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雨行,在常德山水间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8-05 1:21 已读 498 次 1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常德,是我故乡,但我对她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者,常德二字早已烂熟于心;陌生者,此前我竟不知其芳容几何。我生长在常德乡下,当兵离家前只能“以步当车”,区区几十公里竟也像海角天涯般遥远。后来又因城里无亲,每每探亲也就直奔乡下……




今年探亲前事先联系了在常德工作的同学曾毅文,其品学兼优且爱好摄影。我想在常德休假摄影的想法得到他的支持,并安排我住在他另一套房子里。无奈本不是梅雨季的九月竟像梅雨季一般,整天天空阴沉,淫雨霏霏。眼看假期将满,其夫人梁教授说“高克华这次旅行可真成了雨行了!”(常德话“旅”与“雨”同音)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就源于此地。常德市依沅水而建,从地图上看,沅水流经常德时留下了几条优美的弧线。市内还有柳叶湖和穿紫河两大水系。东南西北分别有白鹤山、德山、河洑山、太阳山。据说常德市的城市规划位于全国前列!

虽然下着毛毛雨,两位老兄还是很认真地练习“猫步”。我笑着问:大哥,还招人啵?我想跟你们玩儿……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常德人热爱生活?

这场演出应该是以《桃花源记》为蓝本,结合常德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文化而编演的。演出出乎了我的意料。形式上:演员岸上演,游客乘船观!4.8公里的秦溪两岸分布着不同的场景与故事,每场游客分乘16条小船,每船坐32名游客,然后浩浩荡荡穿行其中,或缓缓行驶,或停留静观,灯光音响与故事相融,令人穿越时空回到陶渊明的西晋时代……据说,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当地农民。




游船在黑夜的河上缓缓行驶,忽闻两岸锣鼓喧天,迎亲乐曲高奏,两岸人影绰绰形成长龙……应该是重头戏了!

常德河街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每天下雨,但每到傍晚,河街总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这里集中了常德有名的各种小吃,还有常德人最爱喝的“擂茶”。即便热恋中的年轻人也喜欢往这里钻,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虽然沅水两岸有一条隧道、三座大桥,但依然保留着两个渡口。为此,有必要为常德主政者点赞!




据说,这个渡口有上百年历史。愚以为,保留这个渡口意义有三:一是保存了历史,二是留下了乡愁,三是方便了市民。北岸的诗墙与南岸的画墙,是市民们津津乐道的。由于当时有施工及光线问题,我没有多拍。令我感慨的是画墙,偌大一幅画,全部要用烧制的瓷片(千万种颜色)为“像素”拼成……

从照片看,我老家就在大桥的右端。这大桥大概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建桥之前,我每每探亲唯有坐农户家的小渡船……




连续的下雨天确实打乱了我的旅行计划,但在几位同学的陪同下还是冒雨游玩了桃花源、黄石水库、望夷溪、太阳山等地。就像粗布破衣掩盖不住美女的俊美一样,连绵不断的梅雨也遮不住常德山水的秀美。曾毅文同学对我说:常德的旅游资源其实挺丰富的,你这次只是看到了一点皮毛,等下次休假选个好日子,我带你深度游!

我期待!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