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每天总会收到若干封学生申请读硕士、博士的邮件。各国的学生都有,当然数中国学生最多。我通常是把邮件先迅速扫一眼,主要寻找的关键字是学生的毕业院校。毕业院校不知名,比如中国院校不在211/985之列,也就不再看了。如果毕业学校不错,再看看学生邮件的内容,如果学生背景也不错,再打开附件,看看里面的成绩单、简历和自我介绍的文书。真遇到满意的,就给他回个信约时间面试。
学生叫张木,申请科研型硕士,是国内某个够不上211/985高校的大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我那天竟点开了他邮件的附件。一眼扫过,在校成绩不错。在这种学校拿到这样的分数也说明不了什么,我不以为然。打开他的简历,开头自我总结的第一行字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有同情心。我见过成百上千份申请学校的简历,从来没有人写这个优点。毕竟都是理工科学生,谁会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把这个写上简历?这会是个什么样的学生?我又把他的成绩单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他有一门课的成绩居然是D。再定神一看,那门课的名字是“习XX思想”。我肚子里发出了快乐的笑声。
但一年多前有一次我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打破了这个常规。给他个机会?学生的背景的确是弱了点,但有同情心这条已经打动了我,他还能把国内的政治课考到这个分数,或许,孺子可教?毕竟,做好人比做好学问更重要。我于是用英文给他写了回信。我用很官方的语气说:很感谢你的申请,我对你的档案有兴趣,是否可以下周视频面试一下?我又给他列了四门课,说你从这四门课里选一门,我面试时想了解一下你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
张木很快回了信,看得出他很兴奋,Thank you for the invitation,后面跟了三个感叹号。我们于是约好了视频面试的时间。
面试是在晚上。他在视频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淳朴的孩子,简单,真诚,活泼。他先用英文问我能不能说中文,我说可以。他表示了感谢,说自己准备了一个十五分钟的自我介绍,可不可以讲给我听。我说好。他的PPT显然是花了功夫。我至今记得他PPT的第一页。那上面仅有三个数字:10, 100, 1000。他说他家在大山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10公里,他整个小学都在一个老师家里借宿,两个月回一次家;他上中学进了省城,住校,学校离家100公里;上大学,考进了这个学校,离家1000 公里。他神采飞扬地介绍了自己一路的成长,在大学成绩、兴趣,参加的课外活动,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三个数字。
他说完,我也花了七八分钟介绍了我这边的科研兴趣和科研风格,同时强调跟我读研究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他说,您说的科研方向我还 不太懂,但我会努力的!我说,我让你选一门课我考考你,你选的哪门?他说,线性代数,您考吧。仿佛信心十足。
线性代数的“线性”是什么意思?我问。
他愣住了,像忽然停了电的机器,卡在那里。他紧锁眉头,脸涨得通红。憋了差不多一分钟,他说,好像老师没讲过……
那我换个角度问吧,你说说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定义是什么?
他变得很紧张,开始凌乱地回答,虽然答案也沾上点边,但不得要领。我没打断他,听他不停地补充自己的答案。我听出他的声音越来越没信心,终于慢慢停了下来。
我给他讲了答案。又问了他几个类似的基本问题,他还是答不到要点。
我叹了口气,唉,你这门课考了95分,怎么这么基本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他垂下头,颓废得像一只湿漉漉的流浪犬。
这恐怕还是这几门课里你学的最好的一门吧?如果我考你其他课……
我漫不经心数落他的话音还没落地,视频那边忽然听到奇怪的声音。
我赶忙看过去,他低着头,肩膀一耸一耸地抽泣着,一边抹着眼泪。
我跟学生面试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我又必须说点什么。
嗯……线性代数这门课,嗯……你学的……是不够扎实……当然这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国内的教育也不强调这些基本概念……我当年在国内学的线性代数也不一定就能回答这种问题……
老师,您别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学的还不够好,但没想到这么不堪一击。他擦干眼泪。
谢谢老师给我面试的机会,我下线了。他深深地点了下头,退出了视频。
坐在电脑前,我脑海里一直回放着刚才的场面,半天缓不过来神。我是不是说话太随意了?第二天一早,张木的一封信出现在我的邮箱里。
今天和老师的会议让我感受颇多,我就用中文写一封邮件。
首先感谢老师的时间付出,老师特意选择北京时间的白天跟我视频,还跟我说中文,我十分感激。
我今天我面试失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我们学校,相对于周边的人我学习算是非常认真了。我很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在专业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考试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让我自以为学得不错。但这次,也是我经历的第一次,我这层遮羞布被老师用很直接的方式戳破。从老师考我的问题,我认识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但我大概是国内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会考试,但没有真正理解。我也曾尝试学习国外的教材以增进理解,但是考量到我的英语能力以及时间成本收效,又半途而废。这一周为了准备跟老师面试,我在网上跟一个台湾老师的视频教程重新学了一遍线性代数,感觉醍醐灌顶般的收获。但没想到老师一问,我又原形毕露。
我认识到自己跟老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老师能考虑收我做学生,我保证会加倍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即使老师不收我,我也很感激老师今天给我的面试机会,并当面指出我的问题。
此致敬礼
另附上我的个人博客,好让老师更好了解我。
http://xxx.xxx.xxx/xxx
点开博客,一幅幅山间的照片映入眼帘。深深的密林,陡峭蜿蜒的土路,泥巴墙的房子,几只鹅在房子前徜徉,穿着破布衫的孩子在咧嘴笑,一个满脸泥灰的老人蹲在柴火上抽烟袋。那就是张木的家。我心里泛起怜惜。
像张木这样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走这么远,真的很不容易了。
但我还是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也是用中文。
我应该首先给你诚恳道歉:我昨天措辞不得体,没有考虑到可能给你造成的困扰,请谅解。
关于你的学术水平,我必须坦诚地说,你目前还达不到跟我做科研的要求。我觉得现阶段收你做我的硕士生对你我都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很抱歉我不能收你。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收你并不意味着你不能跟其他老师读研究生、做科研。也有很多科研领域的入门要求并不高。
我还想说,你开放淳朴的性格是我很欣赏的。其实你简历里最打动我的是那一条 Empathy。这在理工科学生的简历里大概是绝无仅有的。可能别的理工科老师对此不会在意,但我在意,认为它很重要,很宝贵。
你从大山里走出来,已经走得很远,我相信还可以更远。如果今后学业上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地方,可以跟我联系。
祝一切顺利。
半年以后,张木给我发来邮件,说他被加拿大另一所大学录取为授课型硕士生(授课型硕士不需要做科研,没有导师,只修课拿学分就能毕业),向我咨询该选哪些课修。
我回了信。
贴主:落飞于2025_02_15 22:02:33编辑
已标注为落飞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