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水城暂难嬉水,赏画正当时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8-03 18:59 已读 322 次 1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大约公元五六世纪,在原本仅有一连串珊瑚小岛的滩涂之地,一批逃避战乱的难民建起了最初的威尼斯城。因水而生的威尼斯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到15世纪中叶,已成为意大利最繁荣的港口和屈指可数的富饶之地。与东方频繁的贸易往来,不仅带来繁荣的经济,还带回精细且价格不菲的颜料。在艺术风格上,受佛罗伦萨和意大利中部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威尼斯的艺术家们从拜占庭艺术的规范中走出来,加之尼德兰油画技法的传入,更加促使威尼斯绘画艺术迅速繁荣,并探索出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用艳丽的色彩、动人的光线和美丽的风景汇聚而成、影响西方艺术几百年的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极其独特。经济的繁荣带来精神生活的改变,来自教会和上层社会的人们有丰厚的资金支持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吸收了拜占庭艺术、欧洲北方和佛罗伦萨艺术的经验,在这个阳光灿烂、水光潋滟、色彩艳丽的水城,把当地人欢乐激情的一面展现在艺术中,形成了追求现世生活美好享受的威尼斯画派。


贝利尼家族,威尼斯画派的早期领袖


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安托内洛(Antonello da Messina,1430〜1479年)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却是将尼德兰油画技法带进威尼斯的第一人,引来当地不少艺术家向他学习。安托内洛在威尼斯居住期间,创作了很多以基督受难、圣母子为主题的画作,以及男子肖像画。

贝利尼父子是威尼斯画派早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最初的创作也是从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中得到启迪。

父亲雅各布·贝利尼(Jacopo Bellini,1400〜1470年)年轻时曾在佛罗伦萨居住,对佛罗伦萨的绘画技术有着深入研究。回到威尼斯后,他创立了自己的画室,边创作边教学,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年轻有为的画家,被尊为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之一。



雅各布·贝利尼的《圣母子》。雅各布·贝利尼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先吸取文艺复兴新艺术语言和利用透视法强调空间处理的画家之一。


他对两个儿子更是用心调教,将佛罗伦萨画派的绘画技巧、威尼斯本土绘画的传统技法以及安托内洛的颜料混合技巧悉数传授给他们。长子詹蒂利·贝利尼(Gentile Bellini,1429〜1507年)曾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画过像,也创作了不少描绘威尼斯社会风情的作品,如《圣马可广场上的游行》等。



詹蒂利·贝利尼1496年创作的描绘威尼斯社会风情的《圣马可广场上的游行》。


次子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5〜1516年)是最有影响力的威尼斯艺术家之一,被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丢勒赞为“最出色的画家”。他将其父开创的色彩技巧发扬光大,并将自然风景优美地融入到宗教题材作品中,更培养出乔尔乔内(Giorgione, 1477〜1510年)和提香(Titian,1488/1490〜1576年)这样杰出的学生。尽管师徒三人在创作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将威尼斯画派推向了至臻境界。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威尼斯画派展厅中,有一幅乔尔乔内的《牧羊人的崇拜》。天际线照射出金色的光线,使整个画面呈现出金色调,也将画中人物的服饰映衬得格外明亮,风景的格调更是充满诗意。在威尼斯画派的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金色光线沿着地平线散射在天空中,这反映出威尼斯画派的两大特点:明亮的色彩和用直觉和诗意的方式表现自然。有意思的是,在威尼斯这座当时欧洲建筑最密集、立在无数人工小岛上的城市,竟诞生了一种新的绘画分支——风景画。与其他艺术流派理性、客观面对自然不同,威尼斯画派在描绘自然时加入了感性的表达,乔尔乔内的作品就集中展现了这一特点。由他开始,风景不再是绘画中人物的陪衬和画面背景,而成为独立的类别。



乔尔乔内的绘画造型优美,有着绚丽的色彩和柔和的明暗关系,人物和风景自然交融,开创了风景人物绘画的新格局。图为《牧羊人的崇拜》。


兴起于15世纪中期的威尼斯画派,在16世纪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也迎来了三位杰出的代表人物——提香、委罗内塞(Veronese,1528〜1588年)和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年)。


提香,全能的艺术大师


提香出生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地区的小镇卡多莱(Cadore),少年时移居威尼斯,和一位马赛克艺术家短暂学习后投入贝利尼家族门下,师从詹蒂利和乔瓦尼。求学期间,他不仅掌握了乔瓦尼运用色彩的技巧,还从师兄乔尔乔内那里习得创造风景画和神话场景的诗意与神秘的“秘籍”。

