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棉花糖竟是牙医发明的?科学吃糖才能有效预防蛀牙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3-25 1:23 已读 904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近日,棉花糖和牙医一起上了热搜。




原来,棉花糖机竟是由一位牙医发明的。

牙医威廉·詹姆斯·莫里森痴迷甜食,热爱发明的他在1897年和一位糖果制造商一起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棉花糖机。那个时候,棉花糖还不叫“棉花糖”,而是有个非常梦幻的名字——“仙女丝”。十几年后,另一位名叫约瑟夫·拉斯科的美国牙医也独立制造了棉花糖机,制作棉花糖卖给自己诊所里的病人,“棉花糖”这个形象的名字就是他起的,很快就被大众广泛接受。

都说糖是蛀牙的“罪魁祸首”,这个棉花糖的发明似乎有什么阴谋。真的吗?其实,只要科学吃糖,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糖也是能和牙齿和平相处的。


为什么糖类容易导致蛀牙?

蛀牙,专业名称为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因素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等。人的口腔中有大量细菌,而糖类正是细菌分解代谢的能量来源之一,可以让致龋菌大量繁殖,产酸侵蚀牙齿,造成牙齿脱矿龋损,形成蛀牙。




如何科学吃糖?

糖类作为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类不可能完全不摄入糖类。既想吃糖,又不想蛀牙,那就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尽可能减少游离糖的摄入

游离糖是经过人工添加到食物中的所有单糖或双糖,包括蜂蜜、糖浆、果汁、水果提取液等等。日常应将游离糖的摄入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同时不能忽视果聚糖、可发酵的寡糖、高度精炼的淀粉等“隐形的糖类”。


二、在控制总量的同时,减少吃糖次数

研究发现,吃糖的频次对于龋齿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总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分次、多次食用含糖零食,会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的环境中,从而使龋病的发生率增加。美国儿童牙医协会制定的龋病风险评估量表中,将每天饭间食用含糖零食超过 3 次列为高龋病风险因素。所以,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一次吃完比分多次吃完,对牙齿的损害小。


三、选择高致龋性糖类的替代物

不同的糖类致龋性不同,大致如下:蔗糖>葡萄糖>麦牙糖>果糖、乳糖。致龋性最强的蔗糖存在和被应用在食品加工业,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糖类之一,为了避免过多地摄入高致龋性的蔗糖,目前多种蔗糖替代品正逐步投入使用,比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都是现有的蔗糖替代品。


四、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进餐和吃糖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减少糖在口腔环境中停留的时间。如果有糖粘在牙面上漱不干净时,可进行刷牙;吃酸性食物和糖后半小时用含氟牙膏刷牙,增强牙齿抗龋能力,促进牙齿表面矿物质的沉积,使早期龋齿再矿化,修复牙釉质。睡觉前、刷牙后不要吃甜食或喝甜饮料。


五、进食时增加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大量的粗纤维素,在咀嚼的时候可以通过机械作用清除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糖类和食物残渣,减少龋病的发生率。在咀嚼粗纤维的同时,口腔会分泌更多的唾液,缓冲口腔的酸性环境,减少牙菌斑的产生。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提醒,过量摄入糖不仅与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有关,也和糖尿病、肥胖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应科学有效地控制糖的摄入,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好好吃糖不蛀牙。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