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心理学:频繁发微信语音消息的人,层次都很低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10-12 4:20 已读 420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愈发便利。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也让沟通不再困难,尤其是一开始微信自带的语音功能,可以说是对信息键入时代的一种颠覆。

人们不必再辛辛苦苦打字交流,而是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实时聊天,几乎像是面对面一样。

然而,语音输入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便,最令人为之苦恼的就是很多时候不便收听语音,对方却依然大段大段的发来语音信息,当你看到几条十几条长达接近一分钟的语音时,相信内心都是十分崩溃的。

所以有人表示说那些不管不顾情况频繁给别人发语音的人层次都很低,大致也是有几个依据的。




频繁的语音打破了彼此间的社交边界

儘管在不久之前微信推出了语音转文字功能,但是众所周知,微信聊天相对是一个比较私人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在语音交流时,很多人会使用方言,那么面对大多数方言,微信的这种语音文字转换功能其实效果并不好,有时甚至还会起到一种误导的效果。

这也就表明,除非确定两人都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处于适合语音消息来往的场合,否则大段的语音都是不恰当的。对方收到的语音,难以通过转换来识别,只能放在那裏。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反感这种沟通方式,只是受不了那些时时刻刻都髮长段语音去「轰炸」别人的人。

社会交往犹如邻国之间的邦交,是存在一定的「边界」的。世界各国之间边界分明,为的是保卫领土主权完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边界同样也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状态。

加拿大着名社会学家、作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十分重视人与人在社会交往当中的日常行为,着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等着作,「拟剧论」也是他的主要观点。在戈夫曼眼中,社会交往是多样的、充满不确定性的。




而人与人的角色自然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自主地去根据当下所处的社会交往情景进行调整。于是在不断地「扮演」和理解他人「角色」的过程当中,人们逐渐明确了彼此之间的社会交往边界。

那么一旦在交往当中他人的行为使得自己感到不适,打破原有的「戏剧」角色安排,那么个体内心便会感到不适。

当我们着眼生活,两个人在进行微信交流时,默认彼此是一种「隔空对话」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再加上工作繁忙,很有可能没有时间去逐条收听语音内容,此时「隔空对话」的社会「戏剧」便会终止。

当发出语音的一方发现对方回復频率降低或是对方明确表示无法接听时,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转换彼此的「角色」,让两人的关係回到原先的正轨上去,否则这种「越轨」的行为将会把你们之间的藩篱击得粉碎。


社交当中也应遵循的「礼」

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最主要载体,始终是重视「礼」在生活中的地位的。如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的传统社会当中是没有源于西方的现代法意识的,乡土社会中的百姓甚至很反感「讼师(类似律师)」这一职业。

然而之所以中国传统社会十分有秩序,就是因为这套「礼治秩序」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发觉,却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诸如「长幼有序」、「尊卑有礼」、「家和万事兴」等准则。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礼治秩序。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当你在忙工作时,有一个人一直在拨打微信语音电话,扰乱你的工作;在你挂断电话之后还「锲而不捨」的发送很长的语音来继续扰乱你的工作,那么你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

诚然,这样的行为便是一种在社会交往情景当中,对于传统「礼俗秩序」的违背,说白了就是没有素养、层次低的表现。

因为他们从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当有什么事想要与人倾诉,或是有什么请求想要征得他人同意时,便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对目标展开「狂轰滥炸」,全然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


这样发语音,人人都会称你高情商

上文当中从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角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分别分析了为什么频繁发语音是令人反感的行为,那么此时可能有人会疑惑:假如真的有一些急事,需要与人交流,应该怎么办?是否就不能通过语音的方式交流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微信的语音功能既然存在,那就是能够使我们交流便利的,因为一些个例而放弃这种方式好比是本末倒置,没有意义。




那么当你不得已要使用语音的方式与人交流时,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可以先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此时此刻这个时间点,对方有没有可能在休息、在开车、在吃饭等,因为这些事情会让对方腾不出空间接听你的语音和电话,在联繫对方之前,稍稍想一想,往往就会避免许多「惹人厌」的情况。

其次,当你确定此时对方大概率不在做一些忙碌的事情时,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联繫,但是在联繫之前,务必先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询问,如:我有某事想与你商量,方便语音交流吗?或是现在忙吗?是否方便听我的语音等等。

微信毕竟在产生之初便是一款文字交流的软件,一条询问的消息一方面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一方面也会避免对方对你的反感,假如有事相商,那么很有可能增加成功几率。

频繁、大段的语音消息确实很让人崩溃,这就是因为发消息者忽视了许多社会交往当中应有的行为。不过不要惊慌,这种习惯是可以改正的,望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我也超讨厌的 ? (无内容) - icemessenger (0 bytes) 10/12/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