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新十大火炉,热到名字都烫嘴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8-08 19:13 已读 418 次 1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2年,中国到底哪里最热?

今年夏天,对社恐特别友好。

因为只要走出家门,遇见的都是“熟人”。

气温在四处点火,热浪沸腾过每一个角落。出门一趟,热到修仙,直接和太阳肩并肩。




电动车车座、私家车方向盘和安全扣、室外的铁栏杆、脚下的地面……一切都可能成为“高温刺客”,带给你难忘的“烤验”。人们就像行走的五花肉,热气升腾,还滋滋冒油。

南方人在南方的艳阳里,汗流浃背;北方人在闷热的夜里,唱着“夏天的风我永远记得,清清楚楚的说要热死我”。




从6月到8月,高温群聊的滴滴加群声从未停歇。不少地区眼睁睁看着温度biu一下飙上三四十度。先热带后热,“室外热,室内热,白天热,晚上热”,人间的“火炉”日渐增多,从此世间再无“冷笑”,到处都是快被烤干了的哭嚎。

今天,极物君就带你去看看中国新·十大火炉,还有它们独具特色的解暑美食,感受这个夏天不一般的“热情”。




夏天的广西,本地人只会一边擦汗,一边念着“耶耶耶”(热)。

全区近8成区域超过35度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接近40,连南宁地里的玉米都自发爆开了花。

一出门热浪滚滚,整个人都要晒nong了,如果听见一句“哪凉快哪呆着去”,别犹豫,他一定是在关心你。




上蒸下煮的广西人,也有着自己的消暑秘诀。

作为水果大省,这里五花八门的水果足以承包一年四季,最熟悉的语气是“十元三斤”。




夏天的龙眼、荔枝,便宜又好吃,冰镇后狂炫,口腔里都是冰凉的甜香;又酸又甜的黄皮拿去做酱,加入肠粉,能解救暑热的无力,胃口大开。

吃着水果消暑的广西人,还会用桂七芒、李子、芭乐等蔬果做成冰爽脆香的酸嘢。一口下肚,那种清爽的酸味如同高山流水,山泉清冽,刷一下就扫光浑身的热气,让广西人重新蓄满和高温再战三百回合的勇气。




“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化身“糊建”的福建,持续开启烘烤模式。

骄阳似火,“炎”值也爆表,其中福州冲破40直升43.1度。一出门,那抖动的热浪拂面,就像在扇巴掌,脸上火辣辣的烫。

本地人相见,也得此一问——“今天的你是几分熟?”




热到模糊的福建人,会马上来一份烧仙草,何以解暑,有它才够。

晒干的仙草经文火熬煮,润泽出暗棕色的汁液,用淀粉微微勾芡,放凉后便凝结成流滑、晶莹的仙草冻。随着心意加上西瓜、芋圆、红豆、西米……各种小料随便挑,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眯眼舀起一勺一吸溜,仙草冻滑过的喉咙肺腑,带来阵阵清风,再睁开眼视野都变得清透。




谁没听过火炉武汉的大名,名为武汉,出门即是捂汗。

用武汉话说夏天,都是lé天,热到调都要变。今年夏天的湖北,多个站点刷新60年的高温记录,不止武汉,就连十堰、丹江口等地,都被当做酱油晒足了180天。




消暑,还得向老牌火炉武汉学习,他们会在夏夜开一瓶汽水或冰啤酒,吨吨吨猛灌。然后左手拿香喷喷的卤味,右手攥着油焖小龙虾,“嘶哈嘶哈”声里,辣得冒汗,热气也随着汗液消散。

再来一碗还没变成“少水”的沙冰,入口即化,直接让热到宕机的大脑,一键重启。




时隔五年再发高温预警的湖南,多地冲上40度。长沙更是99条高温预警连发。

幕后BOSS副高压,就像一个向下压的锅盖,热气全面覆盖,惹得长沙人大喊“退退退,再不降温就不礼貌了!”

