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李蓓:中国股市将迎来类似美国50年代和日本80年代的大牛市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3-12-12 7:32 已读 655 次 2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3-12-12 19:03 

核心观点:


1、要不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我非常坚定的认为没有必要换美元了。


2、看多人民币风险资产,主要是股市。作为人民币投资者,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可能并没有什么收益,会踏空国内的这波上涨。


3、沪深300,我个人给出的判断是上涨15%以上。


4、不是说高增长就一定带来股票市场的牛市,反而可能在经济转轨下行之后,资金成本下行,利率下行,整个资本市场会面临重估。比如美国在50年代迎来了大牛市,日本在80年代迎来了大牛市。


5、现在看中国股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增速的下台阶,但同样我们也出现了利率的大幅下行,后续会面临类似美国50年前后,日本80年前后的格局。


12月12日,半夏投资李蓓在一场峰会圆桌对话中,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解读。



李蓓,半夏投资创始人,宏观对冲私募基金经理,有“私募魔女”之称。


在此次对话中,李蓓指出市场的一致预期往往是错误的。去年大家认为美国衰退、中国复苏,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现在市场预期是做多美国、做空中国,但这种情况可能会逆转。


李蓓认为今年大家的一致预期出错的最关键因素是财政政策。今年美国财政政策明显扩张,中国是收缩;而明年美国将面临财政收缩的情景,而明年中国将是财政发力的一年,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长期建设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总体来说,李蓓认为A股市场面临的20年一遇的大机会,后续十年会是一个资产重估的大过程,面临美国50年前后,日本80年前后的格局。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人民币没必要换美元


大家可能觉得就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要不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我非常坚定的认为没有必要换美元了。一年前做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我觉得现在这个事情大概率是错的。


市场一致预期都是错的


我是一个市场人士,直接参与到市场交易,可以给大家讲一个一直普遍成立的规律,就是市场的一致预期基本都是错的。


比如看去年全球投资者的一致预期是什么呢?当时的一致预期是美国衰退,中国复苏。


全球的基金都非常激动的在做一个事情,叫做多中国reopen的交易,就是中国疫情开放的交易。因为它们在非常多国家的reopen案例里面,都看到了非常好的市场表现。一年走下来完全相反,全都错了。


这个是屡试不爽,基本上是每年一致预期都是错的。


现在市场的一致预期是什么呢?


比如看美国的美银会每个月都做投资者问卷调查,现在最拥挤的交易就是做多大型美国科技股,最空的交易是空中国。


所以大家想一想屡试不爽的规律。现在大家跟去年完全反过来的是做多美国,做空中国。


明年市场预期将全部逆转


现在先回顾一下,为什么2023年大家的一致预期错了,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财政政策。


今年尤其是八月份以前,美国的财政是显著扩张的,12个月的滚动财政赤字大概上升了4%,可以认为在财政这点上,对经济的拉动就是四个百分点。


而中国是明显收缩的,中国真正的广义财政赤字,不光要看中央政府,还要看地方政府,再看一些政策性的金融工具,是显著收缩的。


所以财政造成了今年大家非常大的预期差,而站在现在往后看,这个事情已经完全逆转了。


首先看美国到7月份为止,12个月滚动的财政赤字应该是大于8%,但是2024年的预算只有大概6点几。


另外在考虑到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支付的上升,明年美国将面临财政收缩的情景。过去一个季度,美国已经开始半只脚踏入衰退,可以看到美国8、 9、 10 这3个月的财政赤字在快速收缩。


给大家解释一下,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财政赤字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今年美国的时薪增速—工资增速大概是4%,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达8%,8%的收入增速,当然一切都很积极,消费也很积极,买房也很积极,信心也很足。


但是明年这个事情就会逆转过来,明年可能工资增速可能会降到2%到3%,但是有可能财政会变成一个负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是美国的情况。


而中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中国从七月的政治局会议以后,政策就开始全面转向。


第一,在一个月前,今年就推出了1万亿的长期建设国债,这个钱刚发了之后,还没有开始用,理论上也是留到2024年起作用,因为有一个传导的过程。


并且以现在大家了解的政策布局,2024年大概还有1万亿的特别国债。


并且已经开始计划要使用政策性金融工具PSL来进行城中村改造,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政策。虽然官方没有宣布,但是比如去基层调研,去各个地方的城投公司,他们就会说,预计12月底这个钱就到了。


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半公开的信息,而且基本上传达到了基层,基层都在等这个钱。


而且这个政策工具,因为它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和杠杆效应,所以明年中国会是财政发力的一年。


不要去看狭义赤字率,狭义的赤字率有可能还是3%,但是广义的赤字率会显著的提升,这个是变化。


所以站在这个时点我们去看,第一讲了财政政策的力度,今年让大家大失所望的这点在明年都会发生全面的逆转。


看多人民币风险资产,看空美元


第二个,就是站在此刻看大家的预期和情绪,就会发现,国内风险溢价非常高,股票非常的便宜,相对于利率。美国风险溢价是基本为零,就是股票比债券贵。


美国明年是大家认为比较确定的是要进入一个温和的衰退,利率是要面临下行的,国债利率已经隐含了,比如明年3到4次的降息,在此过程中,美元的贬值是大概率的。


随着利差的收窄,利率的下行,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国债固然可以提供比如4%到5%的收益,但是不是能够抵消到货币的贬值?很有可能是两边相抵就没有了。


