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青年毛主席找同学借书,遭对方刁难,后中央指定他首个为主席写传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4-05-05 9:00 已读 3084 次 3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5-05 17:40

1909年,毛主席考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这是一所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学校,不过由于学校门槛比较高,教了很多新式思想,其中更有物理化学之类的完全不同于当时传统学科的内容。

在这里毛主席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并且不断的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切磋。不过,当时毛主席处境要至于其他同学要差一些,所以时常被人称之为“乡巴佬”。

其中,有一次毛主席听说一位同学有一本关于世界英雄豪杰传的好书,就想要向对方求取。可没想到,竟然遭到了这位同学的刁难。

这位同学名叫萧三,是当时学校有名的才子,父亲还是当时的物理老师,在学校颇有名望。

当毛主席拜访他时,他似乎对这位外地来的乡巴佬不是很看得上,因此明明书在手里就是不想借给对方,甚至还给他出了难题。

“书倒是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点讲究的。”、“我的书有三不借。”“无才学者不借,庸庸小人不借,我出联而不解答者不借。”

看着对方那笑嘻嘻要看自己出糗的模样,毛主席自然知道对方在刁难自己,不过他从来也不虚人,于是笑着对对方说:“请仁兄出对联。”

只见萧三稍一沉吟,立刻说道:“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快对,快对。”毛主席略一思索,立刻答曰:“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一听当场就羞的满脸通红,看来对方是真有才,不仅说的有理有据,而且还能顺道讽刺自己。他立刻转变了态度,不仅把书庄重的给了对方,还道歉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

时隔多年后,毛主席同斯诺交谈往事,他不无感慨的说道:我在东山学校学习的时候,平时总是一身破旧的衣服,许多学生因此看不起我。不过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是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

而毛主席提到的这位作家,就是当年刁难他的东山同学萧三。

对此我们不由得感慨,当年能和毛主席当同学真是幸运,尤其是这位叫萧三的人,当年居然刁难过毛主席,但最后又成为毛主席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缘分可真是奇妙。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能够和毛主席成为好朋友的人,注定了也不是寻常人,只是他们的故事我们了解的比较少。例如本文要聊的这位萧三,他除了是毛主席好友和损友的身份以外,还有着无数的成就和荣誉。

他和高尔基共事,为列宁护灵,由胡志明介绍入党,同邓小平一起办刊物,当过任弼时的老师,还是国内第一个将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传向全世界的大文人......

当年他的肖像曾悬挂在苏联东欧许多普通老百姓家里,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个符号。

时间回到1896年,萧三出生于萧氏家族,在家里排行老三,他有一个哥哥,就是著名的萧子升,再加上弟弟萧子凤,兄弟三人合称萧氏三杰。

在东山读书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哥哥一同成为毛主席的好友,当年也是嬉笑怒骂,指点江山,时常与毛主席聊天,有时也会吵得不可开交。


也许是性格使然,三人越聊越投机,后来还成为了革命的挚友。1918年,毛主席和蔡和森,萧子升,萧三等人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萧三有幸成为毛主席革命道路的起始站中的一员。

之后毛主席回到湖南,又开展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期间毛主席曾住在萧三的家里,在毛主席革命思想的形成阶段,萧三又得以和毛主席探讨未来走向,并帮助毛主席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思想。

1927年,萧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毛主席受到质疑,萧三坚定的支持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抵制当时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此又在毛主席为中国革命方向的斗争路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1939年,萧三从苏联回到延安,期间他得到了任弼时的帮助,在西安又见到了林伯渠和邓小平,早年两人一起共同创办过少年期刊,双方也是一见如故,叙旧了好久。


之后抵达延安,毛主席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且安排他在延安搞文艺工作。

萧三在文艺方面的成就很高,他先是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之后又担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文化常委和文化俱乐部主任,期间创造了大批诗歌作品,不仅得到毛主席的亲自提名,还得到了朱德,叶剑英,董必武等人的支持和称赞。

因为表现突出,他也因此被提拔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委委员。

当年,萧三的作品如同举起了诗歌的子弹和刺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号召了更多的人起来战斗,极大的鼓舞了士兵和底层民众的斗志。