好不容易等到降雨,本该雨露贵如油,却变成火上浇油,铁板烧变蒸桑拿。恰好赶上暑假,热搜#全国一半人在长沙#,“蒸笼”里,到处是火热夜色中行走的步伐。




热到冒烟的长沙人,不去旅游热点凑热闹,恰起了刮凉粉。从凉粉墩子上刮下的一条一条凉粉,细长透亮。挑起几根入口,带着辣椒的辣、麻酱的香、花生的脆,酸爽鲜活,丰富了味蕾。

想要继续扫除身体的余热,一定要捧一碗街巷里卖的小钵子甜酒,慢慢的吃,感受淡淡的米香缠绕唇齿,别致的酒香,让人无上清凉。




作为吃辣必去的省份,江西也是高温必“蒸”之地。

它的温度是稳中求进,永不断档。高温全勤,空气发烫,最高体感温度直飙52度,把人快热化了不说,就连蛇,都在到处找纳凉的地方——上凉席、趴空调,到冰箱下避暑然后被抓。




江西人自称已经热成了水煮肉片,省会南昌一跃进入全国焖蒸小组,历经走到哪,热到哪的煎熬。




南昌人会在炎炎夏日,吃一碗凉拌芥菜肉馅馄饨,清香的葱油浮起点点香气,勾着人咬下,酸辣的蘸水让馄饨摇身一变,弹牙又香鲜。

还可以叫上一份辣爽的南昌拌粉,配一碗带有薄荷香气的绿豆汤,当米粉用酸辣敲打舌尖,张嘴的刹那,都有凉意过境,整个人浑然间清爽至极。




地处长三角的江浙沪,夏天直接热成“工折户”。包邮区变包熟区,江苏首先晒干了沉默。

宜兴、溧阳、南京占据40多度高位久久不下,出门需要勇气,回家需要更衣。打败他们的从来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

在南京,蜡烛热成了薯条,蛋壳孵出了小鸡,地面温度65度,小蚂蚁落地都活不过3秒。




还记得那个热门问题吗?把大象放入冰箱需要几步?

被热懵的南京人,只想答曰“能不能为我让一步,把大象放出来,让我进去吧”。




被热哭的南京人,喜欢zan盐水鸭,咸鲜现斩的鸭子,皮肉紧实,又嫩又香,细细咀嚼时无一丝油腻,舌尖还泛起淡淡肉香,用来佐酒也非常棒,一恍惚仿佛凉秋在望。

当然如果你来了江苏,一定还要尝尝盐城的醉蟹、徐州的羊汤、常州的酒酿、扬州的鸡丝凉面,才足以治愈被暑热打击的心灵。有了丰富的美食续命,才能做到真正的与世无“蒸”,心中清明。




热到可以“日光煎牛排”的上海,白天冲高温,夜晚有余热。




徐家汇站直接用34.5度打破观测史最低温记录,40.6度最高温刷新百年记录,轻松将当地人“蒸”服。




在火力全开的太阳下走一走,人与烤肉间只差一抹孜然,也不算新鲜事了。阿拉上海宁一边感慨空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一边吃起了冷面消暑。

此冷面非东北冷面,而是扁条状的面条,风扇吹,过冷水。再搭配起辣酱、辣肉、爆鱼、大排、三丝、面筋等浇头,食材丰富。提前加入的米醋、麻酱和酱油,让面又韧又滑又香,难怪是上海人心里的白月光,即使高温,都有人排队购买,只为喫一口心头爱。




今年的浙江,几乎全省都在高“烤”。

有21县市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11地最高温突破40℃,简直是“地面赛煎锅”,人热到想被发配到冷宫,动物园的狮子热到想回非洲。更离谱的是,金华一男子撞断6条肋骨,都要跑到树荫下再躺下,可见这热气实在太可怕。




台州的三门、丽水的青田、温州的永嘉均打破最高气温纪录。

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最高气温已达40℃左右,全国高温排行榜前10位直接被浙江垄断。




其中超长待机的杭州,一个月高温日数达26天,可以说不在热就是在热的路上。于是西湖的莲市一开,婆婆卖的新鲜莲蓬变成了消暑的好滋味。

杭州人会早早起来排队,清香的鲜莲子带着水生的清润气息,和绿豆、百合同煮,一碗甜汤落胃,淡淡的清凉百转千回,最能抚慰燥热和疲惫。




要问什么样的人最无敌?答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比如“你说我不行,我就让你看看到底是谁不行”的重庆,和“要么很低调,要么都承包”的四川。




