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55)顺势而为(五)连续是什么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3-25 12:53 已读 10060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二,“非”判断意境里的顺势而为:

古典物理学有句格言: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连续的。

但这只是对“连续”的直观印象。

正是这种直观的“连续”令我们对行为的认识陷入了困境。

因此,要认识(事物的)行为,首先我们要知道:“连续”究竟是什么?

人的(确认性)思维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东西,当中最奇妙的莫过于我们总是喜欢在答案后面加上“然后呢”这三个字进行“追问:对“然后”的追问,正是“是”判断震荡与重复的具体表现——简单性原则认为:简单是“真”的标志。但自相似原则下的非线性科学,却“推翻”了简单性原则——究其根本原因正是“是”判断的“震荡与重复”。

“是”判断永不简单。

“是”判断,必须有“非”场,也就是有背景(参考系),意思就是必须有“相对性”。有背景,则到底(在观察者眼中)是“目标连续有序还是背景连续有序”即“谁相对谁”的问题就永远都解决不了:最终,广义相对论里的“背景”——时空可以“弯曲”甚至“卷缩”又是在什么“大背景”下发生的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一定要“追问”,就干脆给你“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这种始终还是震荡与重复真类性质的自圆其说。

再有就是:有相对性意味着相对物之间必然是不连续(分别)的,即相对性本身就等价于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又必须寻求“共同的背景”才有“存在意义”。然而,这个“存在意义”始终建立在与共同背景之间不连续为前提。最终结果就是:从亚里士多德伊始,哲学家及科学家不断“设想”有这么一个叫做“以太”的“大背景”,但在“是”判断语境的思维下,背景之后必然还要有背景“相对”才能“成立”。因此“以太”之说注定了不可能找到“立足之地”。

但是,事物总是生生灭灭,“生灭”之后必然出现的“然后”让我们直觉到:连续是存在的,总有什么“应该”是不需要背景就能持续不断地延续着的。这种持续不断的延续的“直觉”更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存在着某种“不会面目全非”的、“简单真实”的真正的同胚(真正的连通)。

“什么东西”是真正可以持续的?如何“寻求”“不会面目全非”的同胚?

在系统学中,有“平衡态”这么个热力学行为的概念,用以表述一个热力学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平衡态,意味着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此时的系统处于均匀、混沌的状态;远离平衡态,意味着系统因受外界影响而处于极不均匀的、有序的状态(系统学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但是,在“是”判断的语境中,不存在不受外界影响的孤立系统。因此,“是”判断语境里的平衡态只是“理论”,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说“不成立”,再或者说“具有相对性”。那么,这种理论“没有终极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非”判断意境里,重新理解“平衡态”这个概念:所谓“与外界的关系”,即是后因果关系。平衡态,等价于存在后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才叫做“平衡”。上卷讨论的依赖性与封闭性正是后因果关系的平衡态在生命中的反映);远离平衡态,等价于“远离”后因果关系(与传统系统学完全相反的理解——用佛学的语言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就有了下面三个结论:

不存在“是”判断语境里远离平衡态的无序混沌;

 “是”判断语境里的有序形态的本质在“非”判断意境里是平衡态的不连续的无序混沌(“平衡态的不连续的无序混沌”,这句抽象的话用佛学的语言表达,中国人就特别容易理解:平衡态——后因果关系;不连续——无常;无序混沌——滚滚红尘);

 “非”判断意境里的逻辑混沌是远离平衡态的连续有序过程。

这是《逻辑后缀学》上卷第二章第六节提到过的“过程不存在斗争性,斗争性永远是目标所引发”,及“过程不存在对错,对错永远是在后因果关系逻辑下围绕着信息(答案)产生”这两段话,引入“非”判断意境后的相异表述。

第一、二个结论,可作为《逻辑后缀学》对“是”判断的总结。接下来要讨论的是第三个结论:“非”判断意境里的逻辑混沌是远离平衡态的连续有序过程。

什么是“连续有序过程”?