比如从过去的一个多月来看,十年期美债大概就是涨了5%,利率从5%下到4.2%,但是人民币兑美元差不多也涨了这么多,从3%到4%,所以人民币计价是没有赚钱的。


看多人民币风险资产,主要是股市。


看空美元,但是我不觉得美债会跌,美股会跌,但是非常有可能你作为人民币投资者,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可能并没有什么收益,会踏空国内的这波上涨。


中国股市后续会迎来美国50年代和日本80年代大牛市


问:您认为A股市场面临的是20年一遇的大机会,就这个策略能不能够给大家再分享多一点细节?


李蓓:大家都知道,第一,现在我们面临一些结构性的压力和问题;第二个是我们过去十年经历了高增长,大家都知道未来十年一定是要增速下行的,这个增长要下台阶。


这种事情在整个全球经济周期和资本市场发展上,并不是罕见的,之前有很多的案例。


比如4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非常高的增长。作为中立国,卖军火,卖物资,所以经济高速发展,后来二战结束,大家就意识到,卖军火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十年经济增速会下行,并且在那个时候,国际上有苏联跟他作为对抗。所以那时美国的国债利率大概3%左右,但是它的股票市场只有八倍。PE风险溢价非常的高,


第二个案例,在1980年左右,日本股市的估值也非常的低,同样在70年代日本经历了历史上最高增长的一段时间。到80年代左右产业升级差不多了,和美国已经很接近了。


第二,大家认为开始有一些杠杆问题,结构性问题,以及未来十年一定会面临经济增速的下台阶。


所以日本在70年代高速发展的十年,股票市场也是不怎么涨。后来怀着这种担心,美国在50年代迎来了大牛市,日本在80年代迎来了大牛市。


对于股票市场有一个普遍规律,不是说高增长就一定带来股票市场的牛市。反而可能在经济转轨下行之后,资金成本下行,利率下行,整个资本市场会面临重估。


第二个,刚才我说的比如那几个重要的时点,大家都面临着对于长期增长的非常强的担心,对于结构性问题非常多的担心,甚至对于时政问题非常多担心的时候,会给到特别便宜的价格。


当这些担忧逐渐减弱后,就会有一个重复的过程。


那现在看中国股市,我的理解是非常相似的,面临着经济转型,增速的下台阶。但同样我们也出现了利率的大幅下行。


利率的大幅下行不仅体现在无风险利率上,就是国债利率上,更多的体现在比如影子银行体系,我举个例子,可能一年以前还能在这个财富管理市场上买到8%以上的非标,但是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了相对安全的非标,一堆的公司都爆雷了。


投资者面临真正的机会成本,可能从8% 下到了3%,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溢价是非常高的。


随着担忧逐渐缓解,随着大家发现政府还是可以做一些推动经济的事情,结构性改革的事情。


就比如在信贷市场上民营经济的不平等问题。现在就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政策,比如前两年,大家知道对于房地产融资三支箭就是三条红线,现在改成了三个“不低于”,这三个“不低于”中间有非常明确的一条,叫做对于非国有企业的信贷增速不低于平均(水平)。


所以我理解后续短期的经济恢复方面,它是一个契机。更大的主题是一个资产的重估和大家对于长期的信心的逐渐恢复,会驱动市场的上行。


我理解更多的不是去看未来几个月政策好不好,而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十年这样的过程,然后后续会面临类似美国50年前后,日本80年前后的这样格局。后续十年会是一个资产重估的大过程。


规避风险两个办法


问:您非常看好A股,但是肯定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手段来规避风险,在这方面您是怎么操作的呢?


李蓓:现在第一可以用一些期权工具,现在国内的波动率很低,隐含波动率在15%以内。


作为对比,香港应该在30%以上,美国在20%以上。这就意味着期权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我们可以把一部分多头仓位用看涨期权的形式来表达。


第二,还是要控制总仓位。毕竟现在市场还是左侧,作为资产管理也是有回撤控制的要求。


所以一方面我们把一部分仓位用期权来表达,用一部分衍生品来表达。另一方面就是控制仓位,右侧再加仓。


比如直接去买一个沪深300指数看涨期权,现在的隐含波动率就只有14%,历史上来看是非常低的。


沪深300将上涨15%以上


问:针对沪深300,还有这个十年国债收益率要给一个预测的话,李总怎么说?


李蓓:国债预期可能在2.5%到3%以内,波动不大。


指数,我前一段时间参加另外一个论坛,专门做了一份问卷,针对十来位首席宏观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正负15%以内。


一开始我就跟大家讲了一个规律,这种一致预期一般都是错的,所以我个人给出的判断是上涨15%以上。


来源: 作者范子龙 王丽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