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邓曼 - 中国第一女哲(下)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4-13 1:22 已读 2000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黄玉顺:邓曼 中国第一女哲(下)


(二)首创天道盈荡命题


上述天道的内涵,邓曼将其概括为盈而荡。这是邓曼独创的思想表达。


1天道盈荡命题的首创价值


刘向评论邓曼:识彼天道,盛而必衰。这当然指邓曼的命题盈而荡,天之道。但是,邓曼的原话,刘向演绎发挥为物盛必衰,日中必移,盈而荡,天之道也,并引证《周易》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确实,《易传》具有类似的思想,诸如:“‘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易传》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在邓曼之后很久才出现的。


而在春秋时期,前面提到,最接近邓曼盈而荡,天之道命题的,只有伍子胥的命题盈必毀,天之道,却是晚于邓曼的。而且,伍子胥的命题与邓曼的命题是不同的:邓曼强调(详下),而伍子胥却强调必毁。其实,盈而荡未必走向,如《易传》说: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这些都是与相反的趋向,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同时,《易传》讲,如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也是从正面的意义上来讲的。


2天道盈荡命题的思想内涵


仔细分析这个命题的语境:楚武王……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显然,邓曼的命题,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抽象的结果,这种思维跳跃充分体现了邓曼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谓,其具体含义,指邓曼说的王禄尽。杜预注:武王始起其众,僭号称王,陈兵授师,志意盈满。刘向翻译为:王德薄而禄厚,施鲜而得多。物盛必衰,日中必移。这里当以禄厚的诠释为近,即邓曼的原话并没有指责夫君德薄之意。所谓禄尽,实际是说寿数已尽,所以邓曼才接着说王薨于行,国之福也


邓曼紧接着剥离上述具体的特殊内容,而抽象出”“的普遍的哲学意义。的本义为。《说文》:盈,满器也。从皿、夃(yíng)。徐铉注:夃,益多之义也。古者以买物多得为夃,故从夃。许慎《说文》:夃,秦人市买多得为夃。其实,是同源词,其韵部为阴阳对转,而的古字。《说文》:益,饶也。从水、皿。”“溢,器满也。许慎解释满器也器满也,二字同义。更进一步抽象,泛指事物发展到满盈的状态。


所谓,具体指楚武王所说的余心荡、邓曼所说的荡王心。杜预注:荡,动散也武王……志意盈满,临齐而散。刘向诠释为:物盛必衰,日中必移。关于字的本义,《说文》:荡(盪),涤器也。从皿、汤声。洗涤器皿,器皿之中的水当然会动荡,即不平静。显然,,与上述”“(溢)同类。


邓曼紧接着剥离上述具体的特殊内容,而抽象出动荡不安的普遍的哲学意义。 涤器的本义,引申为水的晃荡,再引伸为事物的动荡、不稳定、不安定。


因此,作为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天道盈荡是说:事物发展到满盈的状态时,就会动荡不安,失去其稳定性,这是天帝确定的一条必然法则。


四、邓曼的政治哲学思想:镇抚臣民


邓曼的哲学思想不仅涉及形而上的天帝信仰和天道思想,而且涉及形而下的人道思想,即表达了一种政治哲学。刘向称颂邓曼知人,即见事所兴,主要是凸出她的预见性,即谓瑕军败,知王将薨,然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支撑这种预见的政治哲学思想。邓曼指出:


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


这里所传达的是一种政治哲学,涉及”“”“等基本的政治哲学概念。


(一)邓曼政治哲学的总纲


邓曼政治哲学的总纲,就是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在当时的君主主义的时代背景下,政治的主体当然就是君主,即邓曼的政治哲学是一种君主论。这当然不是马基雅维利那种开启现代政治哲学的《君主论》,而是中国轴心时代的君主论。这可谓邓曼政治哲学的时代局限性


所谓训众,即君主对臣民的规训discipline)。当然,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下,邓曼所指的是士兵和军官,即孔颖达疏:抚慰小人士卒以言信也,教训诸司长率以令德。但邓曼却特意使用了更具一般意义的小民诸司(有司)概念,即民与官,这显然是有意使之普遍化,成为一般的政治哲学命题。


这种规训包括两个方面,即。杜预注抚小民以信,即认为这只是针对民众的。其实不然,邓曼既说抚小民以信,这是针对民众而言,又说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这是针对莫敖(诸司之一)而言,可见其所谓镇抚是针对所有人的,即训众


君主训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是与以信”“以德相呼应的,孔颖达解释为抚慰”“教训;二是,这是与以刑相呼应的,孔颖达解释为威惧。而这些思想内容,具体展现为邓曼政治哲学的以下条目。


(二)邓曼政治哲学的条目


邓曼政治哲学的基本条目,即”“”“。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并不是说小民不需要德与刑、诸司不需要信与刑、莫敖不需要德与信。这其实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见义,即:无论小民、诸司,还是莫敖,都需要德、信与刑的规训。


邓曼政治哲学的条目,使人想起后来孔子的相关论述:


关于,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等。


关于,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民无信不立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信则民任焉;等等。


关于,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等等。


关于,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等等。


孔子的这些政治哲学思想,显然都可以追溯到邓曼;当然,还可以追溯得更远,直至前轴心期的《诗》《书》《易》等文献,兹不赘述。


五、邓曼的天人之际观念:敬畏天命


邓曼的哲学思想不仅涉及形而上的天帝信仰、天道思想,而且涉及形而下的人道思想,并且涉及天人之际的问题。一般来说,一切形而下学,包括政治哲学,必定有其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commitment),即有其形而上学的奠基;在中国哲学,这就是天人之际的问题。邓曼亦然,她的上述政治哲学思想,同样有形而上学的基础,那就是她的天人关系思想。


关于天人关系,前面提到,邓曼之后,子产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命题,这是天人分离的观念。然而,邓曼的观念正好与之相反,她揭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哲学天人之际的正见。


(一)天对人的作用:惩戒


天对人有种种作用,其中之一就是惩戒。鉴于当时就事论事的具体语境,邓曼所突出的就是这一点。


前述邓曼的天不假易思想,涉及天人之际问题:天帝绝不宽容傲慢轻率之人,这体现了天对人的一种惩戒作用。这个思想来自《尚书》: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后来孟子两次引用此语:仁则荣,不仁则辱。……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同样,前述邓曼的先君知之判断,也涉及天人之际问题,但更为曲折。她说: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这就是说,先君因为知道天道盈荡,所以将发大命而荡王心,从而预告王禄尽矣。这其实是祖先神转达至上神的意志,从而决定人事。


(二)人对天的态度:敬畏


鉴于天对人的惩戒作用,邓曼天不假易的命题蕴含着人对天的一种应有态度,尽管她没有明言。孔颖达疏:上天之意,不借贷慢易之人,不使慢易之人得胜,言其必须敬惧也。这就是说,人对天应当有敬惧,即应当有敬畏的态度。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态度,即畏天命。蒙培元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有敬畏天命的思想,有报本的思想,这就是中国哲学中的宗教精神“‘敬畏天命就是儒家的宗教精神的集中表现。这是因为:在孔子心目中,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与意志;天具有终极创生性,人与万物都是天生的,创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万有之有、众神之神。……人对天的态度,应当是敬畏。按照邓曼的思想,这种宗教精神的政治意义就是:敬畏天命,以尽人事。


总括全文,邓曼不仅表述了一个包含形上、形下、天人之际的哲学思想系统,而且给予中国哲学三点首创的贡献:一是天道概念;二是天不假易命题;三是天道盈荡命题。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