要理解及解决这个问题,当中的连续、有序、过程三个概念都需要通过“非”判断意境重新理解及定义。

“动态”这个概念具有“行为”与“连续”两个内涵。

我们坐在高速前进的火车里向外看,我们到底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两个答案都意味着因确认标的物而产生“分别”:静止,是因为自他分别;运动,是因为他他分别。分别,也就是分裂,就有了“真值”,就有了“芝诺悖论”,也就不连续了。

从现代物理学微观的角度看,静质量是不守恒的,也可以说是不存在静态的力,事物永远都是动态的,以能量交换的形式表现出运动质量。

现代人因此而取得对“行为”共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这种所谓“绝对、相对”的二元对立理念并不能帮助我们认识连续性的本质。因为他他分别,“绝对”运动中对象(因为包含行为与目标是“是”判断成立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是”判断语境里不存在没有对象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对象)的行为永远是具有“质点”性的,而质点即意味着独立的,不连续的,分化(此处主要解为“离散”)的。“质点”行为的连续性只能凭常识“认定”。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数学上只能通过微积分中“极限”的概念,去“逼近(收敛到)”某一个“值”从而得到“近似”的连续性。

但因为“是”判断目标都是“分化”的,一定是“震荡的”、“重复的”,无论如何“近似”,都依然是“不连续”、“不平滑”的。寻根究底地分别,也就得出了任何事物乃至从微观的角度构成事物的粒子、能量及其“背景”的时间、空间皆是“一块一块”地、也就必然“有大有小”地、最终意味着必然有着最小单位“片段(例如所谓的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的自定义结论。

但如果真的存在最小单位,(所有事物的)最小单位就一定是“永恒”的,“永恒”就意味着一定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否定行为),那么,我们感知的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就一定是“虚构”的;但是,如果不存在最小单位,我们所感知的这个现实世界就一定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判断语境里“无中生有”与“虚构”却又是“同义词”。为了解释“无中生有”,科学家们通过“计算”“发现”了高维度。以笔者的理解:所谓“维度”,反映的是“相干性”,也是“退相干”的程度:维度越高(多),相干性越高,退相干程度越低。问题是:无论什么维度,只要是“存有(有维)”,在“是”判断语境的逻辑下就一定存在着最小的基本单位(目标“一”),也就是不连续(不连通)。

即,“是”判断目标的分化性等于否定了连续。

相同语义的表达就是:“是”判断不具有连通性。

我们所认为的“宏观”、“微观”,皆是凭作为观察者的“我”“说了算”。

问题是:“凭什么”我说了算?

广义相对论能够成立,是因为微观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量子力学可以成立。是因为宏观作用(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人类历史及至人类文明历史在整个宇宙史上同样地,且更加应该地可以“忽略不计”。

根本上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人类凭什么可以对宇宙对自然现象“说三道四地忽略不计”?

其实人人在心里都明白,相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相对于整个寰宇,个人实在是无足轻重,可以“忽略不计”的。但为什么无足轻重?我们又是“糊里糊涂”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因此,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我们马上又变得“举足轻重”了,变得“除我以外”的他者“才是”忽略不计了。

正因为根本上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人类自不量力地对宇宙对自然各种现象忽略不计,现代人类文明才“刚刚出现了一秒(类似于《万物简史》的另一种比喻:如果把宇宙自诞生到现在的历史换算成我们熟悉的一个公历年,人类只出现在最后一天,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则仅仅只出现了一秒)”,就已经陷入各种的危机之中,末日论已经甚嚣尘上。

只要一作出“是”判断,真实的我,就会因二重分裂而“裂变成”“既属于宏观,也属于微观”的我:因自他分别,“宏观”的我(镜像)是连续确定的——符合广义相对论模型;因他他分别,“微观”的(必须他证的)我是不确定的——符合量子力学模型——“我”有没有意义取决于共时性当下的我的“视觉”的“需要”。

结果就是:需要依赖于连续确定性距离概念的黎曼几何,当去到无限小的几何结构,就因不确定性而不能自洽。

因此,物理学家千方百计要建立一个大统一理论模型的企图,在“是”判断的架构下是注定不可能完备的。

不可能完备的原因,是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系统”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屏蔽”了判断者(观察者)自身的“是”判断(确认性判断永远是“除了‘我’以外”的判断)。

“是”判断永不简单——即永不能“大统一”——永远的“震荡与重复”。

也可以表达为:只要有标的物(质点、真值等),无论这个标的物“像星系那么大”,还是“像粒子那么小”,都意味着是不连续的。

至此,“是”判断语境对连续性的认识就彻底走进了死胡同。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