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叱咤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曾经牺牲2万多长征红军的“吃人”草原,如今怎么样了?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4-01-29 10:44 已读 2131 次 2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1-29 11:55 

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如果说哪些事情让人们印象深刻,那么红军长征必然必不可少,为了尽可能的保存兵力,中国的军人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可是这个过程必然是辛苦的,期间无数战士死亡,无数家庭分崩离析,要说起红军长征的哪个阶段最为艰难的话,那么红军过草原必然榜上有名。

在过草原的时候,许多战士折损在了这里,曾经让中国军人警惕万分的草原,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呢?是否还是和曾经一样的生命禁区

漫漫长征路

在距今为止80年以前,那个时候,国民党势力强大,中国的红军虽然武器不如国民党先进,但是为了祖国有个光明的未来,仍然在奋力反抗。

不过再把江西瑞金建立为革命根据地后不久,眼看着共产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国民党坐不住了,展开了大面积的围剿活动,中国红军为了突破围剿奋勇拼搏,不过由兵力差距仍旧失败,为了尽可能的保存作战力量,中国的红军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翻过雪山,渡过激流,各种危险的境地都没有拦住中国红军的步伐,就这样,在1935年的时候,中国的红军到达了若尔盖草原,可是他们没想到,正是这么平静的草原,收割了无数年轻的红军战士的生命。

面积35600平方公里的若尔盖草原,一眼望去,草木随着风儿波动,形成碧绿的海浪,看上去和平极了,可是这平静之下波涛汹涌,在茂盛的植株下面,草原和沼泽互相交错,上一秒踩在坚实的土地,下一秒就可能会因为沼泽而深陷土里。

而若尔盖草原在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雨水极为充沛,进入到了雨季,植株在这个时候茂盛生长,可是对于八月到达若尔盖草原的红军来说,这无疑会让他们穿过草原更加困难。

不仅沼泽危险,由于食物不足,红军的体力得不到保障,有时候陷入沼泽也没有力气再出来,更何况雨水冰冷,没有地方避雨,浑身经常湿漉漉的,极为寒冷,有的战士一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红军凭借毅力最终穿过了草地,但是仍然牺牲了无数战士,数量高达两万左右,而这仅仅是前七天红军在世的死亡人数。

这片草原究竟有多少艰难险阻呢?才会让意志已经磨炼到了极致的红军也束手无策,他们来不及为死掉的战友悲伤流泪,为了新中国更好的明天,只能默默的向前走去。

危险至极的若尔盖草原

在那个时候,红军的各种物资是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的,这一点在衣物上体现的极为明显,在进入草原之前,即便知道是雨季,天气严寒,可是红军的棉衣仍然不能庇护到每一个红军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穿上棉衣的,但是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战士身上仍然穿着单衣,有的战士实在冷的不行的时候,才会把睡觉的毯子裹在身上,衣服尚且如此不统一,红军战士穿的鞋子就更加五花八门了。

有的战士穿着布鞋,有的战士穿的是草鞋,而有的战士甚至还只能打着赤脚,若尔盖草原上的草根密密满满,一脚踩下去,只会觉得脚掌心刺痛,甚至还会流血,即便这样他们也无法停止行军。

可惜的是在进入草原的时候是雨季,雨水极为的充沛,打在人的身上,冰冰凉凉的,更何况红军战士经过长时间的行军,早就疲惫至极,这些雨水大大消磨他们的毅力。

当时在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从包里掏出辣椒或者酒,浅浅的咬上或者抿上一口,振作精神,至于吃个尽兴,那是万万不可能出现的,毕竟辣椒和酒的数量有限,其他的战士还会需要。

由于若尔盖草原人烟稀薄,这里的杂草并没有人来清理,甚至比人还高,战士们走在草丛里,甚至连十几米远的战友都看不到,这也大大限制了红军战士的反应速度。

当夜晚休息的时候,行走了一天的红军也没有帐篷这样舒适的场所,还有许多战士只能睡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又累又困又冷,许多战士一觉睡过去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而这些给红军战士带来的恐惧都不如沼泽强烈,许多战士是第一次遇见沼泽,关于如何从沼泽里逃生毫无头绪,在陷入沼泽之后,由于惊慌,免不了动作剧烈,甚至其他战士都没有反应时间,就直接陷入了沼泽里。

有的红军战士反应极快,在同伴陷入沼泽之后第一时间拉住了他的手腕,不过也经常由于用力过大,两个人双双陷入沼泽,直到最后陷入沼泽的人数量太多了,有着前面的战士生命的经验,红军才逐渐掌握了应对沼泽的方法。

在有战士陷入沼泽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只有慢慢的移动身子,保持冷静,才可以尽可能的保存力量,增加逃出者的机会了,而用于拯救陷入沼泽战士的绑带,更是被许多人紧紧捏在手里,力图第一时间实现救援。

