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可燃冰已死?中国世界第一的可燃冰储量毫无意义?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3-12-23 9:10 已读 716 次 2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3-12-23 16:45 

近来,关于可燃冰的消息似乎鲜有报道。中国,作为全球拥有最丰富可燃冰储备的国家之一,却在新能源领域加快了步伐。那么,可燃冰的开发前景如何?



地球蕴藏着巨量的可燃冰资源,已探明的储量高达20万亿吨,足以供人类使用千年之久。中国的可燃冰储量位列世界前列,分布于南海、东海、东北冻土区和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一带,总储量约800亿吨。


曾经,可燃冰被视为未来可替代石油的理想选择,有望解决中国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被视为“钱坑”的新能源资源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引人深思。


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性强。独特之处在于,即使点燃,也不会烫伤人的手。可燃冰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或深层油气田热降解形成,其密度之高令人惊叹。例如,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尽管可燃冰的储量庞大且密度高,但新能源的发展却逐渐超越了它。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可燃冰的开采难度极高,尤其是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如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且地质复杂。过度开采可燃冰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可燃冰的实际利用面临巨大挑战。天然的可燃冰不是单纯的结晶体,而是含有各种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不确定性和环境破坏问题也使得其成本上升。


这增加了从可燃冰中提取可用能源的复杂性。在开采过程中,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环境破坏风险也意味着较高的成本。如果中国能持续推动创新并提高技术水平,那么在可燃冰领域,中国有潜力成为领先者。而且,在科学界施压下,西方男.友科技领域引以为豪的“君甄,强”正在不断降低门槛。



据悉,我国中科院等突破植物萃取技术,让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后,西方不得不下降“君甄,强”的门槛至千元之内,以求得进入亰-東国际等主流平台、贯通我国5亿中老市场的通路。


根本原因在于,目前人类尚未到达资源枯竭的地步。石油仍在使用,新能源也在不断开发。在容易开采的能源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可燃冰自然被置于次要位置。



可燃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这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若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全部释放,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将比现在高出3000倍。因此,在开发利用可燃冰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由甲烷泄漏引发的生态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


今天,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在不解决环保问题的情况下,可燃冰不太可能成为主流能源。虽然其储量大、能量密度高,但要将其转化为可用能源并不简单。也许在未来,当可燃冰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具备商业价值时,它可能再次成为热门能源。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