提香擅长多种类型的绘画,肖像、风景,神话、宗教⋯⋯样样精通,可谓全能型大师,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他在20多岁时成为独立画家,后又被威尼斯政府任命为官方画家,向他约画的都是教宗、国王、总督等大人物。他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更对西方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提香早期的作品常使用明亮、对比强烈的色调,如神话题材的《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酒神巴克斯与克里特岛公主阿里阿德涅一见钟情的瞬间。画面色彩丰富艳丽,人物以暖色调处理,被蓝天大海衬托得鲜明而生动,极具视觉冲击力。



提香早期作品《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画面色彩丰富艳丽,极具视觉冲击力。


提香40多岁时妻子不幸离世,他的作品用色范围从此变窄,更重视用微妙变化的油彩创造复杂的颜色变化。1542年,他创作了著名的肖像画《拉努乔·法尔内塞》。拉努乔·法尔内塞是罗马教皇保罗三世的孙子(其父是教皇私生子),14岁时被祖父任命为那不勒斯总主教,15岁晋升为枢机,教外的人称其红衣主教。画面中的男孩身躯单薄,满脸稚嫩,代表重任在身的官服太过宽大和沉重,以至于从他的肩膀滑下来。调色板上只有黑、白、玫瑰等几种颜色,同时用光线提亮画面,展现出不同材质服饰的质感,惟妙惟肖。提香高超的绘画技巧和非凡的洞察力在这幅画中得到充分体现。



《拉努乔·法尔内塞》是一幅集合了提香精湛绘画技巧与深刻洞察力的杰作


提香65岁时创作了《照镜子的维纳斯》,在这幅画中,提香对女神的描绘既向古典致敬——女神双手的姿势从古代雕塑中借鉴,同时又为女神注入了温暖、鲜活、感性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现代”——丘比特一只手给她戴上爱的王冠,另一只手触碰着女神柔软的肌肤,而女神披裹的酒红色天鹅绒毯看上去柔软、华丽,令人有种想触碰的感觉。



在《照镜子的维纳斯》中,提香对女神的描绘既是向古典致敬也有着非凡的“现代性”。


提香的绘画生涯长达70年,逝世后安葬于威尼斯的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他的代表作之一《圣母升天》已在那里摆放了60年。


委罗内塞,调色板王子


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特点是明亮而丰富的色彩运用,其中保罗·委罗内塞更被冠以16世纪的“调色板王子”之美誉。

委罗内塞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20多岁时定居威尼斯,直至过世。与16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风格主义不同,委罗内塞以独特的色彩表达将自己的艺术风格定位于古典的和谐美。

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马尔斯和维纳斯因爱结合》是委罗内塞职业生涯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花园中,身着盔甲和厚重披风的战神马尔斯坐在石座上,美神维纳斯赤裸着站在他身旁,一手搭在维纳斯肩上,两人正幸福地注视着他们爱的结晶丘比特。维纳斯的裸体与穿甲胄、披斗篷的马尔斯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幅画的主题是爱与和谐:美神向往和平,战神追逐战场,他们的想法相互对立却有了爱的结晶。这种对立中实现平衡与和谐,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推崇的绘画主题,委罗内塞将丰富的色彩完美地组合在一起,高度和谐地烘托出这一主题。擅长色彩技艺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马尔斯和维纳斯因爱结合》充分体现出委罗内塞在色彩运用上的高超技艺


委罗内塞创作的主题主要是宗教和神话,《圣露西亚的殉难和最后的圣餐》就是一幅宗教主题作品。圣露西亚是位年轻富有的基督教殉道者,被天主教视为圣人。在西方为了纪念她,将12月13日定为圣露西亚节。画作中,圣露西亚遭遇刺杀,同时还在接受一位牧师的圣餐。画面传达了天主教宣扬的两个重要观点:为真正的信仰而殉道的荣耀,以及通过天主教教堂给予的圣餐达到心灵的救赎,同时也暗示当时反宗教改革的氛围带给画家的压力。反宗教改革又称天主教改革,是16世纪中叶天主教为反对当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实行的革新运动。

画面的背景还暗示了一些神迹:露西亚在3世纪因信仰而获罪,欲被公牛拖拽到妓院去,但神奇的是公牛竟无法动弹;她身后的火焰暗示着另一次刑罚——火刑,也没有成功。在色彩运用上,委罗内塞一改惯用的浅色系及苍白的阴影,而是让色调更深、光线更柔和。