在进入草原之前,考虑到行军过程漫长,草原食物的匮乏,红军战士已经尽可能的在准备食物,最吸引人的就是青稞脱壳的麦粒了,经过炒制可以说是喷香扑鼻,藏民们也为红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红军战士深入草地之前,他们细心地教红军战士辨别着哪些野菜可以食用,以便食物不充足还不至于挨饿,甚至有牧民贡献出了自己养的牛羊,宰杀之后制成牛肉干,让战士们带上。

不过那一点牛肉干和青稞,对于庞大的红军数目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加上天气严寒,草原危险,红军战士走出草地的时间比预计出草地的时间晚了许久,草地才走过一小半,食物就已经陷入了匮乏阶段。

最开始红军循着牧民的指示辨认野菜,可是红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即便牧民指出的可食用野菜种类不少,对于树木庞大的红军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开始吃野草,吃草根,吃树皮。

这下虽然饥饿问题是解决了,可是由于许多红军战士吃的草并不能食用,情况好一点的,只是腹泻,呕吐,情况糟糕的,甚至直接中毒身亡,如果再这样吃下去的话,那么红军战士的死伤必然极为惨重。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军战士们想到了自己的皮带,想到了自己的毛坎肩,这时候也顾不上保暖了,他们将这些皮带毛坎肩煮熟,去除表皮切成小块之后食用,口感奇怪,只能保持不饿死。

不过这对于缓解红军战士的饥饿也是杯水车薪,在食物极为缺少的情况下,有的战士甚至只能从排泄物里寻找还未消化的残渣,他们也不嫌弃,只是简单的清洗过后煮一下就能入口。

在这重重的艰难困苦之下,食物不充足,气候恶劣,沼泽密布,保暖措施不充足,无数战士倒在了草丛里,可是更多的战士凭借着意志和战友的扶持,他们走出了草地,为新中国的成立保留了尽可能多的作战力量。

曾经让红军战士吃了一个大亏的若尔盖草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情况又如何呢?

若尔盖草原现状

在红军过草地的时期,之所以能够滋润那么多密密麻麻的草地,和若尔盖草原大大小小的湖泊分不开联系,300多个湖泊,保证了这里的土地湿润,植物水源充足。

不过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的环境陆陆续续遭到了破坏,若尔盖草原也不例外,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湖泊,超过两百个湖泊陆续干涸,剩下的100个左右的湖泊面积也逐渐减少。

最大的哈丘湖面积高达几千亩,一眼过去,甚至望不到头,可是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也在逐渐减少,现在更是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三。

在水资源减少之后,若尔盖草原也出现了一一连串的反应,由于缺乏水资源,草地的面积也逐渐减少,1995年测算草原的面积高达1212万亩,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有超过10%的草原沙漠化,寸草不生。

这下直接影响到了若尔盖草原周边人民的生活,由于沙漠化严重,甚至有十多个村庄直接受到了沙尘暴影响,让若尔盖草原周边的人民叫苦不迭,草原的减少对当地畜牧业也产生了影响,让当地居民收入降低。

而为了响应富起来的号召,当地居民过度的放牧也是若尔盖草原沙漠化的重大元凶之一,仅仅是2006年,若尔盖草原的畜牧总数就达到了340多万只,几乎是草原可承受放牧量186万只的两倍。

为了增大草场的面积,为了增加可供放牧的动物的数量,人们想出了向沼泽要草场,人为的修建排水沟,让当地草原的湿地系统受到破坏,足足减少了60%

难道就放任若尔盖草原这样恶化下去吗?对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的中国来说,肯定是要想办法改进当地的环境的,这不,一系列举措就开始了。

看着人们将湿地改造成草场的活动愈发剧烈,这样下去,若尔盖草原的蓄水量会再度降低,国家第一部就是在若尔盖草原建立了湿地保护区,减少人们对湿地的破坏。

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将已经变成沙地的土壤恢复,于是,1995年11月,国家完成了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作业设计,并且成功的将荒漠化的沙地963亩返回了绿洲

接下来恢复若尔盖草原的环境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在示范基地的措施行之有效,已经给人们打了一个定心针,让人们对未来若尔盖草原的沙地治理有了更大的自信。

不知道你去没去过若尔盖草原呢?那里的环境现在如何呢?那里的人们又是如何生活的?经过治理,这里还看得到曾经红军行军的艰难痕迹吗?

新中国的建立,红军的长征必然占据了很大的功劳,而草地仅仅是他们走过的一段路程,雪山,渡河……这其中的危险都足以让人心惊胆战,感恩先辈,让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1_29 10:47:05编辑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1_29 10:48:41编辑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1_29 10:51:01编辑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1_29 10:53:36编辑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