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后缀学(十八)我想要(4)形式定律
被五大内在根本属性所决定,作为“是”判断目标的形式必然具有以下外在特性:脆弱性、保守孤立性、依赖(需求)性、差异性、不可持续性。不确定属性决定了形式都是“辩证的”,即易变的、脆弱的。任何后因果关系的变化都会导致形式发生变化;排斥属性造成了形式保守孤立的封闭特性,封闭性起着“屏蔽”作用,即不相容性,因此形式都具有局限性。形式的不相容性通过“震荡与重复”的模式而实现,并令形式与形式之间表现出“只有对立,才能存在”的模式;关联属性意味着形式不可能“自给自足”,不存在真正封闭的形式,一个形式必然是其他形式的有机组合,一个形式的建立与维持必须得到其他形式的支持,即资源的支持,这就是形式的依赖(需求)性,同样也反映出形式的脆弱性;逻辑属性则使形式与形式之间必然具有差异性,差异性意味着形式与形式之间的不可替换;必然属性反映了前因果关系中的“果”,因为形式的局限性而具有“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主导了后因果关系中排斥的面向。“是”判断目标即任何确定的形式都是以脆弱的保守孤立姿态在互相依赖又互不相容的冲突、制约、平衡的辩证关系中走向不可持续。这是“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九个重要外延。
二,形式定律。根据“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八、九个重要外延,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形式定律(“是”判断目标定律、确认定律)。形式第一定律:在观察者眼中,任何形式的维持都必须建立在震荡与重复的斗争前提之下。形式第二定律:在观察者眼中,越是复杂、高级、先进、精确的形式,他适应方位越多,容错性越低,在后因果关系中的依赖性、局限性(排他性)、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越强。形式的第二定律中的不可持续性亦可以说是一切形式的宿命(在这一节里,随着讨论,形式第二定律内容会有所补充)。(注:接下来的文章里会不断应用到“自适应”及“他适应”两个概念。一般的理解,“自适应”叫做“适者生存”;“他适应”叫做“优胜劣汰”。但《逻辑后缀学》里“自适应”及“他适应”概念,与一般学术上的理解有所不同)。接下来将对形式的两个定律作深入讨论。
形式第一定律:在观察者眼中,任何形式的维持都必须建立在震荡与重复的斗争前提之下。辩证逻辑认为:事物统一体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这个矛盾关系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个基本属性。《逻辑后缀学》则把这两句话更正为:任何事物在现象学“是”判断层面都表现为对立统一这种局面的矛盾体。在这个矛盾体中, 存在着斗争性这个基本属性(随着讨论的展开,会“纠正”这个结论),以及存在着两个层面上不同意义的同一性属性。斗争性这个基本属性的产生,是因为“是”判断在前因果关系主导下,后因果关系中的排斥性在起作用。指者要确保任何形式的“唯一纯正性”能够得到延续,就必须对相关联的其他形式或者说“他者”作出排斥判断,这种排斥判断必然出现在后因果关系中的“非”场,即“非”场是斗争性滋生的唯一土壤——你不是我,他不是我时,我才是我。“非”场是斗争性滋生的土壤。由于目标与“非”场存在共时性关系,意味着斗争性必然是共时性的(一种“在场性”)。(历时性)过程不存在斗争性,斗争性永远是(共时性)目标所引发。但“是”判断目标的震荡与重复表现与确认行为之间的“纠缠共生”,往往令我们以为过程也有斗争性(确认判断过程与目标被混为一体。下卷将赋予“过程”新的内涵)。只要目标确立,“非”场里的他者就必然会在指者的主观意识里同时产生,对他者的排斥判断就必须通过“现在进行时” 以震荡与重复的模式持续不断地进行。与此同时,目标反过来也是“他指者”的“非”场中主观意识里存在的一份子,即持续不断的排斥是双向的,指者与“他指者”双方以各自的“非”场来排斥着对方,这就形成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只有对立,才能存在”模式。根据五大内在根本属性当中的关联属性及不确定性,斗争性还有一重含义,就是可以要求相关联的其他形式发生性质上的改变。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求他者改变身份“加入(或认同)我的阵营” ,这叫做“他适应”。他适应永远是“外视性”的,即“除了我以外”的他者皆是“对手”。由于“是”判断成立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建立一个“非场”。即他适应就意味着“所有不是我的”他者都必须服从“我的独一无二”。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天然就是相悖的。如果“我”能够改变身份加入“他的阵营”,就叫做“自适应”。自适应永远是“内视性”的(“看到他者等于看到自己”——本文下卷将具体讨论)。自适应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相应。在他适应中,如果他者同意加入我的阵营,我的身份就能得到持续性的确定。