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叱咤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杭州“国际滨”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4-05-09 10:45 已读 2478 次 2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5-09 19:01 作者:汪雪涯(杭州) 图、文


Massimo Jamila(中间站立男士)一家是意大利人,他们非常和善有爱,2015年来杭州滨江生活。他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对太极拳、咏春拳都有很深的研究。 (汪雪涯/图)

杭州市滨江区地处钱塘江南岸,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行政区划面积72平方公里,上市企业达到72家。像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安恒信息等世界级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都在滨江区。这里是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试验田”,也是浙江省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Salako,利比亚人,2019年来杭居住,浙江外国语学院大学生。 (汪雪涯/图)

Sarah,美国人,1996年出生,2020年来到杭州当中学老师。她喜欢西湖和湘湖,计划长期在杭州生活居住。 (汪雪涯/图)

截至2022年12月底,滨江区实际利用外资占杭州地区的18.7%,居浙江省第一。滨江区在册外资企业有1478家,在册境外人员有1400多人,他们大都来自美国、印度、加拿大、俄罗斯、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外籍人员在滨江区的企业就业,也有的人选择在滨江创业,或者长期居住在滨江。

Walfredo Velez Zerquera,古巴人,1987年生,2021年起居住在杭州,酒吧架子鼓手。 (汪雪涯/图)

Zhazgul Bekkulova,吉尔吉斯斯坦人,在中国出生。 (汪雪涯/图)

这几年,我的工作和生活重心从另一座城市转移到了杭州,因为女儿曾经留学海外,也因为工作常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外国友人接触,让我有机会关注到“新杭州人”群体。这些怀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异乡人,他们来到异国他乡是如何生活的,与我这样的“新杭州人”有着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感受,好奇心驱使着我,让不擅交流的我走近他们,并逐渐融入他们的圈子。

Negi,印度人,1979年出生,2018年起居住在杭州,印度餐厅厨师。 (汪雪涯/图)

Violetta,一位特别喜爱表演的俄罗斯姑娘,2021年起居住在杭州,在小学任教。她说杭州是一个永远特别的地方,她在杭州度过很多特别又美好的时光,生活在中国就像生活在未来。 (汪雪涯/图)

G20峰会和杭州亚运会都在杭州的滨江区成功举办,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网民都比较认可“国际滨”这张名片。我的作品正好契合这种定位,虽然后来拍摄的外籍人员从滨江区扩大到整个杭州市区,“国际滨”慢慢变成一种指代。这既是当地的一种愿景,也是杭州这座城市走向世界、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的前行趋势。

Aizada,吉尔吉斯斯坦人,1996年出生。2013年在杭州创建人工智能公司,公司技术人员中有5个博士。喜欢打排球、网球,拳击,阅读。 (汪雪涯/图)

从2020年项目启动之初我主动寻找和征集拍摄对象,到现在他们联系我各处约拍,前后已有四年时间,我采集到了两百多位外籍友人的肖像故事。针对每个人设定访问题目,约定每次见面时间,彼此相互了解,寻找拍摄场景,倾听他们的故事,观察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是我这几年主要的工作状态。

这些自带话题性的特殊群体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流转中,重构着自我的身份认知,在“故乡”与“异乡”的空间位移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定义着自己与城市的关系。他们让我丰富和拓展了关于杭州的书写与想象,也让我从这些以国际化和现代化形象融入世界的鲜活故事中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5_09 10:46:20编辑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