定义必然的后真相时代行为。医学上有一种病症叫做“臆想症”。臆想症的病因有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环境等等不同因素。笔者认为,从《逻辑后缀学》的理念分析归纳,臆想症就是一种极端性质的后因果关系逻辑下自定义必然的后真相行为。也就是说:臆想症,既可能发生于个体,亦可能发生于某个集体某个族群甚至某个国家。再例如,为什么婚姻中有“七年之痒”?“爱”是什么?我们的所谓“爱”,基本上是建立在价值观之上。即“爱”是通过“评估”、“审视”之后贴上“标签”而产生的。但既然是“价值”,就不存在“恒久”,即总有“跌价”之时。“跌价”了,自然就“不爱”了。“跌价”与“持价”之间,就有了“斗争性”。真爱,也就是“情”,则是通过欣赏而产生。真正的欣赏,一定是“撕下”所有的标签(这段关于婚姻的讨论可参考笔者的文章《爱情启示录》)。兼容性是自然的;容错性是人为的。具有容错性的事物,“自适应”就不再是全方位(即有了“缺陷”),不是自适应的方位就被“他适应”取代。“他适应”,即要求环境或者说“他者”适应自身,如所谓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不能适应自身的,就排斥、拒绝,如所谓的“自然灾害”(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自然才没有兴趣“害”我们)。因此,他适应具有“真正封闭”的属性。封闭性越强,容错性越低,他适应的方位越多,脆弱性越高。到“零容忍”时,就变成全方位的他适应(除我以外全部是对手),形成全封闭,即绝对的纯正唯一的“质点”。(发散思维: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研究厕所里的干手机吹出来的风、门的把手上、重复使用的抹桌布上、电脑鼠标上细菌的数量;讨论冲马桶时马桶盖是否应该盖上、内裤穿多少次就应该舍弃时,我们正在打造某种趋向于零容忍的封闭机制:封闭环境的同时,封闭自己。)这里需要重复强调的是:因自他分别,对自己的要求等价于对他者的要求,两者都是他适应,两者的容错性是等价的。这就造成“排斥及不确定”这两个天然的本来作为后因果关系里内在属性的机制,变成了人类应对机制中的困惑——我的人生到底必须是“与众不同”还是“随大流”的困惑。在困惑中,“默默无闻”或“碌碌无为”的人总是因其纯正性及唯一性受到质疑而自置于尴尬和痛苦的心境之中;而“优秀者”往往扮演着质疑者的角色而同样自陷于一个与别人格格不入的怪圈中。我们总认为,存在有其意义(目的),人生应该有意义。但如何才是有意义?应该侧重于本征人格还是表征人格?当中的纠结反映了因为人格的二重性不能兼容时的难以抉择。 什么是“意义”?面对一朵花,有人喜之,有人厌之,有人护花,有人摧花。然后我们自己就沉浸在这些行为是否高尚或低俗的价值观中而“自嗨”——自作多情。“意义”这个词,只是对人类才“有意义”,“存在意义”不过是人类为“存在”所赋予的价值内涵(所以前面开始叙述后因果关系时,把“存在”后面的“意义”加上括号以表示人为性)——看过一个“心灵鸡汤”式的视频,一位心理学系教授认为:幸福与快乐不同,幸福叫作“有意义的快乐”,即幸福比快乐“高端”得多。但是,何为“有意义”?“意义”是有“值”的,但这个“值”的衡量是“可大可小”“见仁见智”的。那么,为了确定意义的“值”,必然产生纷争。并且,“意义”这个东西亦符合“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今天觉得有意义的事,如果日日如是,就无聊了,空虚了,就没有意义了,就必须再寻求新的、更大的意义——好听的叫做“追求”,不好听的就叫做“贪”——意义,是“忽悠”人类纷争与贪欲的催情剂——快乐,表面上是肤浅的,但其实是具有“当下(本文下卷会讨论真正的当下)”的内涵,具有直指人心的真实感。有意义的价值观,其实皆为肤浅的,外表“之观”——安徒生新童话:其实我们都没有穿衣服。综合借用马克思的两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它(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价值(这个概念)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斗争的气息;价值观的终极意义在于是它自身的掘墓人。价值观——《圣经》中的大洪水——并非是“外来的(或者说来自于上帝的)”洪水惩罚人间的恶,而是人类自身的“恶”被价值观包装后化为不可抗拒的滚滚洪流反噬了人类自身。——这里笔者为“唯心主义”再下一个属于《逻辑后缀学》范畴的明确定义:凡是对带有(真)值的确认性判断的认可,皆称为“唯心主义”;凡以存在意义作为讨论前提的理论皆是唯心主义理论。一直上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这个“有价值”的“目的因”的纠结就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为历代哲学家们的困惑。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视角主义把这种困惑表述为“诚实的目光(非道德性的本征人格)与不诚实的目光(道德性的表征人格)”之间的较量。海德格尔则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把具有存在意义的存在(皆是存在者的“用具”)表述为“上手状态”以区别于现实的“现成状态”,处于上手状态中的“状态”(生存)称为“本真状态”,处于现成状态中的“状态”则称为“非本真状态”。海德格尔更进一步把“本真状态”形容为:“错置了自身因此到处都在又无一处在的无根基状态”。当西方人“发现(其实是发明)了“人权”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天赋)”,最能体现出存在意义的宝贝之后(关于“天赋人权”,请参考笔者的《自由思想批判》第七节),马上如获至宝地据为己有。自此,真实关系中的兼容性就被彻底撕裂,人格二重性的天平就彻底倒向了表征人格,人类中的自私基因,通过冠冕堂皇的天赋人权“翻译”后的“基因表达”,终于被彻底激发释放,以“想要”作为生存意义的“新人类”就正式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当我们为“存在”赋予“意义”的价值内涵之后,我们的思维就因人格二重性失衡而发生倒错。因为,我们所认识的“存在”,不过是本章第一小节所讨论的“镜像”。当我们为镜像赋予“意义”后,就会出现“我是——我不是——我越是——我越不是——我越想是”这么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分裂怪圈,我们对自我的认同认识越深,自我的否认反而越彻底。由我定值的皆不是“我”。倒错后的思维拒绝接受真实关系,进而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自定义(俗语说的“挖了个坑”)真实关系。通过自定义真实关系而建立的真实,叫做“自定义真实”(本章最后一节会讨论自定义真实产生的根本机制)——主观存在——我们的目光:“从来不曾诚实过”(尼采的视觉主义所企图表达的)。特别是带着逻辑基因(实际上是悖论基因)的人类的语言与文字,更是重塑了真实,最终为自定义真实“定格”(海德格尔所举的例子“锤子与钉子之间有一种有意义的关联”就是一种“定格”后的自定义真实:手握一把锤子时看见什么都像钉子)。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乌瓦尔·诺亚·哈拉利教授所认为的“虚构的东西”同样是对自定义真实的认识(比特币,正是如此一种“无中生有”的、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没有任何锚定物、没有任何主权国家为其背书的,却让世人为之疯狂的极端性质的虚拟货币)。布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是对自定义真实的深刻的相同语义的相异表述理论,其所形容的“超真实” 就是发展到极致的自定义真实。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