但如果这要求恰恰也是“他指者”对我的要求,双方对等的“他适应”要求自然就形成了对抗:“对”与“错”的对抗、“好”与“坏”的对抗、“善”与“恶”的对抗、“人民”与“敌人”的对抗。对抗意味着没有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的身份的,当不同的“是”判断之间必须为谁是谁非争个水落石出的结果时,对抗性就转化成争斗性,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也就发展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继而发展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关系。从对立、对抗到反抗,这就是我们在现象学层面上对事物所具有的斗争性属性的认知。而斗争性的本质,即根据后因果关系而必然出现的“是”判断逻辑属性第七个外延中指者“为了维护目标的纯正性和唯一性”而进行的“有限过程对付无穷”的行为,亦即是“震荡与重复”的行为。简言之:有“是”判断就有斗争性。观察者因此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斗争性是存在(非实在)的天然属性(注:这仅仅是辩证法的观点。随着讨论的深入,《逻辑后缀学》将逐渐揭开“斗争性”的“神秘面纱”)。当我们把自己定位为这个世界的“外来者”,我们的存在就必然是具有斗争性属性的他适应的存在。在观察者眼里,自然界中,斗争性以种种化学或物理作用的表现为人类所认知。在观察者眼里,生物界中,斗争性因为“我需要”而产生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纷争概括起来不过是无数大大小小的“是”判断在“单挑或打群架”。这些纷争的产生,既有生物性的“我需要”的因素,更主要是由人性中特有的“我想要”的因素所造成(参考笔者的《自由思想批判》)。因此,与自然现象中的斗争性(随着讨论展开,会修改这种陈述)比较,人类社会中的斗争性明显复杂得多,有着显著不同的性质。
形式第一定律的社会学意义。(一),通过人格二重性认识后因果关系逻辑。(标题注解:后因果关系逻辑是一个全新的、在《逻辑后缀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后因果关系逻辑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但以人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会容易理解得多)。对于一般事物的原理,“前因果关系”是一种实在关系,“后因果关系”亦是一种实在关系。因此一般事物的存在就是纯粹的实在,亦称为客观实在,也叫做“真实”(《逻辑后缀学》下卷将继续全面深入讨论“真实的实在”)。真实当中并不涉及什么“意义”,前因果关系的历时性及后因果关系的共时性是完全同一(不是“统一”)的叠加态。因此前、后因果关系之间“是”与“非”的辩证关系具有浑然天成的、“远离平衡状态(与传统学术讨论里对平衡态的理解完全相反)”的“兼容性”(相干性),当中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这种不涉及任何意义的,真正“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兼容性”关系,才叫做“真实关系”,也叫做“自然而然”的关系。真实关系中的“关系”不存在因果律,这才是兼容性的真正意义所在:兼容性是前、后因果关系之间“连通”的根本(随着讨论的深入,会进一步剖析“兼容性”在“是”判断与“非”判断里的具体涵义)。真实关系中的元素只有无序性而并不存在什么“互异性”。真实关系中无序性等价于兼容性,在具体事物中表现为重生性(“重生”不是重复。重复具有间歇性及封闭性。“重生”的含义是:缘起缘灭之际内禀不变)。不存在因果律的兼容性,中国人称为“浑然天成”;佛学中形容为“互摄互入”;禅宗则生动地表述为:益州牛吃草,青州马腹胀。真实关系,当中的兼容性属于一种全开放的性质,其关联属性的依赖具有“随缘”的性质,其排斥性属性的封闭其实是一种“假性”封闭。有人说,“缘”的真正含义难以让西方人真正理解,笔者在这里给出一种解读:缘的意思是无序、兼容、重生(这里的“无序”在下卷里被重新解读为“真实有序”)。对于真实关系中的“缘”,可以借用现代法证学里著名的定律“罗卡交换定律”来加深理解(法国法医学家埃德蒙·罗卡创立的理论,其理论可以用八个字总结:凡有接触,必留痕迹——笔者称为“是就是了”。本文下卷会深入分析)。真实关系中并不存在“是”判断意义里的“纯正唯一性”,之前这个说法只是为了更容易理解“后因果关系”这个概念。因此真实关系中的事物,都具有全“自适应”的特点,即全方位调整自身,以适应任何环境或者说适应“他者”的任何变化的特点。例如水,在不同的气温气压下或不同形状的容器里会“自适应”为不同的形态。因此,大自然,特别是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大自然,才会给我们特别真实的感觉(但真实的感觉并不等价于真正的真实——本文下卷把真实的感觉称为“亚真实”)。因为大自然并没有区分什么美丑善恶,并不是为了什么意义、为了谁的意志而存在。星移斗转,规矩方圆,虎扑兔跃,龟踟蛇游,物以类聚,变化有序,万物作焉而不辞,乃自然之道——摘自笔者所著的《道德新经》。但在人性中,真实关系总是被扭曲。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