毛主席对其十分敬重,期间还将自己的一匹爱马借给了他,让他得以采访方便。


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任弼时同志安排他一个重任——给毛主席写传。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萧三先后写了《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成为了国内首个为毛主席写传记的人。

总而言之,当时萧三成为与斯诺一样的人,不仅在延安大名鼎鼎,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望。

然而,在革命和事业上萧三一往无前,但是在感情方面却是一地鸡毛,搞得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都头疼不已。

萧三风流倜傥,学贯中西,而且精通俄英法德多种语言,走到哪里都是女孩向往的对象。因此,他的人生引得很多女孩撞入。

早在和毛主席读书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给他找了一个大家闺秀——一位名叫谭雪君的姑娘。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双方很快就有了孩子。

不过,萧三去了法国勤工俭学,只能留下有孕的妻子留在国内。然而,这一别居然是永别,谭雪君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这一段感情让萧三十分痛苦,为此他将全身心投身于工作中。

期间他在李大钊同志的手下工作,在工作期间,他认识了一位苏联姑娘瓦萨。瓦萨对萧三十分向往,于是对他展开了热情的攻势,双方得到组织的认可,结为了夫妻。

可惜,当时的革命形势很复杂,萧三一心想着要回国,再加上双方在观念和认知方面有差异,因此两人最终和平分手。

连续两次婚姻的失败,让萧三本来就是生病的身体更加脆弱,1938年,萧三去黑海疗养,期间他又认识了德国姑娘叶华。

对方被他的气质吸引,当得知对方是著名的中国革命的歌手和中国苏维埃大诗人的时候,她一股脑的投身于萧三的怀抱当中。


正如叶华自己的感慨:那一次他爱上了萧三,爱上了中国。

很快两人结为夫妻,叶华也来到延安当学校顾问,毛主席对两人的感情很重视,还特意表扬说:叶华中国化了。

不过这段感情后续也出现问题,延安来了位新姑娘,名叫甘露,这位姑娘带来了萧三妹妹的介绍信,萧三应妹妹的嘱托,照顾这位姑娘。

没想到,这位叫甘露的姑娘才华出众,一来到延安就以扮演花木兰出了名,很快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最美“花木兰”。也许是对英雄的崇拜,也许是日久生情,萧三很快也和对方产生了感情,而且此事还被发现。

叶华一怒之下,带着孩子去了苏联,众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周恩来亲自为萧三办了离婚手续,随后又安排了他和甘露结婚。


据资料记载,这次婚礼相当隆重,中共五大书记包括毛主席、少奇同志、周恩来总理、朱老总、任弼时全部罕见参加了,毛主席还特意送给了他一条加厚的羊毛毯,祝他们白头到老。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在解放以后,萧三应组织的要求去国际参加世界和平会议,期间苏联方面对他很重视,误以为他是“假离婚”,于是又撮合他和叶华和好,结果两人又旧情重燃。

回国时,萧三带着叶华回来了,而看到妻子甘露的眼神,萧三无比愧疚,最终还是甘露想到叶华远走苏联,孤儿寡母,也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两家人和睦相处。

不过当时的情况很复杂,萧三的婚姻变成了一个国际化问题,苏联方面更认可叶华,国内则因为前面已经离婚,所以将甘露当作他的合法妻子,搞得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们头疼不已。

1950年,还是朱老总出面最终作出决定,为了中苏关系考虑,萧三和甘露离婚,与叶华结婚,但需要兼顾好两个家庭。


不得不说,萧三的感情的确挺复杂,搞得中央的几大领导人为他反复操心。也是由于他感情多变过于浪漫的行为,组织当时也给予了他口头警告处分!

但必须承认,萧三除了在感情上问题比较曲折外,他的“其他”绝对是堪称传奇、伟大。

他的作品传遍全国,他翻译的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传记也传向全世界。如今年轻人可能对他印象不太深刻,但他所书写的一切都已被载入了我们的党史中,成为优秀范例。

参考文献《萧三:第1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人》、《萧三革命一生诗一生》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5_05 9:02:05编辑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