早先,一个#重庆退出四大火炉城市#的热搜,自发替重庆退群。如今,一个#重庆将是高温最凶猛持久城市#的热搜高调而来。

重庆热到什么程度呢?就连纪念馆房顶的沥青都被“晒化”了,于是瓦片滑落,整个房子就像快塌了。




重庆伢都说,“重庆确实是退出火炉城市了,只是现在升级为炼丹炉了”。我不禁为明天的七夕担心,山城变热城,这回确实是“全城热恋”了,只是对有情人来说实在是考验。

毕竟,这个天气愿意和你出门约饭的朋友,都有着过命的交情。




重庆人也有自己的消暑美食,走在街头,香甜软滑的凉糕,红糖味美;滑糯清爽的凉虾,清凉销魂。再来上一份红油凉面,又辣又爽,让夏日也有了鲜香的形状,重庆人便再这妥帖的美味中,消暑乐夏,惬意到不行。




川渝不分家,但四川,直接盆地变火盆,热成了红油火锅。

成都、乐山、南充、广元,热成了湿热王者,甚至在个别时间热过了吐鲁番,时时都能听见四川人呼唤萧敬腾——“你快回来”。

水龙头里的水是烫手的,成都人靠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保证安全。他们的解暑必杀技叫做“以热制热”,走在成都街巷,你会看见火锅店时刻爆满。




人们在大热天吃着更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反而拥有了清凉的资格。毛肚、牛肉、青笋、海带结到锅里一刷,鲜香萦绕,诱人垂涎。再点上一碗晶莹剔透的冰粉,撒上葡萄干和小料碎,此后人生几多回味,都会是为了这美味的夏日滋味。




一年高温107天的新疆,别处的峰值是它的日常。

入夏后,新疆热到40度只是门槛,吐鲁番热到了42.3度。新疆甚至能持续45度极高温,破了史上最热记录,火焰山就像喷发着透明的热浪,地表温度达到89度。

这样的大火炉,如果参与排名未免有些“不公平”,理应独坐评委席。




新疆人一边抱着西瓜、吊干杏、蟠桃、李子、大葡萄,在香甜的汁液里感受果香的美妙;另一边吃着用牛奶和鸡蛋做成的玛洛什,日子美哉乐哉。

这里还有着酸奶粽子,糯香之上有着浓稠甜香的酸奶和酸甜的果酱,一口绵密一口软糯,好吃到上头,那种清凉的温柔,足以抚慰每个快被晒晕的午后。




除了以上十大火炉,2022的高温榜单里,还涌现出不少黑马——

比如6月强制建立高温群聊打头阵,7月退出群聊,8月又加入群聊的“可南”郑州。热到地面煎鸡蛋,以42.3度高温刷新记录。消暑时,不如尝一杯独创的荆芥柠檬茶;




又比如“陕晒省省烩”西安,地表温度飙到70。

当地人调侃都说“旱长安城地处八百里晴川、三晴大地。著名景点有,大焰塔,小焰塔,汗成糊,尤其是八水绕长安,意思是八次降水都能绕开长安”。

听得人想赶快来一罐冰峰,再要一份凉皮来解暑降温;




还有被热成“齐南”的济南,向非洲温度靠拢的“国际庄”——河北省会石家庄,个个在高温里当好汉,谁说低调“中暑”的不算英雄?

最后的最后,我一定要隆重向大家介绍——“一年热一次,一次热半年”的广州,高温预警144次,比我在钉钉打卡上班都要准时。

这里能直接热化“钟薛高”,看似温度仅为39、40,加上湿热的buff,却能直接让人体验雨水变“滚水”。

部分地区甚至因热耗太多而停电调试,好在有凉茶和龟苓膏,守住本地人最后的倔强——哪怕挥汗如雨,也不要热气喔。




历经十大火炉,才明白“人生若只如初见,空调风下才见面”的坚持。感受过夏日的热城,才懂得珍惜清凉的时日。

这个炎热夏天,你心里的火炉城市是哪一个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一下~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