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南京农民从河里捞出一“铁疙瘩”,专家看后大喜:找了100多年了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1-12-02 23:57 已读 9673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1-12-02 11:08

前言


古老的种子,生命的胚芽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物质与精神上的宝贵遗产,它等着我们去继承与开放,中华文明的瑰宝经久不衰。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过去的科技水平与现下有着天壤之下,但很多文物的发现却让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过很文物因为种种流落海外,或者深埋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只有在意外情况下,我们才能有机会看到。


由于文物经历过无数岁月的磋磨,大部分都失去了最初的光彩,甚至变得四分五裂,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没准发现了珍贵的文物也认不出来,还以为是什么人随手丢下的物件。就比如曾经在南京,一位农民就无意间从河里捞出来一个“铁疙瘩”,造型特别像现代工艺,没想到考古专家看后大喜,直言已经找了一百多年了,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专家这么重视呢?



1.“金陵第一奇物”


在北宋时期著成的一部描写风土人情的杂记《岳阳风土记》中层对一物件有过记载,其中说这物:“江岸砂碛中,有冶铁数枚,各重千斤,四端平分燕尾,若两欤相向,中各有巨窍,径尺许……”从这一描述当中可以看出,这一物件是由生铁铸造而成,并且重量达千斤,一般会出现在江岸这一类的地方,但是对于其具体的用途并没有详细描述。


无独有偶,在《白下琐言》当中也对这一物件进行过描述,将它称之为“双铁镇”。当时的百姓们对于这一东西也十分陌生,并不知道究竟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作何用途,因为形状酷似见到,民间又猜测这不是本土的东西,应当来自于天外,因此将其称为飞来剪。由于没有人知晓这一物品的来历与用途,人们将它看做“金陵第一奇物”。


通过图片和历史记载,我们能够知道,飞来剪的形状一般呈X形,并且是用铁打造成,有千斤之中,并且在其X的交叉处一般会有两个大小一致的孔洞,中间有两条横杠将其分开。从外表上很难看出飞来剪在古代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少专家也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较为可靠、确切的答案。


2.飞来剪实物的发现


飞来剪除了在南京有过发现之外,湖北岳阳市也曾出土过三件,无论从外形、重量还是细节上来说都与古书记载和南京飞来剪完全一致,这就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局限于地方的物品,而是某段时间内在一定范围中曾经广泛出现过。这样一来,飞来剪就必定有其不为人知的用途,专家们推测,有三种说法比较可能。



第一种说法认为,飞来剪在古代为用来防窃的。古代寺庙中常常出现粮仓被盗的情况,因为就用重量较大的生铁来镇仓,保护粮食。第二种说法认为,在古代人们缺乏常识,认为洪水泛滥是蛟龙所致,而蛟龙畏铁,因此就利用生铁铸造成飞来剪,以震慑蛟龙,抵挡洪水。第三种说法认为,寺庙在建造佛塔时,基座至关重要,需要以十分坚固耐磨的东西来充当基座,飞来剪便派上了用场。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被大家认可,1983年曾有法国的传教士见到了飞来剪,并且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他在中间的两个孔洞中发现了铅浇筑的痕迹,这一痕迹一般是用来连接构件是会出现的,因为他认为飞来剪应该是古时建造佛塔时,帮助搭建基座的一个部件。因为这一说法有一定证据,便得到了支持与接受,但它实际的用途,还需要在后续考古过程中继续发掘,直到有确切的证据。



3.飞来剪失而复得


目前,全国范围内只发掘出了六件飞来剪,其中有三件都在南京城中,它们被收藏在铁塔寺、灵谷寺和大报恩寺。由于年代久远,经过世事变迁,灵谷寺的飞来剪保存相对完整,铁塔寺的飞来剪在战争中辗转多地,最终回到了南京博物馆展出,可惜的是大报恩寺的飞来剪却不知所踪。


从明清至现代,百年时光过去,改朝换代、战乱频繁,一件铁器能够完整的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但是意外丢失仍旧令人心痛,人们不知其价值,很有可能将它当做普通的铁器。


直到2018年南京博物馆面向大众征集文物时,一农民带着个形似“X”的铁疙瘩来了,专家们经过严格仔细的鉴定,最终确定它就是大报恩寺遗失的那件“飞来剪”,它与现保存完整的两件飞来剪几乎一致。农民说,他家祖先是在秦淮河上打渔为生的,偶然发现了这一物件,只知道这是一件铁器,对其过往并不了解,打捞回家之后,就一直保存至今。



这也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重达千斤的铁器能够被打渔者发现并且运输回家,还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专家们看到失而复得的文物,十分欣喜,如今这件飞来剪也在博物馆当中进行展出,供世人参观了。


既然飞来剪在古代某个时期用途广泛,那在其他地方就一定还有它的存在。有一件飞来剪来自于民间,就有可能还有其他流落于各处,相信随着专家们研究探索的进步,一定能够发掘其原始价值,找到更多珍贵的文物,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古人的生活智慧。


结语


《论语》中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根,使我们灵魂的纽带,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很多珍宝被他人夺去、毁坏,再也无法复现曾将的美好,因此我们更要抓住现有的力量,重现民族之气节。


引用文献


《岳阳风土记》《论语》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