早在创作此幅作品之前,即1573年,委罗内塞被指控在为圣保罗修道院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描绘了世俗内容,亵渎了宗教,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他为自己辩护,“画家应该同诗人与逗乐小丑一样有创作的自由”,但最后为了平息指控,他将作品改名为世俗化的《利末家的宴会》,而没有更改作品内容。



“反宗教改革的氛围带给委罗内塞压力”正是《圣露西亚的殉难和最后的圣餐》的画外音


作为提香的弟子,提香的构图、叙事方法和色彩运用对委罗内塞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拉斐尔绘画中的和谐风格也给他带来灵感。


丁托列托的大志向


相比其他威尼斯画派画家,丁托列托的画风更大胆、随意,甚至不少作品让人觉得尚未完成,被同时代的批评家形容为“快速、果断、创作量巨大,又拥有非凡的头脑”。



丁托列托自画像


丁托列托是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颇有经营头脑,常通过压价和抢时间赢得委托,并赠送画作以拓展市场或培养潜在顾客。他还有个运作良好的画室,成功“占领”了绘画市场。不过,他也常以极低价格将作品卖给资金不足的教堂或宗教团体。尽管经营有道,他还是无法撼动提香的地位。提香1576年去世后,丁托列托为争取已故大师的顾客,在随后的几年间,创作了大量神话题材作品,《银河的起源》便是其一。

这幅作品取材于罗马神话故事。天空之神、众神之神朱庇特(Jupiter,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凡间女子生下私生子赫丘利(Hercules,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后,他想趁妻子朱诺(Juno,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熟睡时让孩子吸吮她的乳汁,以求长生。没想到孩子吸得太用力,惊醒了朱诺。朱诺推开孩子时,乳汁喷向夜空,化作灿烂的星河。在丁托列托的笔下,身着红色长袍的朱庇特抱着婴儿从天而降,飞到妻子身边,将婴儿递到妻子胸前。他的身下是象征其身份的鹰,鹰爪抓着天空之神的武器——霹雳闪电。画面中,星星、珠宝与红色绸缎上闪耀着点点金光,用青金石调和而成的蓝色背景饱满、多变,人物姿态充满动感⋯⋯鲜艳的色彩、动感的姿态以及富于戏剧性的故事展现,印证了丁托列托的实力。



《银河的起源》画面色彩鲜艳,人物姿态充满动感,又辅以戏剧性的故事展现,展现了丁托列托的实力。


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丁托列托诞辰500周年特展”上,展出了大量丁托列托的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充满故事情节的神话题材作品,比如《伏尔甘捉奸维纳斯和马尔斯》。



2019年3月24日至7月7日,美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丁托列托诞辰500周年特展”。


画作取材自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的《变形记》中一个罗马神话:火与工匠之神伏尔甘(Vulcan)发现妻子维纳斯与马尔斯偷情,遂打造了一张铁网,将他们捉奸在床,并将这个难堪画面展示在众神面前。在西方绘画史中,很多画家诠释过这一情节,基本是按照书中所述来描绘。丁托列托独树一帜,将这段经典片段“改编”成讽刺的家庭闹剧:伏尔甘弯腰查找证据,寻找性行为的痕迹,而战神马尔斯慌张地躲到桌子下面,旁边的狗在狂吠。选择与提香刻画方式不同的捉奸场景,正是丁托列托对提香的挑战。画面背景中的圆镜照出伏尔甘和维纳斯的背影,让观者可见人物全貌。这种功力得益于丁托列托常画雕塑的习惯——在二维的纸上,用线条和光线明暗捕捉这种立体感。这一做法贯穿他整个艺术生涯,他也以此法训练学生。



丁托列托的“大志向”就是将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创造别开生面的新艺术。在《伏尔甘捉奸维纳斯和马尔斯》中,体现了他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努力。


丁托列托大胆的绘画技法以及对轮廓的强调,让画面充满了“能量”,给后来许多画家以灵感和启发,甚至影响到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画派。

随着几位艺术大师的辞世,威尼斯画派的黄金时代也宣告结束,但依然影响着后来的西方绘画。自此以后,西方绘画史常被形容为以知性和线性方法为特点的罗马和佛罗伦萨绘画传统与感性、诗意、追求享乐的威尼斯画派之间的对话、博弈。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