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半亩方塘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起点从容与起点焦虑

送交者: 石凳[☆★声望品衔7★☆] 于 2023-12-05 13:02 已读 1041 次 1赞  

石凳的个人频道

+关注
青蛙起跳,麻雀起飞,都要在腿上蓄一点儿劲儿,然后,下蹬。借道反弹的力量,它们就离开了原点。
原点就是动作的起点。这是没有问题的。
原点就是运动的起点。这是没有问题的。
原点就是存在的起点。这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有了问题。
在哲学家那里有了问题。
存在的起点是什么?
先区分一下起点和原点。俺的定义:
原点,是动作产生的地方。
起点,是动作的第一个点。
以蛙跳而言,所处原点是池塘边的一个草丛。动作起点则是跳起前蓄在腿上的力。
对起点所在的探索,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或者说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柏拉图以后的哲学,走上了不同的路。
中国哲学,在我看来,起点就在动作中。蓄了多少力,确定了哪个方向,就产生什么样的运动;反过来,分析这个动作,就能找到它的起点。就象根据炮弹的距离和弹道来确定它的发射点,根据爆炸的强度来确定炮弹的种类一样。
所以,中国哲学探索世界本源的时候不会去找一个客观的时间起点,而是直接认定在人心里,在人的认知里,在人的思维里。
反过来,柏拉图以后的西方哲学,则认定有一个客观的东西在那里,在思维之外,等着思维去探索发现。哲学家们要么视之为本体,要么视之为理念,要么视之为逻辑,要么视之为思维,方法与视角不断变换,而追索的思路却似乎不变:那里有一个东西,是人的思维的对象,在等着思维去发现,发现了再描述,呈现。
是的。
这就是中西差异。
这两条路最近的时候大概就是“思故在”。但问题是,不思则不在吗?
抽象又抽象,最终还是停在概念上,无法再走一步,看看概念又是什么。
另一个差异则在于对原点的认知。
西方哲学有本体论形而上学,似乎起点之外,一切都另有一个原点。他们好象不知道,所谓原点,不过是因为运动才产生的。明白了运动的本质,原点根本不是问题。
这就是西方哲学为什么发展继续发展。因为思维不知道自己是谁,在焦虑,在狂找。
这就是中国哲学为什么停滞依然停滞,因为问题已经解决了,没有焦虑。
可笑的是,居然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或者中国哲学低级。
这就象老花眼笑话年青人没有老花镜一样。
喜欢石凳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石凳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