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理性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佛学是科学:船子和尚的故事

送交者: Cunliren[♂☆★声望品衔8★☆♂] 于 2020-11-24 12:22 已读 29356 次  

Cunliren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佛学是科学:船子和尚的故事

我先前曾转帖过一位单纯先生的研究文章,并总结说,佛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
对于佛学,我觉得还需要加上一句,即,佛学是科学。这主要是从认识论来看的。
窃以为,认识论也是佛学区别于其它宗教信仰的地方。


佛学认识论认为,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即亲身体验和验证,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和他人的认知学说和体验。三者之中,亲身体验和验证被佛学认为是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从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得出的认知,以及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都必须经过亲身的体验,和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验证以后,才能真正成为自己认知,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佛学的认识论的话,那个字就是,验证的证,认证的证。


也真因为,我认为佛学是科学。科学的认识论,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三段论,即提出(新的)假设 通过实验来论证 根据实验结果来肯定,或否定,或修正,假设。如此循环提升。人类的认知在科学三段论的循环中得到快速进步。再伟大的学说,在被科学认证确认以前,仍然仅仅是个假设,假说。这一点,和来自东方的佛学不谋而合。佛学把亲身体验和科学认证看作认识论最重要的手段,和知识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说,佛学是科学。


佛学的认识论,也认可从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得出的认知,也认可他人的体验学说,譬如佛说佛经。这些逻辑推理有时是如此的精妙灿烂,譬如佛学三段论佛说XX,即非XX,是名XX”,一旦弄明白,能让人对许多的事理恍然大悟。佛说佛经更如浩瀚的大洋,总有一门一法能让万千众生开悟。但是,在佛陀看来,最精妙的推理,最灿烂的佛说佛经,所得出的知识,都必须经过亲身的体验,科学的认证,变成自己的认知,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才能成就无上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仅仅是觉得浅,而是真正的浅。


说到这,就想起船子和尚找徒弟的故事。


以下摘编自网络。


船子和尚,原名德诚,四川武信人士,生卒年不详。他自幼出家,受法于澧州(今湖南澧县)药山惟俨禅师。惟俨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的高徒青原行思一系的第三代传人。德诚在药山参禅30年,得禅宗之真传。


一天,船子和尚对两位师兄道吾、云岩说:你们将来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我率性疏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今后你们晓得我所到的地方,如果遇到有些灵性的佛家子弟,指一人来,我将平身所得,传授给他,以报先师恩德。


于是他从药山出发,渡洞庭、鄱阳,涉长江、钱塘,东行四五千里,一直到了朱泾,见此地芦苇萧萧,一水长流,风景轻灵,才停歇下来。于是,他在三泖一带上下百里的河流上,终日驾一叶扁舟,出没在烟波芦苇之间,随缘度日。有人时舞棹渡客,无人时挥丝垂钓。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便叫他船子和尚。


船子和尚在朱泾一直呆了30多年。船子孤身一人,每天随缘渡客,本意寻觅有悟性可度化之人。但30多年,所遇却总是世俗之人。


船子和尚70多岁时,师兄道吾到了京口(今江苏镇江)鹤林寺。道吾遇到夹山上堂说法。当时的夹山,已经熟读三藏十二部的所有经典,文才、口才都非常优秀。他讲经讲的特别好,每每他讲经时,天降花雨,地涌金莲。因此很有名望,是方圆几百里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法师。
这天,当他上堂说法时,一个小和尚问:
如何是法身?夹山回答:法身无相。小和尚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回答:法眼无暇。在堂下的道吾嗤嗤笑出声来。夹山心想,这笑的人肯定有他笑的道理,于是夹山便走下座,先顶礼,然后十分谦逊地问道吾:我刚才的回答必定有不对的地方,才让法师失笑。望法师不吝慈悲指教。道吾见夹山这样礼貌地问自己,于是说:你说的对是对,可惜不是你自己的。经他这么一说,夹山心里特别服气,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所讲的经,全部是在照本宣科,是按着前人留下来的书来讲的。至于书上所说的那种境界,自己确实没有体会,于是又赶紧顶礼,请求点拨。道吾也确实喜欢这个没有架子,学识满腹的青年人。有心收留他。忽然,他想起师兄船子曾经说过,有应门的给寻着点,他觉得这年轻人和船子很有因缘,于是说:我不是你师父,你师父在某渡口开船,你去找他吧。不过,你最好把这身方丈主持衣服换了再去找他,要穿破一点,否则他不会收你。


那一天,船子和尚一见平常人打扮的夹山,就看出他的与众不同。于是,他和夹山间展开了一段绝妙的对话,。


船子的第一句便是问:大德住什么寺?


夹山回答: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船子:不似,似个甚么?   


夹山:不是目前法。


船子:甚么学得来?


夹山:非耳目之所到。


船子: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


夹山入水被呛。头刚一冒上来,船子和尚就催他快说!快说!


气都喘不上来,人还在水里,夹山禅师满腹经纶刚想演说,就又被船子禅师用船杆按入水中。


夹山呛水。夹山刚冒出水面,船子禅师又逼他快说!快说!


夹山刚要开口,却又被船子按入水中,如是三番。


夹山和尚豁然大悟,乃向船子禅师点了三下头。


夹山上得船来。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


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


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


夹山乃掩耳,船子道:如是,如是。于是嘱咐他: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断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头边,觅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


夹山于是辞行,频频回顾,有些难舍难离。这时,只见船子大喊一声:“小子


夹山禅师回头一看,船子禅师竖起船杆说:汝将谓别有?!(你以为我还有别的要教你吗?)。于是就把船弄翻,自己淹死了。


夹山禅师这回就死心塌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三十年后,夹山再登堂说法。人问:“如何是法身?”夹山答:“法身无相。”人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答:“法眼无暇。”。


说法还是三十年前的说法,可夹山和尚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夹山了。


可见,佛法是多么重视“证”,多么强调亲身体验和科学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对那些照本宣科,以书解书,以言解言的说法,佛法是深不以为然的。


最后,说一下写这篇博文的“机”。我写文章,喜欢从自己的亲身体验,经历,和领悟去入手。以言启思,以验证思证言。但这也引来一众嘲笑,说他就会说“我经历过”,“我的经验是”,等等。故有此文。


贴主:Cunliren于2020_11_24 21:46:09编辑
喜欢Cunlire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Cunliren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