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没有那么严重啦,不是叛逃,是出国留学而已,合法的

送交者: shoppersVIP[★★悠悠★★] 于 2022-05-30 16:15 已读 539 次  

shoppersVIP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山水有相逢的,这样做会留下后患。我身边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悔不当初。 由 快乐罗宾汉 于 2022-05-30 15:03

其实就是不辞而别而已嘛,道德上并无亏欠,要说亏欠,是单位亏欠了这个学生。

王首席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又不需要他审批。人家要走,就让他走呗。难道要叫公安抓人?只是要用啥名目抓人呢?没有名目嘛。
当然可以诬陷好人来抓人。这个在动乱时期确实有,改开后基本没有这类事。
再说单位可不把这些人才当回事。
记得前年有个火箭工程师辞职去了私营企业。单位无动于衷。后来发现他的技术部分,居然无人可以接上。这才着急。
居然还想请国家力量来把人抓回去。这种把人才当元朝的匠户的做法,是封建王朝典型的习惯。

当时这些技巧没啥,抓一个人过来,几个鞭子下去,问题也就解决了。跑一个工匠不算啥。

不重视科技力量,是我们古文化的糟粕。应该彻底反省。

中国改开的成功,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口号有关。
古代中国,那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是本本主义,不切实际。一个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结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用30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成就。

有个回忆录说邓小平发言:高考不需要单位同意,如果需要单位批准和同意,高考的性质就变了。今天没有找到,只能用其他的文章代替。很可惜。

邓小平敏锐地选择了恢复高考作为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主要是从两个大局出发:其一,10年“文化大革命”造成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已经成为国家社会难以为继的威胁;其二,恢复高考不仅是一项教育制度的变迁,更标志着社会的转向。邓小平专门将拟定的招生办法“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中“单位同意”一条去掉。他说,“比如考生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领导脾气坏一些,不同意报考怎么办?我取四分之三,不要这一句。”他还说:“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不管是谁的子女,就是大人物的也不能要。我算个大人物吧!我的子女考不合格也不能要,不能"走后门"。”用考试取代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成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昭示着社会的思想结构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重新肯定了知识的价值,普通人再次拥有了把握命运的机会,在改变千百万人生命轨迹的同时,国家前途也被重新照亮。

https://history.sohu.com/20130528/n377262276.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4/141414590574.shtml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5-24/doc-ifyfqqyh8183000.shtml
http://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3783/site/attach/0/94b974c6acac4e65a004ee3f27984e71.pdf
https://m.aisixiang.com/data/17620.html
喜欢shoppersVIP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